一箇中學生眼中的瀘沽湖

瀘沽湖是川滇交界處一個美麗的高原湖泊,每年夏季,瀘沽湖面上飄著一朵朵白色的小花,花蕊嫩黃色,隨著波浪漂浮著,在陽光的照射下,逾常美麗。這一朵朵漂浮在水面上的小花叫波葉海菜花,戲稱“水性楊花”,陽光照射時漂浮於水面,日落後又合攏花瓣沉於水底,湖邊的居民常把它比作美麗的摩梭姑娘。

一个中学生眼中的泸沽湖

旁湖而居的摩梭人實行著非常神秘的走婚習俗,那什麼是“走婚”呢?他們的家是怎麼建築的?他們靠什麼做生活來源?他們有自己的語言嗎?......帶著疑問,我從昆明出發了。

一天的車程並沒有讓我感到疲憊,好奇和興奮讓我心中忐忑,又滿懷期待。

清晨,我抑制不住自己,在嚮導到來之前在湖邊蹓躂了一圈。瀘沽湖位於滇西北高原,金沙江東岸的寧蒗彝族自治縣北部永寧鄉和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的鹽源縣左所鄉之間的萬山叢中,海拔2685米,總面積50.3平方公里,集水面積171.4平方公里。

瀘沽湖水清島美,清澈見底,四周青山環抱,湖岸曲折多灣,共有17個沙灘,14個海灣;湖中散佈著5個全島,3個半島,一個湖堤連島。湖面如鏡,輕輕地拍打著水面,倒影著一座座翠島,看上去就是一幅山水畫,感覺到瀘沽湖的一塵不染,盪滌心靈,超凡脫俗,有種世外桃源的感覺。

在漫漫歷史長河中,瀘沽湖周圍還形成了永寧茶馬古鎮、永寧馬幫、摩梭人古村落、藏傳佛教文化、民間文藝、神話、傳說、節日、史詩、建築、農耕、畜牧、飲食、文化等融人文、自然、建築、宗教內融為一體的文化景觀,有著十分獨特的歷史文化價值。

一个中学生眼中的泸沽湖

如畫的瀘沽湖

一个中学生眼中的泸沽湖

永寧

早餐後,瀘沽湖管理委員會的娜金姐姐來帶我們參觀摩梭族走婚橋。走婚橋建於永寧土司時代,資料顯示橋長300多米,建在淺水溼地,據說是摩梭青年男女初次約會交流的地方,所以也叫情人橋,這個橋也為兩岸人民互通有無、戰爭時調集兵力起到重要作用。

一个中学生眼中的泸沽湖

走婚橋

一个中学生眼中的泸沽湖

花房·女阿夏的閨閣

第三天,我們跟隨另一個摩梭姐姐拉姆進入永寧鎮她的家裡。

一个中学生眼中的泸沽湖

摩梭人的院落(列為保護)

一个中学生眼中的泸沽湖

與老祖母(93歲)合影

拉姆姐姐家讓我領略了摩梭人的建築佈局。摩梭人家多為二層木質建築,祖母房在一樓,通過一層中空進入祖母房,進的稱生門,對面為逝門,摩梭人逝世就從祖母屋的逝門離開祖母屋。在祖母屋裡有兩根柱子,來源於一顆大樹,粗的是靠根部,代表男性;細的是靠上部,代表女性。小孩子很小時跟祖母居住在祖母屋,由祖母教養,待成人禮後(幾歲)就有自己的房間。

一个中学生眼中的泸沽湖

祖母房一角

一个中学生眼中的泸沽湖

藏經閣

每家一樓通風的過道會放豬膘肉,每年末宰豬後就熏製,可以放到來年,隨吃隨取,因為是自家養的豬,不喂催熟催肥飼料,所以味道鮮美,據說看誰家富有就看誰家放的豬膘肉多。

一个中学生眼中的泸沽湖

豬膘肉

一个中学生眼中的泸沽湖

祖母坐在祖母房

拉姆家房屋新蓋,院落寬敞,還養著幾隻綠孔雀。拉姆自己開著夜宵店,平時不能天天回家,帶我們回她家,她全家都非常高興,圍坐在祖母屋裡吃著香噴噴的豬膘肉,喝著甜滋滋的土雞湯,聽著摩梭婦女美麗的民族歌聲,似乎一切都完美無缺。

一个中学生眼中的泸沽湖

拉姆和她的家人

三天時間很快過去了,美麗的瀘沽湖和摩梭族姐姐,美味的豬膘肉和山茅野菜,和諧的摩梭家庭,長壽的祖母,愉快的母系氏族旅程,這一切都那麼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