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学生眼中的泸沽湖

泸沽湖是川滇交界处一个美丽的高原湖泊,每年夏季,泸沽湖面上飘着一朵朵白色的小花,花蕊嫩黄色,随着波浪漂浮着,在阳光的照射下,逾常美丽。这一朵朵漂浮在水面上的小花叫波叶海菜花,戏称“水性杨花”,阳光照射时漂浮于水面,日落后又合拢花瓣沉于水底,湖边的居民常把它比作美丽的摩梭姑娘。

一个中学生眼中的泸沽湖

旁湖而居的摩梭人实行着非常神秘的走婚习俗,那什么是“走婚”呢?他们的家是怎么建筑的?他们靠什么做生活来源?他们有自己的语言吗?......带着疑问,我从昆明出发了。

一天的车程并没有让我感到疲惫,好奇和兴奋让我心中忐忑,又满怀期待。

清晨,我抑制不住自己,在向导到来之前在湖边蹓跶了一圈。泸沽湖位于滇西北高原,金沙江东岸的宁蒗彝族自治县北部永宁乡和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盐源县左所乡之间的万山丛中,海拔2685米,总面积50.3平方公里,集水面积171.4平方公里。

泸沽湖水清岛美,清澈见底,四周青山环抱,湖岸曲折多湾,共有17个沙滩,14个海湾;湖中散布着5个全岛,3个半岛,一个湖堤连岛。湖面如镜,轻轻地拍打着水面,倒影着一座座翠岛,看上去就是一幅山水画,感觉到泸沽湖的一尘不染,荡涤心灵,超凡脱俗,有种世外桃源的感觉。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泸沽湖周围还形成了永宁茶马古镇、永宁马帮、摩梭人古村落、藏传佛教文化、民间文艺、神话、传说、节日、史诗、建筑、农耕、畜牧、饮食、文化等融人文、自然、建筑、宗教内融为一体的文化景观,有着十分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

一个中学生眼中的泸沽湖

如画的泸沽湖

一个中学生眼中的泸沽湖

永宁

早餐后,泸沽湖管理委员会的娜金姐姐来带我们参观摩梭族走婚桥。走婚桥建于永宁土司时代,资料显示桥长300多米,建在浅水湿地,据说是摩梭青年男女初次约会交流的地方,所以也叫情人桥,这个桥也为两岸人民互通有无、战争时调集兵力起到重要作用。

一个中学生眼中的泸沽湖

走婚桥

一个中学生眼中的泸沽湖

花房·女阿夏的闺阁

第三天,我们跟随另一个摩梭姐姐拉姆进入永宁镇她的家里。

一个中学生眼中的泸沽湖

摩梭人的院落(列为保护)

一个中学生眼中的泸沽湖

与老祖母(93岁)合影

拉姆姐姐家让我领略了摩梭人的建筑布局。摩梭人家多为二层木质建筑,祖母房在一楼,通过一层中空进入祖母房,进的称生门,对面为逝门,摩梭人逝世就从祖母屋的逝门离开祖母屋。在祖母屋里有两根柱子,来源于一颗大树,粗的是靠根部,代表男性;细的是靠上部,代表女性。小孩子很小时跟祖母居住在祖母屋,由祖母教养,待成人礼后(几岁)就有自己的房间。

一个中学生眼中的泸沽湖

祖母房一角

一个中学生眼中的泸沽湖

藏经阁

每家一楼通风的过道会放猪膘肉,每年末宰猪后就熏制,可以放到来年,随吃随取,因为是自家养的猪,不喂催熟催肥饲料,所以味道鲜美,据说看谁家富有就看谁家放的猪膘肉多。

一个中学生眼中的泸沽湖

猪膘肉

一个中学生眼中的泸沽湖

祖母坐在祖母房

拉姆家房屋新盖,院落宽敞,还养着几只绿孔雀。拉姆自己开着夜宵店,平时不能天天回家,带我们回她家,她全家都非常高兴,围坐在祖母屋里吃着香喷喷的猪膘肉,喝着甜滋滋的土鸡汤,听着摩梭妇女美丽的民族歌声,似乎一切都完美无缺。

一个中学生眼中的泸沽湖

拉姆和她的家人

三天时间很快过去了,美丽的泸沽湖和摩梭族姐姐,美味的猪膘肉和山茅野菜,和谐的摩梭家庭,长寿的祖母,愉快的母系氏族旅程,这一切都那么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