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初期蕭條歲月毅然選擇回國,這8位偉人值得我們銘記!

現在不少成名的明星及富豪都紛紛移民,把在國內賺的錢瞬間轉移到了國外,從法律上講,他們沒什麼錯,但相比那些在國家最為艱難的時刻而衝破重重阻難回國,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國家和人民的科學家,高低瞬間顯現。

建國初期蕭條歲月毅然選擇回國,這8位偉人值得我們銘記!

經過八年抗日戰爭和幾年內戰的摧殘,可以說在建國初期我國是一篇大蕭條的景象,百廢待興。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那些在海外已經有穩定且不錯生活的留學生們,他們心懷祖國,甘願放棄富足穩定的工作和生活,衝破各種阻撓,毅然決然的踏上回國之路,在那種非一般的條件和環境裡為中國的發展貢獻出了自己的一切。

1、“中國原子彈之父” :鄧稼先

1948年至1950年去美國普渡大學留學,獲得了物理學博士學位,同年回國。1958年,留美歸國的鄧稼先博士接受了秘密研從此開始隱姓埋名,擔任中國原子彈的理論設計工作,為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的誕生提供了理論設計,做出了重大貢獻。

建國初期蕭條歲月毅然選擇回國,這8位偉人值得我們銘記!

2、“兩彈一星元勳”:錢三強

在法國留學期間,錢三強從事原子核物理的研究工作,在原子核物理學領域中做出了很多成就。1948年5月錢三強和夫人,抱著剛半歲的女兒,帶著豐碩的科研成果離開了巴黎回國。他回國後培養了一批從事研究原子核科學的人才,並且建立起中國研究原子核科學的基地。

建國初期蕭條歲月毅然選擇回國,這8位偉人值得我們銘記!

3、 “中國導彈之父”:錢學森

世界著名科學家,空氣動力學家,中國載人航天奠基人,“中國科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於錢學森回國效力,中國導彈、原子彈的發射向前推進了至少20年。 1934年,錢學森於畢業於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曾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加州理工學院教授。1955年,在毛澤東主席和周恩來總理的爭取下回到中國。當時的美國國防部海軍次長金貝爾,說錢學森“無論在哪裡,他都抵得上五個師”。

建國初期蕭條歲月毅然選擇回國,這8位偉人值得我們銘記!

4、“中國光學之父”:王大珩

王大珩1938年赴英國倫敦帝國學院留學,專攻應用光子學。1948年6月,王大珩返回祖國來到上海,後到大連大學創建了應用物理系,並任主任,培養了新中國第一批物理技術骨幹。為中國應用光學、光學工程、光學精密機械、空間光學、激光科學和計量科學的創建和發展作出傑出貢獻。

建國初期蕭條歲月毅然選擇回國,這8位偉人值得我們銘記!

5、“中國實驗胚胎學創始人”:童第周

童第周是我國著名的生物學家,也是國際知名的科學家。大學畢業後他去比利時留學。1933年底,他不顧日本侵略軍即將發動大規模侵華戰爭的危險,毅然放棄了在國外可以安心工作和生活的條件,於1934年底回國,任山東大學生物系教授。

建國初期蕭條歲月毅然選擇回國,這8位偉人值得我們銘記!

6、“航天科學家”:梁思禮

梁思禮先生是我國著名航天科學家、著名火箭控制系統專家,導彈控制研製領域創始人,參與過多次航天器發射及相關實驗研究。1949年,在美國留學8年的梁思禮毅然放棄在美國的一切,踏上了故國之路。梁思禮是梁啟超的小兒子,梁家兄弟姐妹9人當中,有7人出國留學,但個個都回來了。

建國初期蕭條歲月毅然選擇回國,這8位偉人值得我們銘記!

7、“中國原子彈、氫彈科技攻關組織領導者之一”:朱光亞

曾參與了中國原子彈和氫彈的試驗和研製,後又相繼組織實施了核電站籌建(如秦山核電站)、核燃料的生產以及放射性同位素應用等項目的研究開發計劃,並參與了“863計劃”的制定與實施及“中國工程院”的籌建工作。

建國初期蕭條歲月毅然選擇回國,這8位偉人值得我們銘記!

8、“數學家”華羅庚

華羅庚是世界著名數學家。1946年秋,迫於白色恐怖,他出走美國,先後任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研究員、伊利諾大學終身教授。1950年,華羅庚同志響應祖國召喚,毅然從美國回到北京。他把自己的畢生精力,投入到發展祖國的數學研究事業之中。

建國初期蕭條歲月毅然選擇回國,這8位偉人值得我們銘記!

我們今天的和平生活是他們那一代人為我們創造的,我們不應該只追星,不應該只關注娛樂,而應該銘記他們為國家和人民做出的犧牲和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