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蘭為什麼要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木蘭辭》被認為是最優秀的北朝民歌之一,在中國婦孺皆知。但是我們根據詩中的一些細節,卻可以說此詩至少在隋唐時期又糅合了當時的一些社會現象,從而具備了更加豐富的歷史特色。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徵。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木蘭辭》比如從上面這段裡,木蘭從軍前需要自備資裝(駿馬、鞍韉、轡頭、長鞭)這一點,可以說是唐初的府兵制的獨有特色。我們知道,早期府兵徵募對象是相對富裕的中小地主,國家對其相應的酬勞是:1)減免租庸調稅;2)軍功授田;3)分享戰利品。因此,是

具有很強封建性的軍事地主階層。以現代職場為例,不是包吃包住的合同工(世兵)、臨時工(壯丁),而是可以分享戰爭紅利的小股東。

木蘭出門需要買買買的清單

唐代府兵階層的門檻高,對其的要求也就水漲船高,可以說衣食住行,幾乎從頭到腳的什麼東西都需要自掏腰包來裝備。這也是為什麼木蘭要一次次跑市場買買買的原因。馱馬。府兵制早期戰馬是否統一由國家配備已不可考,但隋唐時戰馬皆為官馬,府兵需要自備的是用來馱裝備補給的馱馬。隋代以前,一夥單位的十人府兵需自備八匹馱馬。——所以,不要以為木蘭有馬就是騎兵,她也可以是步兵的器仗。甲、弩、矛、槊、具裝等重兵器由官府準備,然而弓、矢、橫刀還有陌刀等輕兵器(注意,網絡上號稱“大唐斬艦刀”的大殺器陌刀是輕兵器,手動微笑)則需要府兵自備。這裡有一個制度陷阱是:府兵自備的兵器先要統一上繳官庫,然後隨機領取——極端點說,你把祖傳的屠龍刀上繳後,領回來的有可能是把生鏽的砍柴刀——所以唐代後來的實踐方法就是,你繳一筆買兵器的錢,國家統一採購,理論上所有權歸你,但是你要用必須申請,弄丟了弄壞了還得賠錢——換而言之,

就是國家將輕兵器採購費用轉嫁到府兵頭上資裝。這個範圍就廣了,從隨身工具如打火石,到軍裝、帽子、鞋襪,再到五十天的口糧(麥飯九鬥,米二斗),都是需要府兵自備的。另外以夥、隊為單位的基層集體,帳篷、工具、炊具等等物資,也需要由府兵集資自備。

花木蘭為什麼要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唐代武士復原圖

總結下來,府兵制度下,官府只發放重兵器和戰馬,其餘馱馬、輕兵器以及資裝、口糧全部需要府兵個人自備。(換在現代,就是坦克、機槍、火箭筒和頭盔、防彈衣這些國家負責,其餘軍裝、攜行具、步槍、刺刀、寢具乃至單兵口糧完全由士兵自備——對了,還有機動用的車輛也要自備哦~)。這就是為什麼晚唐至北宋,無數人想恢復府兵制度的動力——太省錢了,官府完全是在耍流氓啊!比如明年迪士尼真人版《花木蘭》就要上映了。如果嚴格按照唐代歷史來的話,劉木蘭不但要自己買馬匹和馬具,還要自己買刀劍、衣服、帽子、襪子、鞋子、包包、配飾……還有女孩子最喜歡的五十天份的零食……這情節夠迪士尼拍《花木蘭》電影三部曲了。

花木蘭為什麼要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粉絲自制迪士尼真人版《花木蘭》海報

木蘭家庭所面對的經濟壓力

我們上面說了,唐中期以後的歷代都幻想復辟府兵制,然而之所以沒成功,原因是府兵制的經濟基礎不可能恢復了。近代以前的學術界,多強調府兵的“寓兵於農”“兵農合一”優點,認為其兵源主體是“平時耕種、戰時出征的自耕農”。然而唐史學家岑仲勉先生作了很簡單一道算術題:假設府兵每月服役15天,戰時還要行軍遠征,求:其一年能花多少時間耕地?——答案當然是沒有啦!這就是為什麼一上來我說,府兵制的基礎是很強封建性的軍事地主階層。

一個典型的早期府兵家庭運作模式是:三分之一的男丁脫產從軍,剩餘家庭人員組織奴婢從事生產;一方面享受賦稅減免,一方面以軍功授田和戰利品不斷擴大再生產。其存在的基礎,一是要有持續掠奪對象作為激勵機制,二是要有穩定的階層作為兵源。唐代完成統一之後,雖然也在不斷對外擴張,但府兵的授田一直無法保證(敦煌出土文書中,大把的“應授百畝、實授二十畝”的朝廷白條);另一方面,北朝府兵的兵源最初範圍有限(陳寅恪先生歸納為“軍事貴族”),隋唐以來不斷擴大府兵兵源的副作用是,一般的自耕農階層根本無法承擔府兵的巨大支出。

花木蘭為什麼要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我們再以木蘭的家庭為例,主要家庭人口有爺孃、阿姊、木蘭、小弟——最現實的問題是男丁較少,無論充當兵役還是作為勞動力都顯不足。如果木蘭家是沒有奴婢、佃農的自耕農家庭,又沒有木蘭代父從軍,那麼其結果很有可能就很苦難了。唐代褚遂良曾經上書,稱當時有些府兵在嚴苛的條件下不得不“破產辦裝”。

《木蘭辭》是文學藝術故事,其中木蘭的成功有許多的偶然性。我們需要明白的是,木蘭不但要面對戰場上的生命危險,有可能也要面對事關全家人存活的經濟壓力。這樣才愈發體現出花木蘭這個經典形象的魅力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