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深深處-王爾德的虐戀情書

因為你是你,

我用愛意償還

欠你的無窮債款。

王爾德說,我們都在陰溝裡,但仍有人仰望星空。王爾德的童話有種淒涼的美。更適合大人讀。王爾德的愛情故事不禁讓我想起他的童話故事《夜鶯和玫瑰》。夜鶯為了實現一個窮學生的愛情願望而不惜犧牲自己,用鮮血換來火紅的玫瑰,而拜金的姑娘並沒有接受他,學生隨之把玫瑰丟棄。這是林徽因最喜歡的童話故事,也是林徽因唯一的外國文學譯作。這個故事也活生生是王爾德人生的真實寫照。

Bosie波西,阿爾弗萊德.道格拉斯的小名,書中王爾德的情人。本書是王爾德在獄中寫給同性情人波西的萬言情書。天才王爾德用唯美的語言記錄了一個天才的自我墮落,一個罪人的自我救贖並期望救贖他人,一個戀人對愛情的自我修養,一個底層人民對社會苦難的理解,一個失去所有的藝術家對痛苦的全新認知。

如此聲名顯赫的天才劇作家為什麼會允許自己愛上一個自私、淺薄、虛榮、拜金還充滿仇恨的同性情人波西?王爾德甘願被利用,被世人所唾棄,被受牢獄之災,傾家蕩產,一無所有後終被拋棄,孤老終生好不淒涼。

王耳德被公認為是唯美主義和頹廢主義的先驅。如此極端的兩種特質在他內心中一直是並存的,因此即使知道波西粗鄙、自私、貪婪,依然無法抗拒被吸引。我一直認為相似的東西才會相互吸引,因為對方身上有自己想擁有的致命特質,所謂的互補其實本質也是共性的吸引。個性決定命運,早已註定他會走上自我毀滅之路。

悲喜由人自擇,選定悲喜的時間,遠遠早於實際體驗的時間。在未入獄之前王爾德已畫地為牢,做了愛的囚徒。人類有兩個自我,一個在黑暗中警醒,一個在光明中沉睡。王在獄中已經救贖了自己,但是他無法叫醒內心早被陰暗扭曲的波西。

波西的祖父、叔叔、哥哥均死於自殺。波西性格的暴虐衝動和父親也如出一轍(波西和父親的矛盾也是王爾德悲劇的主因)。王爾德死後,波西與一位女詩人閃電戀愛閃電結婚,同年生下了一個兒子 ,孩子在24歲那年被診斷出患有分裂情感性障礙,後來多次入住精神病院,終身未娶。晚年的波西也是深受精神疾病的困擾。可以看出波西家族基因中就攜帶著精神疾病的遺傳基因(美國作家海明威家族也是類似情況)。現代科學表明人的性格50-70%來自父母德遺傳,其他由後天環境造就。(其實星座並不靠譜,很多雙胞胎性格差異很大,同卵雙胞胎性格相似度遠高於異卵雙胞胎,也是和遺傳的相似度有關。)

我們時常不能理解別人一些行為的怪誕,但很少去溯其成因。因此不能以一個正常人的標準去評判波西。而愛著一個內心扭曲的人,本身也是痛苦和自我折磨的過程。安靜時候的波西美麗迷人,王爾德說他像水仙和風信子般潔白耀眼,令我欽慕如斯。而躁鬱的時候像被仇恨控制的怪物。王爾德想用溺愛的方式去救贖他。這種溺愛卻變成波西復仇的利器最終沒有刺向自己父親卻刺向了王爾德,波西拖著王爾德一起墜入了愛與恨的無底深淵。

儘管波西如此自私不堪,王爾德還是原諒了他,並想用愛和基督感化他。王爾德體會了悲苦的重要意義,經歷了苦難和輝煌,寬恕了自己和他,不但讓讀者看到王爾德的卓越才華更讓讀者感受到來自人性的真善美。但人性之假醜惡,豈會被輕易改變。若自己不願意放下自私、虛偽、貪婪之惡。任誰感化也是徒勞。如王爾德所言,人只能自己毀滅自己,自己救贖自己。這樣的愛,若愛對了人,將一生幸福,若愛錯了人,將一生悲苦。可是愛情何來對錯?王爾德的悲劇該歸結於誰?他自己的墮落?對方的人格扭曲?還是他生錯了時代?

讀完這本書感覺內心中有些東西已開始破碎。我也不再站在道德的高地去審視所有的東西。人本是感情動物,愛何來對錯?也無關他人。你不夠完美,對我也不好,我傷心,我生氣,我恨你,我原諒你,因為我依然愛你。愛與恨的源動力都來自內心深深處。

人是感情動物同時人也是社會性動物,社會性動物就必須要遵守社會規則。這些規則在不同時代制定也不同。怪只能怪天才生錯了時代。

整個故事情節有點類似毛姆的《面紗》(突然想起紀伯倫的那句,愛情是情人間的面紗。)。故事的男主人公也同樣愛著這樣一個女主人公。

“我對你根本沒抱幻想。”他說道,“我知道你愚蠢、輕佻、頭腦空虛,然而我愛你。我知道你的企圖、你的理想,你勢利、庸俗,然而我愛你。我知道你是個二流貨色,然而我愛你。為了欣賞你所熱衷的那些玩意我竭盡全力,為了向你展示我並非不是無知、庸俗、閒言碎語、愚蠢至極,我煞費苦心。我知道智慧將會令你大驚失色,所以處處謹小慎微,務必表現得和你交往的任何男人一樣像個傻瓜。我知道你僅僅為了一己之私跟我結婚。我愛你如此之深,這我毫不在意。據我所知,人們在愛上一個人卻得不到回報時,往往感到傷心失望,繼而變成憤怒和尖刻。我不是那樣。我從未奢望你來愛我,我從未設想你會有理由愛我,我也從未認為我自己惹人愛慕。對我來說能被賜予機會愛你就應心懷感激了”。

愛情是什麼?

愛是永無止境的謎題,只因為別的任何東西都不能解釋它的意義。就算說出口來,愛情依然是個秘密,因為只有愛人才真正明瞭被愛的意義。面對晝間的太陽,面對夜晚的群星,你都是自由之身。沒有日月星辰之時,你仍是自由之身。但你在你愛的人面前為奴,因為你愛他,也在愛你的人面前為奴,因為他愛你。

懂愛的人才能明白愛的意義,不懂愛的人眼中充滿著利益和算計。被愛的人認為對方甘願為奴,其實對方只是做了自己的奴隸,屈從了那個叫“愛情”的東西。得勢方自以為佔盡好處,卻也是奴隸,屈從了那個慾壑難填被稱為“自私”的東西。僅此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