唆使順治出家為僧的行森,究竟有何目的,最終結局怎樣?

順治十四年,貴妃董鄂氏生下皇四子(和碩榮親王),彼時的順治雖說並非初為人父,膝下已有牛鈕(夭折)、福全、玄燁3個兒子,但他卻極度驚喜,立即昭告董鄂妃之子為“皇第一子”,並大赦天下,令文武群臣獻禮,清宮之內一片歡騰。然而,大張旗鼓的慶賀還沒有結束,僅2個月大的小阿哥竟然一夕夭折。順治心境,由此大改。

唆使順治出家為僧的行森,究竟有何目的,最終結局怎樣?

是年,順治遊走南苑佛寺,開始接觸僧人,並修建萬善殿、千聖殿,專一供奉佛像佛塔,召見各處名僧。順治十五年,在憨璞和尚的推薦下,順治得知江南有位名僧通琇和尚,其人才華、修持俱高深,故遣使下江南召入宮中。

通琇和尚受順治厚待,賜黃衣、金印,封“大覺禪師”,待通琇和尚回返時,順治問“和尚座下有可語上首否”,通琇舉薦弟子行森。順治十六年,順治召行森入宮,行森最擅偈語,二人“召對甚契”,行森由此留在萬善殿。

唆使順治出家為僧的行森,究竟有何目的,最終結局怎樣?

彼時,被召入宮城的高僧有很多,但諸人皆來去匆匆心念佛寺,唯行森不同,他似乎有意迎合順治要長久留下。一年之後,董鄂妃病死,承受巨大悲慟的順治,竟動了出家的念頭。行森察覺後不僅沒有勸阻,反而極力遊說,說順治前世就是修行佛子。

若這一世想解脫,就應該接續前世未完之願望,遁入佛門。如此,順治下定決心,行森趁熱打鐵,趕緊“為上淨髮”,未免反悔先剃了再說。消息傳來,孝莊太后大怒,遠在山門的通琇和尚聞訊,亦大驚,遂奔赴宮城“命眾集薪燒之”,當場就要燒死行森。

唆使順治出家為僧的行森,究竟有何目的,最終結局怎樣?

在通琇和尚的力勸下,福臨才忽然醒悟,答應蓄髮,繼續為君。從通琇和尚的反應來看,行森遊說順治出家為其剃度,實在“居心不良”。佛門講究因果,亦講究“功德”,於僧人來說,功德要想大,名聲要想高,就得多度化。

而度化一個君王,將形成“轟動效應”,成“無量之功德”,這即是行森的真正目的。當然,行森畢竟是個出家人,一心向佛的福臨,並沒有允許通琇和尚燒死他,而是將其放回山門。福臨死後,行森再次入宮為其秉燭舉火,主持火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