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市人咋這麼愛做生意

來呼和浩特27年,我發現做生意的本地人越來越多。

1993年我來呼和浩特上學。

那時正是十億人民九億商,還有一億跑單幫的年代。

在內蒙古師範大學北門外,從東到西,路北的小商店一家挨著一家。

大南街大北街商業網點更多。

說商業養活一半呼和浩特人絲毫不為過。

有時候我在想,呼和浩特人咋這麼愛做生意。

呼市人咋這麼愛做生意

想來想去,可能有這些原因。

從歷史上看,呼和浩特人就愛做生意。

作為蒙古族建立的草原城市,呼和浩特不種糧不種菜不產棉不織布不打鐵不做醬油醋。

可是,市民得衣食住行。

這就催生了商人這一行。

先有山西人走西口當旅蒙商,後有洋人來這開洋行。

呼和浩特出了不少有名的商人。

電視劇《大盛魁》對呼和浩特人經商之道描述很生動。

新城建成後,呼和浩特人更愛做生意了。

在舊城,可以說全民皆商。

我說,從爺爺輩起,呼和浩特人骨子裡就流著商人的血液。

人們管呼和浩特叫青城,其實我看叫呼和浩特商都更合適。

想當年,我爺爺走西口,愣是過呼和浩特而不入。

這既有呼和浩特無人投奔的原因,也有他自知不是做買賣那塊料。在呼和浩特混不開的原因。

1949年後,呼和浩特建了不少工廠。

有鋼鐵廠,毛紡廠,棉紡廠,糖廠,探礦機械廠,等等。

然而,呼和浩特人愛做生意的性格還是沒變。

1990年代,國企改革下崗失業買斷工齡,呼和浩特人本事大的成群結隊去外地賣保健品,本事小的留在呼和浩特擺地攤。

蒙商天下聞名,主體就是呼和浩特人。

現在通達國貿寶馬義烏滿達勸業這些商場的商戶,不少人有過面朝馬路背朝天的經歷。

我想,多虧祖上有做生意的天賦,才讓不少呼和浩特人在人生的風雨來臨時沒有趴下,而是從頭再來。

回望昨天,正是商業救了那個年代的呼和浩特人。

城市裡的各行各業,只有商人不要學歷不要文憑,只要頭腦靈活就能入行。

作為政治文化中心,呼和浩特不僅需要管理者,更需要為管理者料理生活的人。

這座城市永遠需要商人。

完全可以預計,呼和浩特市民沒有失敗的時候。

商業支持呼和浩特人走到現在。

商業還將支持呼和浩特人走到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