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誤的洗奶瓶方式,是在給寶寶喂“毒奶”,你還在這樣洗奶瓶嗎?

新生兒身體嬌嫩,育兒過程中一點點小的失誤,都可能讓寶寶處於危險當中,現在每個孩子都是家裡的寶貝,父母不允許寶寶出一點危險,那就需要更細心更耐心,對孩子的衣食住行都考慮到位,而給寶寶“洗奶瓶”就是家長很容易忽略的一點。

錯誤的洗奶瓶方式,是在給寶寶喂“毒奶”,你還在這樣洗奶瓶嗎?

奶瓶清洗不到位,讓寶寶腸胃受損

曉楠是一個90後新手媽媽,婆婆不想離開老家,曉楠也怕跟老人住在一起,因理念不合引發矛盾,所以從寶寶出生一直是自己在帶,因為沒有經驗,而且是一個人分身乏術,所以有時候在照顧孩子方面難免有疏忽。

這幾天寶寶有腹瀉的現象,曉楠給吃了治腹瀉的藥但是沒有好轉,無奈之下帶著寶寶去了醫院,經醫生詢問發現是曉楠清洗奶瓶的方式,引起了寶寶腹瀉。

因為一個人照顧孩子,有時候寶寶喝完奶後來不及清洗奶瓶,就等第二頓喝奶之前再清洗,就這樣殘留的奶漬滋生細菌,引寶寶腹瀉。

錯誤的洗奶瓶方式,是在給寶寶喂“毒奶”,你還在這樣洗奶瓶嗎?

分析:

“清洗奶瓶”是很多家長在照顧孩子過程中容易忽略的,而“病從口入”這句話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清洗奶瓶不到位,細菌隨著奶進入寶寶口中,很容易引發疾病很多家長用錯誤的方式給給寶寶清洗奶瓶,還不自知,簡直就是在給孩子喂“毒奶”。

錯誤的洗奶瓶方式,是在給寶寶喂“毒奶”,你還在這樣洗奶瓶嗎?

怎樣正確給寶寶“清洗奶瓶”?這3種錯誤方式,很多寶媽中招

一:不及時清洗

像上述寶媽曉楠,因為一個人帶寶寶,心有餘而力不足,每次喂完奶不能及時清洗奶瓶,等到下一次寶寶要喝奶的時候再清洗,這就給了細菌很多機會,奶有豐富的營養物質,是細菌喜歡的寄居地,二次清洗不到位,變質奶和細菌喝進寶寶的肚子裡,影響身體健康。

錯誤的洗奶瓶方式,是在給寶寶喂“毒奶”,你還在這樣洗奶瓶嗎?

二:簡單清洗,用溼紙巾或抹布

有很多寶媽對清洗奶瓶的認知不到位,認為奶瓶只是給孩子乘奶的,裡面沒有多少髒東西,用清水簡單沖洗一下就算是洗完了,但奶裡面的脂肪和營養物質,不是簡單沖洗就能掉的,而有些寶媽知道清水沖洗不乾淨,用溼紙巾或抹布來擦拭奶瓶,而溼紙巾和抹布可能本身附著著細菌,很有可能造成二次感染。

三:用鋒利的潔具

有寶媽為了清洗乾淨奶瓶,用鋼絲球或者洗碗布這些鋒利的潔具,這樣反而適得其反,鋒利的潔具刮傷奶瓶內部,奶漬或汙垢掛在上面,之後就很難清洗乾淨了。

錯誤的洗奶瓶方式,是在給寶寶喂“毒奶”,你還在這樣洗奶瓶嗎?

正確清洗寶寶奶瓶的方式

一:及時沖洗

寶寶喝完奶,奶瓶上面會存留者一些奶漬,這些油脂一定要及時沖洗,否則容易滋生細菌,正確的方法就是,寶寶喝完奶後,將剩餘的奶倒掉,將奶瓶奶嘴拆開,放在流動水下衝刷一遍

二:用專業的清潔物品刷洗奶瓶

在流動水下衝掉奶漬後,需要用專業的海綿刷和洗滌劑刷洗奶瓶,刷洗的時候一定要仔細,尤其是螺紋處和奶瓶蓋的位置,避免細菌滋生。

錯誤的洗奶瓶方式,是在給寶寶喂“毒奶”,你還在這樣洗奶瓶嗎?

三:沸水煮

將奶瓶刷洗乾淨後,還需要用專門的蒸鍋“煮”奶瓶,用來殺菌,或者是把用蒸的方式,用水蒸氣來均勻殺菌,之後將奶瓶放到乾淨處自然晾乾,這一套程序下來,奶瓶才算是徹底清洗乾淨了。

萌娃寄語:

關於孩子的生活中的一點一滴,父母絕不能馬虎,新手媽媽沒有經驗,不懂科學育兒,一定要多看多學多問,不要因為自己的經驗不足,讓孩子成長道路上佈滿荊棘。

錯誤的洗奶瓶方式,是在給寶寶喂“毒奶”,你還在這樣洗奶瓶嗎?

你是怎樣給寶寶清洗奶瓶的?3種錯誤方式你有沒有中招?歡迎留言交流。

我是一個萌娃控,和我一起關注兒童心理,一起解讀成長的那些煩惱,如果你在我的文章中找到了共鳴,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我,把我的文章分享給更多的人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