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錫進隔空問話方方:方方日記在美國出版,有沒有授權?

4月8日,《環球時報》主編胡錫進就“方方日記在美國出版

”這件事,再次發表了新的感想。

與第一次評價《方方日記》有所不同的是,這次胡錫進希望方方能為此事給大眾一個交代,長文中讓人印象最為深刻的一段話就是:

胡錫進隔空問話方方:方方日記在美國出版,有沒有授權?


胡錫進隔空問話方方:方方日記在美國出版,有沒有授權?


現在可以說,方方日記就是西方人手中的一把利劍!

胡錫進隔空問話方方:方方日記在美國出版,有沒有授權?

其實在“方方日記”最初出來的時候,許多人都以為這就是一本寫實小說,讓人感到諷刺的是,湖北作協、包括許多文人大咖,甚至於許多教育界都爭相追捧方方這本日記,甚至給予了最高評價,實在是讓人難以理解這種腦回路,作為作家以及學者,難道就看不出這本日記裡面暗藏的三大貓膩嗎?

  1. 名為紀實,卻使用了大量的修飾語,以及情感詞,用文藝的寫法記錄了一個“慘烈”的武漢,武漢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沒錯,但是全國各地紛紛支援武漢,都在為武漢貢獻一份力,從最初的情況誤判到後期的改進優化,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可是在方方的筆下,武漢彷彿沒有明天,沒有希望。
  2. 方方日記大部分都是道聽途說,聽朋友說,聽醫生說,聽XXX說基本沒有一件事是自己親身經歷的,聽說而來的事情,不辨真假,加以語言修飾,就變成了真實的寫實日記,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跟孩子們我都不敢這樣教。
  3. 所述故事頻頻翻車,什麼殯儀館的手機,逝去的廣西女護士,寫實日記造假都這麼的光明正大,遭到網友質疑和批判,反而在公眾平臺,大罵批判者為極左人士,擺脫了,現在是什麼年代了,階級鬥爭早已不適用於現在了。

但凡有點底線的作家、學者都不會容忍這些事情的發生。更何況方方日記結束沒多久,就給了西方人可乘之機,立刻登上外媒頭版,隨後又馬上出書,中文版和英文版均已完成出版,如果說這不是早有預謀,那麼請問方方作家,你有向外媒和出版社收取版權嗎?如果沒有,趕緊找律師維權,我們還是可以選擇相信你!

不得不說,方方這一事件再次刷新了我們的認知,“崇洋媚外、親美”都能表現的這麼清新脫俗,用文字來向西方媒體刷好感。

胡錫進隔空問話方方:方方日記在美國出版,有沒有授權?

雖然方方及一眾作協作家們一再強調這個社會需要度多元化的聲音,但是在民族榮譽感面前,全民抗疫面前,這種不實的“聲音”儘量還是留待後來再綻放吧!

如果方方真想將這種“多元化”文化發揚光大,去謝謝美國日記,英國日記,法國日記,用和方方武漢日記同樣的情緒和基調來寫,看看外國人是想罵你還是想誇你!

胡錫進隔空問話方方:方方日記在美國出版,有沒有授權?

真心建議,新一代的年輕人少看方方日記,這種負能量滿滿的虛假紀實內容,對於年輕人的成長是有弊無利,即使將來我的孩子問我“2020年的那場世界抗疫行動是什麼樣的呢?”我也不會拿出《方方日記》告訴孩子當年的我們是多麼的慘烈,也許我會這樣回答:

“2020年,中國誕生了一座英雄之城——武漢,他們居家隔離長達78天,就是為了保障全中國14億人口不被感染,這期間全國數萬名醫護人員、志願者都去支援他們,全國20多個省份也都在持續不斷的物質支援他們,他們真的受苦了!”

縱然武漢在抗疫期間確實也存在一些不公、不正、不透明的事情,但是整個抗疫過程是依然是正能量居多,我們能接受那些真實的不公,也要認可抗疫中取得的成績。

這才是我們要傳遞給子女、後代的正向價值觀,方方們,你們的思想還停留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你們見過了文人的黑暗時刻,煩請自我消化,不要再一直用哀傷文化繼續影響下一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