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之良才”的開國上將朱良才

開國上將朱良才原名性明,字少時。湖南省汝城縣人,明兩廣總督朱英之後,1900年9月27日生於湖南汝城縣外沙村一個富裕農民家庭。曾在本村當過兩年小學教員。1927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1月參加了朱德、陳毅領導的湘南起義,後隨隊上了井岡山,編入中國工農紅軍第4軍,任連黨代表、軍部秘書,參加黃洋界保衛戰等戰鬥。建國後,他寫了回憶文章《朱德的扁擔》一文,還被收入了小學課本,其實就是他把朱德的扁擔藏了起來。1928年後,歷任營部書記,支隊、師、軍政治委員等職,參加了中央蘇區歷次反“圍剿”。

“軍之良才”的開國上將朱良才

朱良才上將偏政工,因此在軍史上不是很明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在黃公略的三軍,董振堂的五軍,張國燾的30,31軍都待過。

“軍之良才”的開國上將朱良才

西路軍失敗後,時任紅軍31軍政治部主任的朱良才,一路要飯苦行了36天,終於在黃河邊遇到了援西軍的先遣部隊,後被任命為援西軍政治部組織部長,負責對歸來的西路軍人員進行審查甄別,回到延安,毛澤東稱讚他是:“軍之良才”。

“軍之良才”的開國上將朱良才

抗日戰爭時期,朱良才在晉察冀做些宣傳和機關工作,任晉察冀軍區政治部主任,及時發現和宣傳了“狼牙山五壯士”、“民兵英雄李勇”、“子弟兵的母親戎冠秀”等先進典型。解放戰爭時期,朱良才協助葉劍英組建華北軍政大學,任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

“軍之良才”的開國上將朱良才

1955年4月,華北軍區正式更名為北京軍區,楊成武任司令員,朱良才任政委。9月,朱良才被授予上將軍銜,作為大區政治部主任無可厚非。戰爭年代,朱良才曾三次負傷,留下頭痛的後遺症,使其無法很好地工作和生活。在授銜三年後的1958年,真心實意地主動向中央打了書面報告,要求退休。那時高級幹部多是帶職休養病假和留職修養。所以當時中央建議其留職休養。但是朱良才將軍認為應該把位置徹底讓出來,這樣有利於黨的事業、有利於北京軍區的工作開展。所以堅決要求徹底辭職、讓位於其他同志。中央發正式文件批准了第一位主動要求辭職退休的高級幹部。毛主席風趣地讚揚到:“人家是佔著茅坑不拉屎,你是拉屎不佔茅坑!”

1989年2月22日在北京病逝,終年89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