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微信好友只有5個的人,是怎麼活下去的?

那些微信好友只有5個的人,是怎麼活下去的?

用微信聊天久了,不知不覺也總結出幾個現象。

比如“在嗎”通常是要麻煩對方事情,“我去xx了”則往往用來委婉結束對話。

當然了,還有一些則是比較內涵的潛臺詞,比如“你沒事吧”

而據我所知,如果回答“啊?”或者不知道你在說什麼的,才是真的沒事。

往往回答“我沒事”的,卻不一定是真的沒事。

畢竟除非是掏心掏肺的知己,大家基本上都在掩飾著自己的情緒。

朋友很多,知己很少,而決定兩個人能不能成為知己的關鍵,

就是看敢不敢麻煩彼此,在最難的時候互相依靠,和當著對方的面痛哭。

那些微信好友只有5個的人,是怎麼活下去的?

前段時間因為冷熱交替沒注意,一不小心就發起了高燒。

起初覺得按照老一輩常說的,多喝熱水,多休息,很快就能好,

於是下班之後早早就回到住處,洗完澡躺在床上閉目養神。

不曾想越睡總覺得腦袋越昏沉,身體也越來越沒力氣,

最後爬起來準備給自己倒杯水,差點沒撐住打翻了杯子。

害怕加委屈,拿出手機想找人訴苦,思考了片刻還是放下了手機。

比起真的擔心自己,我更害怕別人分明不在意,卻還要裝作很擔心來安慰我。

這種經歷,其實很多人都有所體會。

有多少人去餐廳吃飯,看見集贊享折扣,哪怕只需要10個贊也寧願不要這份優惠。

有數據顯示,我們這一生大概會遇到800多萬人。

其中4萬人會跟你打過招呼,3600人會跟你有過交集;

270多人會與你親近,但最後留在你身邊的人,永遠都是個位數。

那為什麼很多人寧肯對陌生人敞開心扉,也不肯對朋友說一句心裡話?

答案其實挺扎心的:

“因為友誼太珍貴,一句話說不好,都覺得是消耗。”

那些微信好友只有5個的人,是怎麼活下去的?

那些微信好友只有5個的人,是怎麼活下去的?

而在現實生活中,大家基本上又都是通過微信裡頭那些個頭像聯繫在一起。

每個活生生的人,都化身成好友列表裡面的數據,

有些時不時通過微信的未讀,和朋友圈的紅點聯繫著,

有些加了之後則徹底了無音信。

有時看著屏幕上的表情包也會懷疑,對方未曾真正聽懂過我的心聲。

《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陳曉卿就說過:

“現代人為什麼總是夜裡在一起喝酒?

因為友誼太脆弱了,需要每天出來證明一下。”

無論是傍晚還是深夜,只要我想喝酒,你說走就走。

當下班時間到,都市人不再被工作需要,心靈總得有個容身之地。

為什麼有些人寧願加班、聚餐甚至在大街上閒逛,也不想回家呢?

別問,因為孤獨就是答案。

那些微信好友只有5個的人,是怎麼活下去的?

那些微信好友只有5個的人,是怎麼活下去的?

朋友交到最後,不是看誰混的最好,而是看誰把你放在心上。

現代人的通病,就是不懂得如何麻煩別人,學會了藏好懦弱。

總是覺得當世界大雨磅礴的時候,沒有人可以替自己分擔。

但同樣越是堅強的人,越容易被一句話打動,被小事溫暖。

《請回答1988》裡,住在同一個衚衕裡的大人們的友誼,讓人動容:

誰家做好飯,必定會讓孩子們送一些給隔壁鄰居去;

缺錢的德善媽媽還沒開口借,便收到了鄰居塞在菜籃子裡的信封;

阿澤爸爸受傷住院時,另外幾家人輪番過來陪床照顧,毫無怨言。

大多值得交往的人,不會斤斤計較付出的比例。

在被他們保護、幫助的每件小事裡,你都能看到他們的格局。

真正的朋友,永遠不需要擔心他會離開,所以我們不必過分擔心,也無需刻意交好。

知己難求,真心就好。

那些微信好友只有5個的人,是怎麼活下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