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義蓋雲天的人兒:慷慨的人總有好報

只要你捨得賣力,你一定會有吃不完的饅頭


海寧查伊璜讀破萬卷書,讀到三十三歲,考中了舉人。賀喜之人絡繹而來,查伊璜只覺得待在家裡嘻嘻哈哈迎來送往,很沒勁,就帶了個書童,悄悄出門去散心。

離家不遠有一座名山,名山裡有一座名剎,查伊璜從不相信“佛法無邊”,也就從沒進過那寺院。這一天,卻信步走了進去,想看看廟裡的對聯做得是不是有文化,字兒寫得是不是有底氣。和尚見來了個舉人,眉開眼笑,敲木魚都半眯著眼睛,看查伊璜往功德箱裡隨喜多少銀子。查伊璜見和尚緊盯著書童揹著的錢袋子,微微一笑,讓書童取出一兩銀子來,“咕咚”一聲丟進功德箱裡。和尚見只是一兩銀子,還不知道成色如何,就把嘴裡的“阿彌陀佛”嚥了回去,木魚敲得都沒先前響了。查伊璜也不理會,轉了一圈,沒看到什麼有趣的文字,就走出寺院,隨便看看。

正是春暖花開時節,漫山遍野生機勃勃,查伊璜心中卻甚是蕭瑟。內有闖賊折騰,外有清兵覬覦,大明江山正日漸沒落,查伊璜哪有興致遊山玩水。正無情無緒在寺院後山徘徊,查伊璜看見一口廢棄的大鐘,扣在草地上。這鏽跡斑斑的大鐘,有一個耳環特別光滑,應該是被人摩挲而成,再看大鐘邊緣,也未被泥沙野草湮沒,很明顯,這大鐘常常被掀起來。掀起來做什麼呢?應該是藏東西。誰在這大鐘下面藏什麼呢?查伊璜好奇心頓起,和書童合力抓住耳環,想把鍾掀起來看看,大鐘卻紋絲不動。查伊璜越發好奇,吩咐書童,找幾個壯漢來,掀開鍾看看,裡面到底藏著啥寶貝。

書童很快找來四個壯漢,查伊璜說:“我出一兩銀子,請你們掀開鍾來給我看看。”

崇禎年間的一兩銀子,相當於現在的五六百元人民幣。舉手之勞,就能得一兩銀子,壯漢們自然十分樂意,沒想到,四個人齊心協力,直憋得臉紅脖子粗,大鐘兀自一動不動。四個人捨不得那一兩銀子,還待繼續努力,查伊璜只怕誰不小心閃了腰,趕緊掏出一兩銀子來,打發他們走了。

那些義蓋雲天的人兒:慷慨的人總有好報


黃昏時分,來了一個衣衫襤褸的小乞丐,他把手裡的一盆饅頭放在大鐘旁邊,半彎著腰,左手抓住耳環抬起大鐘,右手一隻接一隻往裡放饅頭。那輕鬆自如的樣子,就像是打開冰箱門往裡裝雞蛋。

那乞丐看起來也就十五六歲的樣子,竟能輕鬆掀開四個壯漢都不能撼動的大鐘,查伊璜不由得擊掌讚歎:“好一個神勇少年!”

只剩最後一個饅頭沒放進大鐘底下了,小乞丐放下大鐘,咬一口饅頭,說:“先生休要取笑,一介乞丐,哪裡配得上神勇二字。”

查伊璜說:“你渾身是勁,隨便找個活幹都能餬口,何需乞討?”

“我吃得太多,沒人敢請我。”小乞丐羞赧一笑,一口吃掉剩下的大半個饅頭,“像這種大饅頭,尋常人兩個就能吃飽,我呢,能吃十多個吧。”

查伊璜向書童要來錢袋子,掂一掂,約有五十來兩,他把錢袋子塞在小乞丐手中,說:“小弟兄,拿上這點盤纏,你投軍去吧,把一身好力氣賣給皇上,只要你捨得賣力,你一定會有吃不完的饅頭。”


暴得橫財和美人,不興奮而死,也要累死

十多年後,清兵打進山海關,橫掃大明江山。查伊璜跟隨魯王朱以海,在紹興樹起抗清大旗,試圖力挽狂瀾。無奈明朝已從根基上腐朽,不是書生意氣可以迴天的,不久,清軍攻陷紹興,查伊璜化名逃亡。

在查伊璜四處漂泊的時候,清朝統治日漸穩固,大明只若隱若現存在於遺老遺少的心中。清朝政府對曾經的反清義士倒也不怎麼認真追究,只要你剃了頭髮,表示歸順,就可以安居樂業;前朝的舉人進士,寫一份願意為新主子效勞的決心書,甚至可以繼續當公務員作威作福。查伊璜無心當官,只想奮筆著史,讓後人記住,他們的皇上姓朱,而不是什麼愛新覺羅。為了蒐集史料,查伊璜遊歷四方。

這一天,查伊璜遊歷到廣東,在客棧登記住宿時,想想自己跟隨魯王抗清的事兒已過去多年,應該沒什麼事兒了,就如實報上名號:海寧查伊璜。

一夜無事。

第二天早上,查伊璜剛醒來,就有人敲門。查伊璜打開門,見是兩個軍士和一個將軍,心中一怔,查伊璜到底落網了。

將軍抱拳道:“足下可是海寧查伊璜?”

查伊璜知道躲不過去了,坦然道:“正是。”

將軍道:“在下潮州總兵吳六奇,二十年前,與先生有過一面之緣。昨夜巡查,偶然得知先生住在此店,本想立刻拜訪,又怕半夜三更,驚擾先生,我就住在先生隔壁,聽到您起來了,才敢來敲門。”

查伊璜的熟人中,沒有叫吳六奇的人,更想不起二十年前如何見過此人,就說:“恕老夫眼拙,實在想不起足下是誰了。”

吳六奇道:“先生您且隨我來,我慢慢為您道來。”

吳六奇把查伊璜扶上自己的坐騎,自己手牽韁繩在前引導。

查伊璜看吳六奇如此恭敬,放下心來,不管這吳六奇是誰,起碼,他應該沒有惡意。

吳六奇把查伊璜帶到一處深宅大院,扶到中堂太師椅上坐好,倒頭便拜,口稱:“恩師,且受弟子一拜!”

查伊璜越發糊塗,自己不懂武藝,怎麼會教出來一個將軍學生?

吳六奇說:“恩師,我就是您二十年前點化過的那個小乞丐。”

那些義蓋雲天的人兒:慷慨的人總有好報


小乞丐在大鐘底下藏饅頭的事兒,查伊璜倒是清楚記得,既然是那小乞丐,查伊璜就無所顧忌了,他長“哦”一聲,直言道:“我當初讓你去明朝的兵,你怎麼做了清朝的總兵?”

吳六奇愣了一愣,滿面羞慚,說:“我本來是明朝的總兵,怎奈明朝氣數已盡,我抵抗下去,無濟於事,只是塗炭生靈而已。為了一方百姓平安,我就放棄抵抗,做了清朝的總兵。”

原來是明朝降將,查伊璜呵呵一笑,說:“當誰的總兵無所謂,不魚肉百姓就好。”

吳六奇也是呵呵一笑,繞過尷尬話題,只管好吃好喝地款待查伊璜。

查伊璜在吳六奇府上住了幾日,秀才遇到兵,到底沒多少共同語言,他就想告辭。

吳六奇捧上一本賬簿,說:“這幾天,我盤點了家當,金銀財寶,牛馬房屋,全記在這賬簿上了。沒有恩師您的資助和點化,我可能還在做乞丐,所以,我的家當,包括我的妻妾丫環,理應有您的一半,請恩師不要推辭。”

查伊璜當然要推辭,他說:“老夫習慣了平淡日子,暴得橫財和美人,不興奮而死,也要累死,吳將軍你就饒了老夫一條老命吧。”

吳六奇急了,“咚”地跪下,說:“恩師您要是不接受,我就跪死在這裡。”

查伊璜也急了,也跪倒在地,說:“吳將軍你若是強迫我接受,我就跪死在這裡。”

再三拉扯,也沒什麼意思,查伊璜就取了五十兩銀子,說:“吳六奇所借銀兩已償還,各人不得再提。”

自己骨子裡是個反清逆賊,死則死耳

湖州南潯有個富豪叫莊子襄,喜歡讀書著史,正當英年,卻雙目失明瞭。莊子襄想起眼盲著《左傳》的左丘明,心潮澎湃:我要寫一部《明史》!明天啟年間的大學士朱國禎,也是南潯人,寫過一部《明史輯略》,只是缺崇禎朝和南明史事。莊子襄從朱國禎後人手裡高價買來《明史輯略》原稿,以千字三十兩銀子的高稿酬招募寫手,增刪一番,於順治十二年續完全書。書成之後,莊子襄沒等書刻印出版,即愴然病逝。五年後,莊父莊允誠為懷念早逝的兒子,將《明史輯略》出版了。

那些義蓋雲天的人兒:慷慨的人總有好報


那時候出書,也和現在一樣講究名人效應,《明史輯略》校訂者署有十八位江南才子的名字,其中就有查伊璜。《明史輯略》編撰粗糙,查伊璜不敢“掠美”,趕緊向主管文化教育的湖州學道申明,自己與此書和莊子襄沒有任何關係。

查伊璜無論如何也沒想到,自己看不上眼的一部書,會震驚朝野,最終釀成中國歷史上最慘烈的文字獄。

《明史輯略》沒太大學術價值,卻充斥敏感字符,如直呼清太祖努爾哈赤為“奴酋”,稱清兵為“奴兵”、“奴賊”。順治十八年,歸安知縣吳之榮向湖州知府告發,《明史輯略》乃大逆不道之書。知府收了莊允誠賄賂的幾千兩銀子,本想壓下不報,無奈吳之榮越級上告,事情越鬧越大,終至不可收拾。其時,已是康熙年間,明朝滅亡已近二十年,以文人墨客為首的一干遺民,仍在懷念朱家王朝,不時胡言亂語,輔政大臣鰲拜早就想給無聊文人一點顏色看看了,遂下令嚴厲查處。

結果,與《明史輯略》有關的人員,包括借光署名者、刻板者、賣書者、藏書者等一千多號人,一個也沒放過:十四人被凌遲處死,七十多人被斬首,其餘各人或監禁或流放,各有各的不幸。查伊璜知道自己有點冤,卻也坦然接受了,自己骨子裡是個反清逆賊,死則死耳。

臨刑之際,查伊璜卻被無罪釋放了。

查伊璜覺得,應該是他此前給湖州學道寫的申明書讓自己死裡逃生的;天下讀書人更傳言,查伊璜給學道寫的是告密信,讓查伊璜鬱悶了好久。

其實,把查伊璜從鬼門關救出來的潮州總兵吳六奇。吳總兵傾家蕩產,四處打點,用金子銀子為查伊璜鋪就了一條生路。★

查繼佐(1601年-1676年),號伊璜,浙江海寧人。崇禎六年舉人。南明魯王時,曾任兵部職方主事,積極抗清。吳六奇(1607年-1665年),梅州客家人。嗜酒好賭,浪跡粵閩江浙,經查伊璜資助後從軍發跡,成為南明總兵,後降清。查伊璜曾著文否則自己與吳六奇的交往,但民間傳聞寧信其有。金庸在《鹿鼎記》中關於查伊璜和吳六奇的描寫,更讓他們的傳奇深入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