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別用“瑪麗蘇”批判《傲慢與偏見》,愉悅、啟迪、教益是真相

《傲慢與偏見》是英國女作家簡·奧斯汀在1813年出版的作品,也是她創作的最富盛名的一本小說,被毛姆列為“世界十大小說”之一。書中有四對年輕人喜結連理,其中的男女主角成為了不少人心目中的最佳情侶,在數百年間影響力頗大。

請別用“瑪麗蘇”批判《傲慢與偏見》,愉悅、啟迪、教益是真相

然而,古往今來,簡·奧斯汀的作家地位總是受到很多爭議。文學評論家弗蘭克·奧康瑙爾對她大加讚賞:“她在文學方面爐火純青,就像莫扎特在音樂方面完美無缺。”

而馬克·吐溫對她大加批判:“她的作品令我抓狂,以至於無法在她的讀者面前隱藏我的情緒。”

隨著網文興起,越來越多的“霸道總裁文”出現,便有讀者也加入了批判大軍,認為《傲慢與偏見》就是瑪麗蘇鼻祖,講的是千篇一律的王子愛上灰姑娘的故事。

請別用“瑪麗蘇”批判《傲慢與偏見》,愉悅、啟迪、教益是真相

班內特家有五位小姐,大姐簡傾國傾城,二姐伊麗莎白聰慧伶俐。當有錢的賓利和達西先生來到鄉下,他們分別愛上了這兩位小姐。因為達西性格傲慢,伊麗莎白對他存在偏見,又因為誤會而不斷加深偏見,所以不曾接受他的感情。後來,當兩人的矛盾解開,他們終於走到了一起。

達西出身高貴,擁有一座巨大的莊園,年收入一萬英鎊,就像小說裡“身家過億、執掌集團、自視甚高”的豪門公子。而伊麗莎白只是普通的鄉紳小姐,一無門第,二無財富,如同偶像劇裡的“草根女孩”杉菜、楚雨蕁。這樣對比之後,小說的情節似乎變得平平無奇了。

請別用“瑪麗蘇”批判《傲慢與偏見》,愉悅、啟迪、教益是真相

但是,用“瑪麗蘇”來批判《傲慢與偏見》,未免太過淺薄。簡·奧斯汀展現的是英國鄉村的日常生活,沒有太多厚重或尖銳的語言,內涵卻不是所謂的“總裁文”能夠比擬的。

她用幽默的口吻,講述了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女性的真實現狀,也探討了在保守勢力束縛下的婚姻追求,直到今天仍舊有借鑑意義。

請別用“瑪麗蘇”批判《傲慢與偏見》,愉悅、啟迪、教益是真相

王子愛上灰姑娘只是這本書的第一層內容,往更深一層看去,你會發現《傲慢與偏見》無論讀多少遍,都能讀出新的啟示。

經典小說是一個時代的縮影,而“瑪麗蘇”往往脫離現實

從好書的開頭,我們能窺見社會的一角。查爾斯·狄更斯的《雙城記》說道:“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這是信仰的時期,這是懷疑的時期。”短短几十字,在宏觀上概括了法國大革命階段的歷史洪流,或許你沒有看過這本書,但是你一定聽過這段話。

而在《傲慢與偏見》,它的開頭也是教科書式的。“一個家財萬貫的單身漢,必定需要一位太太,這是一條舉世公認的真理。”

請別用“瑪麗蘇”批判《傲慢與偏見》,愉悅、啟迪、教益是真相

在18-19世紀,女性不能繼承父母的遺產,她們的生存之路只有嫁人這一條,作為丈夫的附屬品而存在。簡·奧斯汀用了反諷的手法,在微觀上從小人物的生活入手,直接點明瞭當時男女所處的輿論環境和婚姻觀念。

因此,經典小說是一個時代的縮影,它的描寫能讓人從文字中,感受到時代對人物造成的影響。不同身份,不同立場,不同階層的角色,所思所想都會有所不同。

請別用“瑪麗蘇”批判《傲慢與偏見》,愉悅、啟迪、教益是真相

當傲慢的賓利小姐看到伊麗莎白沾著泥水的襯裙,她說:“我看這似乎表現了一種令人憎惡的自高自大的獨立性,一種鄉村小鎮人對端莊穩重正派有禮舉止的漠視。”

賓利小姐用了一連串詞語“端莊、穩重、正派、有禮”來形容自己這樣的貴族,諷刺伊麗莎白的行為“令人憎惡、自高自大”,不過寥寥幾筆,她刻薄的形象躍然紙上。

請別用“瑪麗蘇”批判《傲慢與偏見》,愉悅、啟迪、教益是真相

當五小姐莉迪亞與威克姆私奔,靠著班內特一家和達西的運作,才得以用婚姻來遮掩醜聞,她興高采烈地炫耀道:“天哪!我離開家裡時,確實沒有想到結了婚才回來!雖然我曾想過,我要是能結婚的話,也是怪好玩的。”

莉迪亞是班內特家最膚淺的姑娘,被母親寵壞的她把嫁給英俊軍官當作談資,四處炫耀她的戒指。簡·奧斯汀通過這個角色的塑造,引發了人們對於不負責任的愛情的深思。莉迪亞任性妄為,威克姆品行不端,這場建立在美貌和謊言之上的婚姻,終究會走向失敗。

請別用“瑪麗蘇”批判《傲慢與偏見》,愉悅、啟迪、教益是真相

由此可見,雖然《傲慢與偏見》用大量筆墨來描繪愛情,但是全篇刻畫了活靈活現的眾生相,讓每一個人物都各有亮點,各具特色。同樣是班內特家的小姐,五個姑娘的性格大相徑庭,同樣是富有的賓利和達西,兩人的風格也有很大差別。

反觀套路化嚴重的“霸道總裁文”,豪門公子總是喜歡用金錢解決一切問題,草根女孩總是批評“有錢人有什麼了不起”,男主角媽媽總是甩出支票讓女主角離開兒子,臉譜化的角色讓人難以產生代入感,有些舉動甚至違背常理。

請別用“瑪麗蘇”批判《傲慢與偏見》,愉悅、啟迪、教益是真相

一般而言,瑪麗蘇指的是“各路高富帥都愛上我”的想象,而傑克蘇指的是“一路升級雄霸天下”的想象。然而事實卻是,被眾多阿哥追求的“瑪麗蘇”設定之下,小說改編電視劇的清穿三座大山之一《步步驚心》得到豆瓣8.3的高分,而《獨步天下》卻只有4.1分,《夢迴》只有4.0分。

差距的根源在於,《步步驚心》中的情節不全是為了滿足幻想而存在的。從皇帝到皇子到福晉都有各自的不得已,女主角知道歷史走向卻改變不了歷史,並且還面對著真實的逆境。

<code>戴維·塞西爾說過:
“最成功的作家,是最嚴格地遵循
支配他所挑選的藝術規律的人。”/<code>

藝術來源於生活,脫離生活的藝術只是一團泡沫,一觸即破。反映一個時代,揭示社會現狀,有反思有反抗,來源於現實而高於現實,這才是經典小說具備的要素。

優秀的人物擁有閃光點和成長性,並非大開“金手指”

在達西和伊麗莎白相識之後,達西舉止傲慢,對伊麗莎白的親戚們也有偏見;伊麗莎白對達西產生了偏見,繼而對達西態度傲慢,“傲慢”與“偏見”這兩個詞語貫穿了他們的感情線。

但是,當雙方意識到了錯誤,他們分別做出措施來彌補,不讓自己一錯再錯。

達西默默地幫助伊麗莎白,讓私奔的莉迪亞能夠體面地完婚。伊麗莎白勇敢地向父親解釋達西的真實品性——“他是傲慢,但不無正當理由。”

請別用“瑪麗蘇”批判《傲慢與偏見》,愉悅、啟迪、教益是真相

兩個人都在成長,伊麗莎白不是完美無缺的灰姑娘,達西也不是完美無缺的白馬王子。簡·奧斯汀放大了他們的缺點“傲慢”與“偏見”,也放大了他們的優點“處事真誠”與“知錯能改”。

兩人的愛情在隔閡中萌芽,又在互補中改進。走入婚姻殿堂的結局,正是男女主角的共同努力所致。

請別用“瑪麗蘇”批判《傲慢與偏見》,愉悅、啟迪、教益是真相

其實,“人見人愛、花見花開”是正常的女主角設定,充滿智慧的伊麗莎白為風度翩翩的達西所愛,被牧師柯林斯求過婚,也曾經與威克姆有一段交往。

在其他名著中,《巴黎聖母院》的吉卜賽女郎愛絲梅拉達天真純潔,軍官、副主教和鐘樓怪人都是她的追求者;《復活》的瑪斯洛娃在去西伯利亞的途中逐步覺醒,有聶赫留朵夫公爵一路相隨,還有一同流放的西蒙斯傾心於她。

請別用“瑪麗蘇”批判《傲慢與偏見》,愉悅、啟迪、教益是真相

“各路高富帥都愛上我”的核心原因是女主角的閃光點和成長性,絕不僅僅是美麗的外表。她們或機智,或善良,或堅強,存在值得被愛的地方,或者正在接受磨鍊,不斷變得更好。如果忽視了這一點,那麼“瑪麗蘇”就成為了一種狹隘的空想,也就是普通人不願意改變現狀,一心只做白日夢的空想。

國內學者在分析張愛玲家族小說時,曾經對於女性成長主題有著精要的概括:

<code>“女性在痛苦閱歷中或瘋狂復仇,
或沉澱經驗歷練生活智慧,
使苦難在一定程度上
成為精神成長的資源。”/<code>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許多女性文學形象歷久彌新,為什麼大家感動於看似差距懸殊的伊麗莎白與達西、簡·愛與羅切斯特、斯嘉麗與白瑞德的愛情,為什麼表面上寫過一遍又一遍的“王子灰姑娘之戀”依然能成為世界文學名著。

具備正確的價值觀和合理的反思,能夠對社會產生積極影響

客觀而言,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閱讀“瑪麗蘇”和“傑克蘇”小說是很好的解壓途徑,這種創作方式並不是一無是處。只要角色有正確的三觀,情節引導正向思考,良性的“瑪麗蘇”也能成為平凡人積極向上的動力。

著有《月亮和六便士》的英國作家毛姆給好書下了這樣一個定義:

<code>使一部作品成為經典名著的,
不是評論家們的交口讚譽、
教授們的闡述研究、
用作學校裡的教科書,
而是使一代又一代的眾多讀者
在閱讀這部作品中得到愉悅,
受到啟迪,深受教益。/<code>

用毛姆所說的“愉悅、啟迪、教益”這三個關鍵詞來看待《傲慢與偏見》,我們會發現這本書在橫向上和縱向上,都確確實實有著深刻的影響力。

  • 橫向影響:階層低不代表“井底之蛙”

擺在伊麗莎白和達西面前的最大難題,就是階層的差異,包括經濟差異和觀念差異。經濟方面,達西家財萬貫,而伊麗莎白出身於鄉紳家庭。觀念方面,伊麗莎白以其敏銳的洞察力、富有主見的看法與落落大方的態度,拉近了兩人精神上的距離。

如果伊麗莎白目光短淺,缺乏獨立自主精神,只是一隻“井底之蛙”,那麼她就無法戰勝橫亙於達西與自己之間的鴻溝。眼界決定境界,作家借用女主角之口,表達了她對固化階層的反抗。

請別用“瑪麗蘇”批判《傲慢與偏見》,愉悅、啟迪、教益是真相

伊麗莎白拒絕了達西的第一次求婚

簡·奧斯汀本身也是英國鄉村的中產階級,她一生未婚,在女性只能待在所處層次而難以打破束縛的背景下,認真地揣摩這方天地,並且挖掘出了“無處不在的日常生活表面現象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

當她筆下的角色們處在較低的階層,想要跨越身份的天塹,他們所採取的方法各有不同。

除了有識之士簡·班內特和伊麗莎白·班內特成功收穫圓滿人生,大家還能看到柯林斯牧師對貴族阿諛奉承以求升職,班內特太太一心想把女兒嫁給有錢人,威克姆誇誇其談一路坑蒙拐騙。

請別用“瑪麗蘇”批判《傲慢與偏見》,愉悅、啟迪、教益是真相

《傲慢與偏見》以戲劇化的轉折和輕鬆詼諧的筆觸,探討了十九世紀有關婦女命運和貧富差距的話題,用誇張的喜劇手法諷刺社會現實,不會讓人覺得心情沉重,又兼具趣味與深度。

  • 縱向影響:時至今日依然適用的愛情、金錢和婚姻觀

小說裡一共有四對年輕夫妻,簡與賓利、伊麗莎白與達西是人人稱羨的兩對神仙眷侶,而莉迪亞與威克姆的婚姻起因於容貌,夏洛特與柯林斯的婚姻起因於錢財。

他們八個人的經歷,放到現代社會中仍然有值得借鑑之處。對於簡·奧斯汀來說,她承認金錢在婚姻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不過,只有金錢沒有愛情的婚姻是萬萬不能的。

請別用“瑪麗蘇”批判《傲慢與偏見》,愉悅、啟迪、教益是真相

一方面,“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小說開頭已經明確表明了財產在男女雙方談婚論嫁時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如夏洛特一般,僅僅把結婚當作一輩子的唯一目標,完全不在乎感情的人,將來也只能過著空洞的夫妻生活。

伊麗莎白與達西,這兩人在世俗眼光中並不是門當戶對的。然而,真正的“門當戶對”需要的是三觀相合、品性正直,而這才是他們心意相通的根本原因。作家寫下了一個美好的童話式結尾,也是嘗試為愛情、金錢和婚姻三者之間的和諧關係提供一種思路。

請別用“瑪麗蘇”批判《傲慢與偏見》,愉悅、啟迪、教益是真相

誠然,故事裡的男女主角兩情相悅,男俊女靚,既有愛情又有金錢,而現實生活裡往往“魚和熊掌不能兼得”。但是,“存在即合理”,《傲慢與偏見》具備了對社會的橫向和縱向影響力,為大家帶來了愉悅、啟迪、教益,這就註定了它的不凡與經典。

結語

18-19世紀,諸如《傲慢與偏見》、《簡·愛》等女性小說首次迎來了大規模關注。書中的人物勇於打破世俗桎梏,追求自由平等,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

對於一本好書,讀者除了讀懂書中的情節和內容,還應該透過書本去解讀當時的社會背景,思考人物曲折起伏的命運,咀嚼那些啟發自身的文字。

《傲慢與偏見》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年代的侷限,所受的爭議也不假,但是其文化內涵同樣需要細細品味。當你愛上了這本書,你會發現所謂的“瑪麗蘇”元素只是外殼,而內核是智慧、成長和高尚的感情。

請別用“瑪麗蘇”批判《傲慢與偏見》,愉悅、啟迪、教益是真相

這裡是東風願卿,一個旅行、文史和愛樂愛好者,願你我都能溫柔地看待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