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曼巴精神:科比自傳》,感受普通人可以借鑑的強者思維

兒子是個籃球迷,他非常看重科比。我找了關於科比的書籍《曼巴精神:科比自傳》來讀,一讀就停不下來了,科比的精神深深打動了我,讓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

我不喜歡追星,所以對明星不太在意。直到讀了《曼巴精神:科比自傳》一書後,改變了我原有的偏見,像科比這樣的拼搏明星值得每一個人去追逐他的思想和精神。


讀《曼巴精神:科比自傳》,感受普通人可以借鑑的強者思維


來看書中他的經典語言:

一、日益精進、成就偉大,這就是我持之以恆的內在渴望,從不需要任何外部力量的刺激。

二、身體某個部位的疼痛,往往來自其他部位的失衡。明白了這一點,就懂得重在治本,而非治標。

三、隨著閱歷增長,我開始意識到:不管怎樣,都會有人喜歡你或不喜歡你,所以要做真實的自己。

四、我喜歡挑戰所有人,讓他們感到不適。感到不適,才會自我省察,進而取得進步。你可以這麼說,我喜歡推動人們去成為最好的自己。

讀《曼巴精神:科比自傳》,感受普通人可以借鑑的強者思維

科比對籃球技藝的研究,是值得每一位普通人借鑑的強者思維。

科比可以成為籃球史上的一代傳奇,一生都在不斷的進步,是建立在他不斷研究對手和思考對策的基礎之上的。

研究對手,拆解自己與對手的經典對決,研究和學習其中的奧秘,有效幫助了科比不斷精進自身的籃球技能,而在分析、研究和拆解的過程中不斷思考應對之策,讓自己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列寧曾經說過:一支軍隊不掌握敵人已經擁有或可能擁有的一切武器、一切鬥爭手段和方法,誰都會認為這種行為是愚蠢的,甚至是犯罪的。

這個道理,對於個人來說,同樣如此。我們只有充分了解了每一個對手的一切,才能在每一場比賽中獲得勝利。

在《曼巴精神:科比自傳》一書中,科比拆解了職業生涯中自己經歷的所有偉大對決,以及在這些對決中秀出的球場“十八般武藝”。科比提及了幾十位著名球星,比如喬丹、艾弗森、詹姆斯等……,對於科比而言,在他的眼中,比較經典的對手都是什麼樣的呢?

一、喬丹

在科比的心中,喬丹一直以來都是自己的偶像。他從進入聯盟那天開始,就一直相信自己能夠超越當時的聯盟第一人喬丹。他不僅自信、孤傲,而且非常勤奮和努力,他對於籃球技藝的孜孜不倦的向上求索,都是源自於以喬丹為榜樣。而當時的喬丹也在科比身上看到了自己年輕時候的影子,而且毫不吝嗇地對科比傾囊傳授。所以我們能看到,科比的打球風格和喬丹很像,都是追求將自己的身體利用到極致。

在《曼巴精神:科比自傳》一書中,科比主要講了98年湖人對陣喬丹所在的芝加哥公牛隊時,自己防守喬丹,暴露出了很多問題,而喬丹的進攻非常完美。這次經歷讓他思考很久,也思考了很多問題,並且及時糾正了自己的姿勢,調整了身體平衡。

在喬丹不斷的影響下,他逐漸明白自己在球隊的使命,球技也越來越精湛。

讀《曼巴精神:科比自傳》,感受普通人可以借鑑的強者思維

他始終知道自己的目標,以及想要實現這些目標,需要付出多少努力。

他對於籃球球技的鑽研和琢磨,與喬丹如出一轍。他投籃很準,所以認為絕殺只是自己的一次投籃而已,沒什麼大不了的,因為如果每天都命中1000次投籃,絕殺是千分之一。他的跳投、步法,很多都是來源於喬丹,這些技巧讓他做出了很多經典的動作,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他的王者之位。

二、艾弗森

艾弗森一直被認為是歷史上最偉大的後衛之一,一米八三的個頭高度,是很難在NBA打出名堂的身高,但出乎意料的是艾弗森卻做到了。

艾弗森和科比都是96年的新秀,同時也是好朋友,也一直是競爭對手。在1999年的時候,兩人之間有過一次刻骨銘心的對抗。科比作為湖人的第二號球星,和艾弗森為核心的76人相遇,當時湖人由科比和奧尼爾組成的OK組合,足以令聯盟的任何球隊聞風喪膽,但是那一晚卻是艾弗森這位孤膽英雄統治了比賽,即使科比發揮很出色,砍下了23分,奧尼爾同樣也是,砍下了23分,但都不及艾弗森,小個頭的艾弗森竟然在科比頭頂狂砍 41分。這件事深深刺激了科比。同樣狼性的他,必然咽不下這口氣,他發誓要成為有史以來最好的防守者之一。

科比通過研究,他發現76人的戰術體系中,艾弗森的個人進攻有低潮和高潮之分,這也能理解,畢竟人都是肉長的,在對抗如此激烈的NBA,全場很少有人能一直保持高潮的狀態。

科比從發現的這個點出發,弄清楚了艾弗森在何時會變得更有侵略性。當他進入個人爆發狀態之後,科比會跟他發生肢體衝突,打亂他的節奏,讓他挫敗。當艾弗森陷入低潮的時候,科比又會創造各種機會讓其接球,這時的他因為前面比較失意,肯定會一意孤行地得分,陷入科比打造的防守陷阱。

讀《曼巴精神:科比自傳》,感受普通人可以借鑑的強者思維

所有人都會感慨遇上科比這樣的對手真的是很可怕的一件事。

科比對對手的研究非常透徹,一切都在他的操控之下。所以在一年後,也就是2000年,科比和艾弗森再次相遇的時候,科比防守艾弗森,竟然讓其在半場一分未得,完成了完美復仇,足見科比對艾弗森的研究和思考對策真正發揮了作用。

三、麥迪

麥迪,一個創造了35秒13分的絕殺記錄的傳奇人物。在2004年12月,火箭主場對馬刺,在最後的35秒,麥迪射中3個三分,一個罰球,成功逆轉比賽,這堪稱NBA有史以來最好的絕殺數據,“35秒13分”也被稱為麥迪時間。

在書中科比說,“喬丹是我的偶像。可是說到心中的神,那當然是麥迪。”雖然嘴上對麥蒂不乏溢美之詞,但對他的研究一點都沒放鬆。

在書中,科比介紹了自己破壞麥蒂比賽節奏的方法。標註他的侵略時刻,然後設法一一扼殺。他弄清楚了做什麼動作,會讓麥蒂不舒服,然後在關鍵的時刻如法炮製。面對快手麥蒂的神技掏球,科比的方法是,時刻控制球和麥蒂保持距離,以免被其偷襲。

科比和麥蒂是從小的好朋友,兩人關係非同一般,而且都是得分後衛。麥蒂更有天賦,但科比更為努力,所以我們看到最後的成就,科比高於麥蒂很多。

讀《曼巴精神:科比自傳》,感受普通人可以借鑑的強者思維

四、詹姆斯

詹姆斯和科比相愛相殺了13年,兩人的性格都屬於那種對籃球很有使命感的球員。他們的職業生涯,都是在為自己的夢想執著奮進,拼搏不已。

同樣的目標,同樣的戰場,自然少不了你爭我鬥。但對於他們個人而言,兩人之間是英雄之間的惺惺相惜。他們更能理解彼此為了目標所付出的一切努力。

雖然詹姆斯比科比高,而且比科比壯,但是科比說自己很享受身體的衝撞,這對他們的交鋒沒有什麼影響。而且詹姆斯在防守自己的時候,習慣用身體直接面對,但這點反倒對他更有利。因為他擅長在身體對抗中獲得轉身空間。

讀《曼巴精神:科比自傳》,感受普通人可以借鑑的強者思維

很欣賞科比在書中特意為詹姆斯寫的一段文字,他說隨著時光流逝,詹姆斯在防守端日漸成熟,這是他期待看到的,作為當家球星,必須擔負起防守對方最佳球員的重大責任。對於詹姆斯,科比有一種常人無法理解的特殊情感,那就是更希望他贏,因為他們是一類人,都是為夢想付出一切的人。

科比對籃球技藝的研究,是普通人可以借鑑的強者思維。想成為高手,擊敗高手,最好的方法是研究他們,科比花了大量的時間、精力和心血,深刻研究了他職業生涯中的各個對手,正是這些研究,讓他取得了一次次勝利。

科比的這種對待籃球事業的執著與鑽研,值得我們每個人深思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如果有科比的這種精神,我們的理想還會實現不了嗎?

《曼巴精神:科比自傳》一書中,科比的這種為了實現理想的死磕精神,激勵了無數人,也告訴了我們一個簡單的道理,世上真的沒有難事,只要你有心,一切皆有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