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群眾在歷史中的作用

歷史是社會的人通過自己的活動創造的。人民群眾是社會中佔大多數的人,承認歷史是人的活動的總和,就自然能夠推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這一結論。能否正確評價人民群眾在歷史中的作用是社會歷史觀的根本問題。

人民群眾在歷史中的作用

人民群眾在歷史中的作用

一、唯心主義英雄史觀

唯心主義英雄史觀認為歷史是由少數英雄豪傑創造的,在深究少數英雄豪傑行為的最後動因時,它們往往歸為精神的、觀念的原因。那這種精神力量來自何處?和唯心主義分為主觀唯心主義和客觀唯心主義一樣,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將唯心主義史觀分為主觀唯心主義的唯意志論和客觀唯心主義的歷史宿命論。

(一)唯意志論

唯意志論者認為,推動英雄豪傑創造歷史的精神力量來源於英雄豪傑本身的思想、情感,根據這個解釋,歷史的發展就是偶然性的了,沒有任何規律可循了。再往深入思考,則必然導致世界是不可認識的結論。

(二)歷史宿命論

這種觀點認為英雄豪傑是天命、天意的代言人,帝王將相自覺或不自覺的在遵循最後的“絕對精神”行事。

無論是哪種,其實都是統治階級對人民群眾的一種洗腦,封建王朝的“天子”、“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無不是為了鞏固剝削階級利益的。剝削階級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大力鼓吹少數英雄人物的作用,貶低從事物質生產活動的廣大人民群眾的作用。在很長時間的歷史時期內,少數統治者主宰了一切,人民群眾發展才能和創造力的條件被剝削階級人為剝奪,剝削制度的延續造成了人與人之間地位的不同、造成了資源調配能力的不同,最終造成了人與人之間差別的鞏固和擴大,但剝削階級卻把這種差別說成是“天意”或者是自然現象,不可謂不無恥。

二、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人民群眾的內涵是固定的,人民群眾指的是代表進步力量的群體,但組成人民群眾的群體卻不一定是固定的,在解放戰爭時期,一切反對發封建主義、帝國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社會集團都屬於人民群眾的範圍;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人民群眾的內涵就是一切贊成、擁護和參與社會主義建設、維護祖國統一和一國兩制的階級、階層和集團。

人民群眾創造了社會賴以存在和發展的物質基礎,在勞動生產實踐中,人民群眾改進生產工具,提高生產力水平,最終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也正是在在物質生產實踐的基礎上形成一定的生產關係既經濟基礎,在這個基礎上,產生同它相適應的上層建築。因此推動社會發展進步的根本力量是物質生產實踐活動,而人民群眾是物質生產實踐活動的主體,所以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人民群眾在歷史中的作用

人民群眾在歷史中的作用

正如毛主席所說:“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