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真情解心結——黃南州紀委監委化解基層信訪積案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書記,今天我們來不再是給你們找麻煩的,是給咱州紀委送錦旗的!”陽光下,“化解矛盾盡職盡責,為民服務嘔心瀝血”十六個金光閃閃的大字在紅色的錦旗上分外耀眼。

“感謝黃南州紀委監委,把我們群眾的疾苦放在心上,打開了我們這麼多年的心結。”黃南藏族自治州尖扎縣坎布拉鎮俄加村四社群眾七旬老人馬某某激動不已。這還要從近期化解的一起信訪案說起。

為修建李家峽水電站,俄加村大部分耕地被國家徵用,四社群眾馬某某等3人對移民項目的後期直補資金髮放存在質疑,認為沒有完全享受到國家相應的惠民政策。為此,馬某某等人多次到省州縣鄉各級政府及移民主管部門反映問題,尤其從2016年始,他們多次舉報項目實施過程中的責任單位、縣政府負責人和村幹部,有關部門先後對此問題核查4次答覆7次,但馬某某等人一直不滿意。這樁13年未能解決的信訪問題,上訪時間長,核查答覆次數多,長期困擾鄉鎮黨委政府,也影響了村內幹群關係和經濟發展。

“對你們給予的答覆我們再沒有任何異議和疑問,非常抱歉多年來的上訪給你們造成了很多麻煩,我們以後再也不會上訪了,一定團結一心辦好村裡的事情。”通過累計36個小時的協調反饋工作,俄加村四社上訪群眾和鎮政府多年的心結終於被打開。

信訪積案向來是基層社會治理的重點難點問題,去年以來,黃南州紀委監委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州紀委監委主要負責同志親自到信訪問題突出的康楊、坎布拉鎮指導解決問題,與鄉鎮黨委政府負責同志座談,同時抽調州縣兩級紀委監委骨幹力量,坐鎮坎布拉鎮,領辦基層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

面對俄加村四社群眾反映的信訪問題這一塊難啃的“硬骨頭”,州紀委副書記、州監委副主任楊本加一行走村入戶訪問群眾、召集鄉(鎮)幹部、村社組織負責人、代表人士、第一書記、上訪群眾分層進行談心談話,追根溯源。在全面瞭解清楚情況後,州紀委監委立即召開了信訪協調會,邀請了縣政府時任分管副縣長和現任聯村領導參加,讓上訪群眾、州、縣、鄉(鎮)幹部坐在一起,把上訪多年的問題擺上桌面,有關負責同志當面向群眾講明縣鄉(鎮)黨委政府政策落實的公正性,澄清群眾心中多年對惠民政策落實方面存在的誤解和質疑。終於,這個跨越了13個年頭的歷史遺留信訪問題徹底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通過此次協調會,化解了多年來村內因上訪問題群眾間產生的不滿、怨恨和矛盾,為村內的團結和發展做了一件大好事!”新任俄加村四社社長馬某某感慨道。

近年來,黃南州紀委監委在多年、多頭舉報和越級上訪、重複上訪問題治理中,切實從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入手,注重克服“以案就案”思維,注重案件背後矛盾問題調處。州紀委監委負責同志帶頭進村接訪,摸民情聽民聲,直通“最後一公里”,幫助群眾把問題解決在“家門口”,併為縣鄉(鎮)幹部做示範、教方法,激勵縣、鄉(鎮)黨委政府和紀檢監察機關擔當作為,以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信訪問題為導向,深入分析原因,精準運用法紀兩把尺子,及時查清事實,做好初信初訪辦理,打牢基層基礎。2019年至今,全州紀檢監察機關共接受信訪舉報262件(次),同比下降9.6%。

“處理信訪問題不僅要‘案結’,更重要的是‘事了’。化解信訪積案,在依法依紀依規解決群眾合理訴求的同時,更要從切實關心群眾利益入手,化解他們心中的怨氣,解開心中的‘疙瘩’。”黃南州紀委監委主要負責同志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