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前,歐美女人為何不敢穿褲子,只能穿裙子

翻開古代史,國內也好,國外也好,女性角色似乎被固定在一個框架內,動彈不得,即她們始終是男性的附庸,是依附於男人而存在的,她們不可以有獨立的思想,不可以有自由行走的權力,他們的存在似乎只有兩個用處,一是用來襯托男性的身份和地位;二是生育的工具,負責傳宗接代。為了這兩個存在的意義,女性備受摧殘,就中國古代歷史上的女性而言,他們從小被教養為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淑女,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而從宋朝開始,女性的枷鎖又直接扣在了女性的身體上,即纏足,這是男權社會的一種病態的審美,女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用布將小腳纏起來,不讓它長大,以達到一種三寸金蓮的美。這不僅滿足了男性對三寸金蓮的幻想,同時束縛住了女人,要知道將腳人為纏成小腳,腳已經變形,走起路來很疼,這在某種程度上限制了女人的人身自由。

9046cd49e53b29f5a00d19bf76213a7c

  而在歐洲,有一個針對女性的折磨比這個裹腳還要嚴重的多,這就是束腰,《亂世佳人》中有一個片段似乎可以稍微說明一下這個問題,斯嘉麗在一次參加宴會之前,化好妝後,讓黑人女僕幫她束腰,沒有最緊只有更緊,為的就是展現纖細的腰身,大家都知道,在穿裙子的時候,如果太緊了,渾身難受,而你刻意的束緊就更加折磨人了,但是《亂世佳人》電視劇中展示出來的束腰與真正的束腰相比只是小巫見大巫,畢竟那是電視,斯嘉麗的扮演者腰身即便很細,也是正常的,所以再怎麼束緊也不會很細,這在一定程度上讓我們覺得束腰也不是特別殘忍的。

  但其實束腰遠比裹腳病態,它真的能讓女人死在束腰上,很多人束腰要穿束腰的工具,即金屬骨架,將人的腰勒住,迫使你收腹挺胸。看起來確實是美了,但是束腰太折騰人了,一方面藉助於金屬骨架勒住人的腰,另一方面也要使勁節食。一般女孩子八九歲就開始束腰,長大後腰身很細,實際上早已經變形,這種變形遠比腳的變形危害大,因為腰以及腰身以上有很多器官,都被壓迫的變形,而且節食太過容易營養不良或者得厭食症,總之,流行束腰的那幾百年裡,很多女性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為的同樣是滿足男性病態的喜好。

42d62e856a5a2b860b1c07333cf33131

  而裙子無疑和束腰更配,穿上裙子顯得女性的腰身更加纖細,彷彿真的一陣風就能吹倒。裙子一直都歐洲女性的的唯一服飾,至少在二十世紀之前,褲子與女性是絕緣的,這不僅僅是一種約定俗成的對女性的要求,更上升到了法律上,如果一個女人穿褲子是會被逮捕的。所以即便有那麼幾個女人對褲子有了嚮往之心,也不能夠真的擁有,《聖經》中明確規定女性不可以穿褲子,不僅僅因為褲子是男性的專利,也是因為男性對女性的一種控制。對男性來說,女孩子負責貌美如花,就應該將腰束成一道閃電,然後穿上美美的裙子,取悅男人,為男人生兒育女,這種觀念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是一種主流思想。

  當時的男人們堅信這樣一個原則,即女人應該遠離戰爭,這對於一般的戰爭來說自然是可以的,女人在家裡帶孩子,男人參與戰爭,但當世界範圍內的大戰開始的時候,全人類都籠罩在戰火中,女人又怎麼能夠躲在家中?尤其是一戰、二戰的時候,很多女人也被動或者自動的加入到戰爭中來,她們也在戰爭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但是女性束腰加長裙的裝扮必然是拖了後腿的,束腰讓人行動不便,裙子則顯得礙手礙腳,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女性的進步,束腰提前退出了歷史的舞臺,而裙子似乎不是短時間內能夠退出的,即便是大戰中有女性的身影,也多半是裙子裝扮。美國曾有一個著名的女軍醫瑪麗·沃克,常年跟隨在軍中,有時候還會擔任情報人員,她就很反感穿裙子,因此工作的時候會穿上褲子,這在十九世紀末期就屬於驚世駭俗,最開始也受到了很多的阻礙,但是鑑於她在工作中的出色表現,以及穿裙子確實在不利於她工作,於是她在工作的時候大部分時候就穿著裙子,但是這並不代表著褲子就對女性開放了。瑪麗·沃克僅僅是特列,沒有幾個女人敢於挑戰世俗。

  但後來一戰、二戰爆發了,尤其是二戰的爆發,越來越多的女性加入到戰爭中來,她們雖然大部分人都還是穿著裙裝,但是已經開始有一小部分女性也開始穿褲子,持續不斷的戰爭,改變了世界的格局,也悄悄改變著女性,人們對於女性的穿著態度開始走向緩和,即便是在戰爭中出現穿褲子的女性也並不會強加制止,這更加鼓舞了女性,也讓女性找到了自己的價值。

  二戰結束後,人們發現再想繼續約束女性穿衣已經變得不再那麼容易,女性的覺悟已經甦醒,她們開始大量參與到各種工作中,穿著褲子做她們想做的事,而男性對這種變化所持的態度也並不如從前那麼嚴苛。歷史的進步往往就是如此,只要邁出了一小步,後面就會是一大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