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望成功卻不知如何行動,學會這項高級能力,讓成功變得有跡可循

職場面試的時候,面試官都很愛會問我們一個問題:“你的職業規劃是什麼?”有的人回答得頭頭是道,有的人卻回答得模模糊糊,因為他們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職業規劃到底是什麼,更確切地說他們不知道規劃到底該怎麼做。

看過電影《肖申克的救贖》的人都知道,安迪是一個規劃力極強的人。他對越獄規劃得可謂是縝密。當他發現監獄的牆容易挖通之後,便向瑞德購買了畫報和石錘。石錘挖牆畫報掩藏,挖出來的土悄悄灑在操場,一本聖經就成了石錘的藏身所。安迪知道出去之後需要資金,在幫監獄長處理財務時就製造出了虛擬人物以便自己頂替。就連逃獄時的雷鳴都成了安迪砸下水道時的掩護。可以說安迪的強大的規劃力讓他的越獄成功了一半。

渴望成功卻不知如何行動,學會這項高級能力,讓成功變得有跡可循

其實回顧大人物的成功軌跡,你會發現他們成功的背後都離不開自身強大的規劃力。他們知道如何規劃自己的行動才能讓夢想得以實現,無論是職業還是人生,他們都能熟練運用規劃力讓一切事半功倍。就像安迪用19年就完成了別人眼裡一輩子也不能完成的越獄一樣。

規劃力有的人強有的人弱,即使規劃力弱也不用懊惱,因為規劃力是可以培養提高的,日本作家齋藤孝的《規劃力》一書就提供了規劃力的提升之道。

渴望成功卻不知如何行動,學會這項高級能力,讓成功變得有跡可循

在《規劃力》一書中,齋藤孝先生講述了有關規劃力的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成功人物是如何運用和提高規劃力,第二部分是規劃力的實質和作用,第三部分是如何鍛鍊提高規劃力。在看完《規劃力》這本書後,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以下三點內容。

高手活用規劃力,講究效率和追求卓越

真正一流的高手懂得如何活用規劃力。 他們知道如何使用規劃力讓自己的效率變得更高,以追求更加卓越的結果。

就拿寫作這件事情來說,寫作高手知道先列大綱,確定主題和方向,然後再根據主題尋找相關的素材,最後整理成一篇完整的文章。這就是寫作高手在寫作這件事情上的規劃力。

渴望成功卻不知如何行動,學會這項高級能力,讓成功變得有跡可循

寫作新手則容易忽略掉大綱的重要性,他們往往確定了一個主題就開始瘋狂地找素材。把大部分時間花在找素材上,結果寫的時候發現能用上的素材寥寥無幾,加上沒有大綱的引導想到哪寫到哪,寫出來的東西自然是顯得更凌亂。這也是新手在寫作上規劃力弱的表現。

你可能想知道什麼樣的規劃力才算是高手級的呢?其實好的規劃力都有這幾大特點。

1.有清晰明確的目標

企業家博恩•崔西說:“要達到偉大的成就,最重要的秘訣在於確定你的目標,然後開始幹,採取行動,朝著目標前進。”有了一個明確的目標,才會有之後一系列的行動規劃,所以好的規劃力首先有明確的目標,而且這個目標是能引發你動力的。

渴望成功卻不知如何行動,學會這項高級能力,讓成功變得有跡可循

2.分得清主次能組合排序

有了明確的目標後,會規劃出一系列的行動,先做什麼後做什麼才能更有效率,這都是考驗規劃力的因素。好的規劃力必須能把握大局,從大局出發分清主次,把行動按照重要性重新排序實行。

3.圍繞目標行動不做無用功

目標有了行動也有了,問題是很多人會在行動中迷失目標,做著做著就偏離了方向,開始做一些和實現目標無關的事情。所以好的規劃力還少不了對過程的把控,從而讓行動緊緊圍繞目標,減少無用功。

渴望成功卻不知如何行動,學會這項高級能力,讓成功變得有跡可循

4.面對意外有足夠的靈活性

都是計劃趕不上變化,即使規劃得再好,在實行過程中總會遇到各種意外。應對意外普通人可能會為之方寸大亂,但是擁有好的規劃力的人卻能從容應對,因為他們在最初規劃時就為意外留出了空間,能夠靈活地處理意外而不影響大體規劃。

提高規劃力要學會兩種思維

1.規劃思維

想要提高規劃力,首先要學會用用“規劃思維”觀察事物考慮問題在觀察的時候不僅看到事物的表面,更應該看到事物背後的規劃流程。

為什麼很多人在沒做之前覺得自己會很喜歡這份工作,真正做了之後卻發現自己不喜歡。很多時候就是因為沒有用規劃思維去觀察這份職業。

渴望成功卻不知如何行動,學會這項高級能力,讓成功變得有跡可循

比如很多人羨慕旅遊博主每天到處旅遊吃吃喝喝就能賺錢,卻不知道旅遊博主背後為了旅遊所做的繁瑣的規劃,這些規劃包括了旅行路上的衣食住行,還要應對天氣等不可控的意外。旅行路上的大小事都需要提前做出規劃,準備好應對的措施。知道了背後的辛苦大概很多人會不羨慕了。

當你開始使用規劃思維觀察周邊的事物時,這就意味著你需要透視成品背後的步驟過程。你需要看到的不僅僅是表面的成果,更要看到別人在製作這個成果時背後做了哪些規劃。

2.內化思維

學會用規劃思維觀察事物之後,你還要學會的是“內化思維。”也就是把觀察到的背後規劃整內化為適用自己的規劃流程。

在這個內化的過程中,你需要吸收觀察到的厲害規劃理念記錄下來,結合自己自身的特點適當調整,變成一種可以套用的規劃思路。

渴望成功卻不知如何行動,學會這項高級能力,讓成功變得有跡可循

比如一個人學英語學得很好,那麼當他需要學習別的語言時,就可以把學習英語的學習規劃思路加以調整,做出適合別的語言的學習規劃。因為規劃的思路是共通的。

在《規劃力》書中,作者提出了這樣一個觀點:每個人在自己擅長的領域都有很好的規劃力,想要讓規劃力技術化就需要激發自己的內在規劃力,

擅長領域的規劃力加以調整,用到自己不擅長規劃的領域中。反覆練習直至融會貫通,理解規劃的真正含義。

規劃力的根本在於知道自己行動的意義

無論是觀察吸收別人的規劃還是激發自己內在的規劃力,都需要先明白一件事—規劃力的根本是什麼。規劃力的根本其實就是能知道自己行動的意義,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以及為了什麼。作家諾曼·文森特·皮爾曾說:“所有成功人士都有目標。如果一個人不知道他想去哪裡,不知道他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想做什麼樣的事,他就不會成功。”這句話也就是很多人的之所以失敗的原因。

渴望成功卻不知如何行動,學會這項高級能力,讓成功變得有跡可循

很多人覺得自己已經足夠努力了,每天都忙個不停甚至休息娛樂的時間都沒有,可是最後的結果卻總是事與願違。其實很可能就是沒有規劃好的原因。從一開始就沒有明確的目標,之後雖然忙卻是低效的努力。就是拉磨的驢一樣,很累很累卻只是一直在原地打轉。

日本有一部紀錄片《窮忙族》很好地反映了規劃力的問題。在影片中的這些窮忙族們每天做著超時的工作,累到根本沒有時間去為自己的生活做長遠規劃。他們很忙而這份忙碌卻不能為他們帶來什麼變化,因為他們只是在忙碌中機械重複,沒有屬於自己的工作規劃和生活規劃,雖然忙但還是窮。

渴望成功卻不知如何行動,學會這項高級能力,讓成功變得有跡可循

所以當你覺得付出很多但是卻收效甚微時,不妨學會用規劃力反思自己的行動。看看自己之前的行動都是為了什麼,是真的圍繞目標努力還是偏離目標做了無用功,好好想想自己是否有明確的目標,認識到自己行動的意義,如此才能從根本上破解努力了卻無法成功的困局了。

當然,作家齋藤孝在《規劃力》書中還提及了鍛鍊提升規劃力的各種小的實操技巧,此處就不一一提及。看完《規劃力》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受是,規劃力雖然不能讓人快速成功,但是卻讓人少走一些彎路。它就像是武林絕學裡的心法一般,一開始練習時平平無奇,當你不斷練習後就會擁有威力巨大的內功,無論外界如何變化,你都能從容應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