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糾結買“寶寶”?這23只七日年化超5%貨基早該關注了

近日,在新冠疫情和油價暴跌的雙重衝擊下,全球股市創下季度最差,國內貨幣基金的收益率也不斷下行。人們驚然發現,可愛的“寶寶”類基金也跌破2%了。“苦日子”已經來臨,但《電鰻快報》認為,在當下與其糾結買“寶寶”,還不如看看這23只七日年化收益率超5%的貨幣基金。

《電鰻快報》根據支付寶數據顯示,4月6日,天弘餘額寶貨幣市場基金7日年化收益率為1.9780%,自2013年5月29日成立以來首次跌破2%;隨後幾天,該“寶”基金收益率繼續走低,4月7日至10日,7日年化收益率分別為1.9670%、1.9530%、1.9320%、1.9100%。對此,天弘基金方面強調,為確保產品的安全性,天弘對餘額寶的各項風控指標要求都要遠遠高於一般的貨幣基金產品,因此,天弘餘額寶的收益也會跟隨市場而下行。餘額寶基金經理王登峰表示,天弘餘額寶的操作以短久期策略為主,始終將風險控制放在第一位,不比收益,不拼規模,穩健理財,故而,不會採用槓桿策略進行套息,確保產品安全、穩健運行。

以餘額寶為代表的“寶寶”類軍團,背後是各家基金公司所管理的貨幣基金,互聯網貨基軍團即便現在受到每日快速取現一萬元等限制,但在銷售端已經深入人心。投資者把錢投到“寶寶”裡,省心放心。但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4月,“寶寶類”理財產品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逐月降低,1月份的平均收益率為2.62%,而4月份目前的平均收益率已低至2.02%。

不到2%的收益,投資者還要配置“寶寶”嗎?

《電鰻快報》認為,“苦日子”已經來了,降低收益預期成為投資者當下必須要面對的事。如果從保值的角度看,“寶寶”類基金的優勢還是難以替代的,比如兼有轉賬、還款、繳費、購物等功能。但如果追求稍高一點收益的話,不妨將目光放開一點,不侷限在“寶寶”類基金上。

據同花順iFinD最新統計,截至4月12日,729只貨幣基金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為2.1102%,整體高於“寶寶”類基金。其中,41只貨幣基金7日年化收益率超過3%,更是有23只基金7日年化收益率超過5%。

閒話少說,直接上表,讓大家一睹為快:

具體來看,工銀60天理財債券B截至4月12日每萬份收益為2.1450元,7日年化收益率為12.1310%,14日年化收益為7.77%,28日年化收益率為5.63%。現任基金經理是谷衡,為天天基金網三星級基金經理,累計任職時間7年又152天,現任基金資產規模1241.84億(11只基金)

這隻走勢最好的基金收益率走勢圖如下:

工銀60天理財債券基金在4月8日披露的2019年年報中稱,“回顧2019年,本基金通過對客戶需求以及對於宏觀經濟和貨幣市場的判斷,在充分考慮到客戶在月末和季末的流動性要求之後,在久期上調整較為靈活,以在利率波動週期中為客戶獲取更多的超額收益,並且通過對存款和債券配置的時點安排,不斷地增厚組合收益率,並維持了一定槓桿水平,準備了充分的現金流來應對各關鍵時點的資金波動。”

展望2020年,該基金稱,經濟面臨一定的下行壓力,預計上半年CPI仍將維持在較高水平,下半年回落速度加快,油價大幅下跌、歐美需求停擺造成PPI通縮的壓力。貨幣政策將更加靈活適度,降息、降準均有空間,貨幣市場利率將在較長時間內維持低位。

業內人士稱,在疫情後的配置上,還有不少比“寶寶”類基金收益更高的貨幣基金和理財產品,配置同樣靠譜。比如,現在各大商業銀行都有各自主打的低風險理財產品,目前的年化收益率普遍在3%左右。再比如為期數個月、年化收益率在3.5%左右的理財產品,也有為期3-5年、收益率在4%以上的產品。

“資產鎖定好幾年,雖然目前只有3%-4%的年化收益率,但如果將來利率持續走低,那麼這份‘鎖死’的收益率就會顯得彌足珍貴了。”業內人士稱。

本文源自電鰻快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