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黃多多健身上熱搜:實名羨慕那些在尊重中長大的孩子

近來,黃磊的女兒因為一條健身視頻又出現在了熱搜上。


14歲黃多多健身上熱搜:實名羨慕那些在尊重中長大的孩子


14歲黃多多健身上熱搜:實名羨慕那些在尊重中長大的孩子

視頻中,多多在瑜伽墊上做著運動,動作標準,大汗淋漓。

許多網友評論道:

“手中的奶茶突然就不香了。”

“多多十四歲就開始健身,真的太優秀了。”

還有一些人表示羨慕她的父母,可以尊重她的選擇,放手讓她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


14歲黃多多健身上熱搜:實名羨慕那些在尊重中長大的孩子

這個小姑娘在父母的支持與培養下越來越優秀,讓我不禁感嘆:在一個受到尊重的環境中長大,究竟可以有多舒服!

似乎從小到大,多多就一直是所謂的“別人家的孩子”。

7歲時,用英文寫劇本,曾經還因為用全英文寫作在網上引起轟動。

8歲時,就相繼翻譯出版了三部英文小說。


14歲黃多多健身上熱搜:實名羨慕那些在尊重中長大的孩子


10歲時,開始給《小王子》、《圓夢巨人》、《冰川時代2》等多部英文動畫電影配音,用英文和大導演斯皮爾伯格同臺交流,並且毫無障礙。


14歲黃多多健身上熱搜:實名羨慕那些在尊重中長大的孩子


14歲黃多多健身上熱搜:實名羨慕那些在尊重中長大的孩子


11歲時,和妹妹一起登上國際T臺走秀,姿態落落大方,自信陽光。


14歲黃多多健身上熱搜:實名羨慕那些在尊重中長大的孩子

12歲時,在老師的指導下,獨立設計並製作禮服,並用英文講解自己的構思。


14歲黃多多健身上熱搜:實名羨慕那些在尊重中長大的孩子


2018年,出演著名話劇導演賴聲川的《水中之書》的女主角,和何炅搭戲,感動到了臺下的觀眾。


14歲黃多多健身上熱搜:實名羨慕那些在尊重中長大的孩子


13歲,這個一練琴就哭的小姑娘,和呂思清的兒子在2019年新加坡國際西洋樂大賽(中國選拔賽)中包攬了鋼琴獨奏、鋼琴四手聯彈、小提琴獨奏一共五個一等獎。


14歲黃多多健身上熱搜:實名羨慕那些在尊重中長大的孩子


除了這些,她會陪著妹妹一起彈鋼琴、玩拼圖、做模型,甚至會下廚烘焙做甜點。


14歲黃多多健身上熱搜:實名羨慕那些在尊重中長大的孩子


14歲黃多多健身上熱搜:實名羨慕那些在尊重中長大的孩子

黃磊夫婦鼓勵她多看課外書,多多從小時候開始,抱著一本書就可以看上一整天。


14歲黃多多健身上熱搜:實名羨慕那些在尊重中長大的孩子

這些優秀的成績背後,固然離不開多多自己的努力,但更重要的,是她有著一個寬鬆的環境,有著尊重自己想法的父母。

9歲時,多多想要打耳洞,孫莉不僅親自陪著,還特地發微博:“小姑娘,恭喜你啊,為你的勇氣點贊”

還因為染髮上過熱搜。


14歲黃多多健身上熱搜:實名羨慕那些在尊重中長大的孩子


14歲黃多多健身上熱搜:實名羨慕那些在尊重中長大的孩子

這些行為在父母眼裡恐怕是絕對不能做的事情,可是多多的父母不僅沒有反對,甚至陪著她一起進行。

在日常生活裡,黃磊也和多多用成人的方式相處,和她平等的對話,從不擺家長的架子。

在《爸爸去哪兒》中,有人送給多多一條小狗,貝兒想要和小狗玩兒,黃磊並沒有直接答應,而是對貝兒說:“狗是多多姐姐的,你應該去問多多。”


14歲黃多多健身上熱搜:實名羨慕那些在尊重中長大的孩子

因為在黃磊看來,多多是獨立的個體。她可以、也應該有自己的想法。我們需要尊重孩子,讓他們按照自己的方式長大。

還有森碟,那個在綜藝節目裡“風一樣的女子”。

自從《爸爸去哪兒》結束後,森碟就似乎消失在人們的視野裡。

儘管森碟在綜藝中的人氣很高,可田亮兩口子並沒有讓孩子走演藝圈這條路,也沒有讓孩子“子承父業”去學跳水。

森碟小的時候,有一位跳水教練覺得她很有天賦,就希望田亮可以從中做工作,將女兒送去學跳水。

可是田亮並沒有直接答應,而是詢問了女兒的意見。之後森碟並沒有同意,因為她不是特別喜歡,玩可以,訓練不行。

於是田亮夫妻倆也就沒有再堅持,而是尊重孩子的選擇。

森碟喜歡打網球,一有時間就去練習,為此經常把腳都磨破了。可是田亮雖然心疼,也沒有阻止。


14歲黃多多健身上熱搜:實名羨慕那些在尊重中長大的孩子

在他們看來,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應該有屬於自己的人生,所以他們讓森碟迴歸到原來的成長軌跡,按照自己的意願去長大。


著名企業家吳曉波從小就喜歡問女兒一個問題:你以後喜歡幹什麼?

遊戲機收銀員、寵物醫生、文化創意、花藝師、家庭主婦……

在不同的年紀和場景下,女兒總是能給出不同的答案,吳曉波從來沒有說過哪些是不務正業,而是一笑而過。

不論做什麼,都是自己的選擇;不論什麼結果,都是自己曾經拼盡全力去為之奮鬥的。

而父母,不要總覺得孩子的想法都是錯的,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要求他們必須按照大人的規劃前行。

父母要做的,就是尊重孩子的選擇,把他們往更好的、健康的方向去引導就夠了。

紀伯倫曾說:“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他們經你而生,但並非出自與你。”

之前和家人一起追《小歡喜》,對英子差點跳海那一幕記憶深刻。

劇中陶虹飾演的單親媽媽,就用極其嚴苛的標準要求自己的女兒,希望女兒可以按照自己的 “計劃”走每一步。

可最後的結果是,彼此都崩潰,英子離家出走,得了抑鬱症。

其實,每個孩子應該長成什麼樣,要由他們自己來決定。

記得之前在書上看到這麼一句話:“教育的本質不是把孩子修剪成我們想要的樣子,而是把他們引導成他們想成為的樣子。”

他們是一個個體,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秘密,有自己想要走的路,有自己想要成為的人。

而我們所謂的尊重孩子,不是放養,不是隨其所欲,不是讓孩子主導一切。

而是在尊重的前提下,讓孩子能夠有更廣闊的世界、更多樣的可能去選擇,去成長。

孩子不是千篇一律的,更不是流水線上出來的擁有統一標準的產品,尊重孩子,讓他們做出自己的選擇,才能擁有真正的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