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發錢了!你沒窮過可能不懂,3個月沒收入的人到底有多掙扎

該發錢了!你沒窮過可能不懂,3個月沒收入的人到底有多掙扎

上個星期公佈的一季度經濟數據,比大家預期的還要差,同比下滑6.8%,絕對值下降6929億,這個規模相當於大連或唐山全年 GDP,如果這場疫情繼續下去,今年很可能是1976年以來的最低增長率。

老實說,大家都有點擔心。但是要說現在最讓人傷腦筋的一群人,還是那些幾個月沒有收入的人,如果還欠下他們的錢,那心裡真的很崩潰。

一位江西男子前陣失火。騎摩托車上高速公路時,他不想被警察叔叔攔住,他說自己要趕時間,沒辦法,兩個月沒有收入,飯都吃不起了

該發錢了!你沒窮過可能不懂,3個月沒收入的人到底有多掙扎

說話的時候,那個大塊頭竟然坐在地上哭泣!

怎麼會這麼委屈?

這個小夥是個健身教練,平時工作一個月就能掙三四千塊,想買輛摩托車,攢的錢還不夠,就得貸款,誰承想還不到三個月,收入突然縮水,貸款還不上,只好賣車,可又怎麼交貨呢?後勤沒有恢復過來,他只好自己騎著自行車經過,被警察叔叔抓了一下,心裡積壓了很長時間的鬱悶在此時憋不住。

該發錢了!你沒窮過可能不懂,3個月沒收入的人到底有多掙扎

莆田也有一個小夥,沒錢沒收入,餓急了就去超市偷幾包粉皮,被人抓住了,被抓後跪在地上求饒,不停的哭,很多人看了都覺得很傷心。

誠然,更多人還不甘落後,最差勁的啃老,靠家裡人的幫助還能撐得住,但由此帶來的屈辱感卻無法避免。

該發錢了!你沒窮過可能不懂,3個月沒收入的人到底有多掙扎

有的人不能動彈,罵得滿頭大汗,懷疑人生:

該發錢了!你沒窮過可能不懂,3個月沒收入的人到底有多掙扎

憤憤不平,恨不得尋死;

當然,也有一些人走了極端:

在四川南充,屈女士帶著小寶寶離開了家,然後又失聯了。監視錄像顯示,母女兩人都戴著面罩,7歲的女兒高興地蹦出小區大門,母親緊隨其後。母親和女兒的手機信號在嘉陵江邊消失了,幾天後,有人將他們的遺體從嘉陵河下游打撈出來,發現母女倆的遺體被緊緊地綁在一起。

無家可歸,沒有收入,還要償還貸款,帶著女兒,壓力很大,有過抑鬱的經歷,可能她因此選擇輕生…

該發錢了!你沒窮過可能不懂,3個月沒收入的人到底有多掙扎

實話實說,進入2020年,許多人的收入都下降了。

據智聯招聘的數據顯示,不能按時支付工資,工資縮水,裁員,縮招,倒閉等情況佔了七成。

眾所周知,企業遭遇危機時都在計算現金流,比如最早跳出來抱怨的西貝,就說自己的現金還不夠三個月的工資,其實家庭和個人也是如此,現在都到了算現金流的時候了,如果沒有收入,你能撐多久?

若放在以前,只需降低生活成本還是可以多負擔的,但現在想要降低生活費用就太難了。

cpi第一季度上漲了6.2%,去年同期為2.8%,一般情況下超過3%是很需要警惕的。

從終端來看,各種東西的價格上漲不少,豬肉上漲了122%,很多家庭都在默默地減少肉食,米價也在上漲,看看金健米業瘋狂的股價,各種蔬菜也都處於歷史高位,如今可以說“菜場自由”的人,經濟狀況非常不俗。

許多年輕的人,也許早就體會到了生活的不易,而此時,他們所感受的是殘酷。

該發錢了!你沒窮過可能不懂,3個月沒收入的人到底有多掙扎

財大氣粗說沒就沒,老公去超市買饅頭都捨不得,生小孩坐月子也很難。

大部分人之所以能夠堅持下來,是因為有收入或有儲蓄,報復性消費不確定,但是報復性儲蓄出現了,第一季度存款增加了6.47萬億,也就是說每天都有700億的錢流入銀行。去年同期增長6.5%。

這一數字似乎並不少,但卻是一個被平均的數字,要知道,世界上最富有的1%的人擁有的財富比其他99%的人總和還要多。

因此,以下兩項數據值得關注:

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8561元,實際下降3.9%,每月平均下降2850元;

另外一項數據更為真實,人均可支配收入為7109元,每月2370元,也就是說,達到這個數字,你就超過了一半的國人,如果在稍大一點的城市裡打拼,靠這份收入還真有點難。

但是大部分人都有債務。

按揭是許多家庭如今無法觸及,繞不開的話題,收入沒有了,按揭還在,各自悲催。

去年年底,居民的槓桿率已達55.8%,2019年,房貸餘額已達30萬億,眾多家庭每月都要揹負數千甚至數萬元的月供,妥妥的月光下,一遇風吹草動,現金流就斷了,之前還可以勉勵維持,但這一切都被疫情打破了:

該發錢了!你沒窮過可能不懂,3個月沒收入的人到底有多掙扎

"一場疫情,使我家陷入經濟危機。通過自己的努力,我們買了房子,結婚了,孩子也上了幼兒園,日子一天天朝著理想狀態發展。有計劃趕不上變化,有工作沒了,有銀行貸款沒辦法還,要哭要哭…

通過信息可以看出,處於同樣處境的人並不多。

●@《荊棘花》:“我做外貿,已經失業了,沒老公了,養兒防老,熬過來。”

●@“方求生”:“和你的情況一樣,還能怎麼樣,信用卡還不上,就只能徵信吧,房貸還不了,還不如找個工作還房貸。真的還不上,就那樣,本來什麼都沒有了,大不了再來一次。”

該發錢了!你沒窮過可能不懂,3個月沒收入的人到底有多掙扎

一些人在年前辭職,原本信心十足,結果幾百份簡歷都沒收到一個電話,再加上房貸,難上加難,越來越難。

許多人都不明白,說才幾個月,為什麼還有很多人一點錢都沒有?事實上這裡面有很深的誤解,要知道40%的人是沒有存款的,沒有月光族的瀟灑,是真的沒有存款,收入沒有增長,硬性支出在增加,所以大家越來越多地開始記賬,一些人的賬單,隔著屏幕就能感覺到一種嘆息。

該發錢了!你沒窮過可能不懂,3個月沒收入的人到底有多掙扎

在這個時候,許多機構都有機會發財,你缺錢,好吧!我會把錢借給你。

各式各樣的分期,信用貸現在瘋狂攬客,每個月都有不少公司投放廣告額度超過千萬。

"算一算,你們能貸多少?"

這些彈窗廣告內容不知不覺地佔據了我們的屏幕。

儘管像400%這樣的超高利貸少得可憐,但這類平臺的利息卻相當可觀,偽裝成各種手續費支出,算下來15%的年息也算厚道,許多人不會算賬,財務狀況日益惡化。

雖然官方數據尚未公佈,但從銀行的角度可以感覺到這種趨勢。

在這兩個月裡,每天都有許多銀行收到信用卡延期申請,大量的用戶說他們還沒錢。原因還是寫得比一個慘,沒有工作,收入少了90%,有些中小企業老闆寫得更直接,“企業破產了,信用卡還不上”。

幾乎所有銀行都採取了各種緊縮措施,各種各樣的信用卡社區,到處都在抱怨被降價,5萬變1000,10萬變直接0變0的比比皆是。

該發錢了!你沒窮過可能不懂,3個月沒收入的人到底有多掙扎

毋庸置疑,中低收入人群是此次疫情的最大受害者。

在中國,有超過2億“靈活就業”人員,他們有彈性的收入,工作之後才有錢花,而近幾個月很多人的收入是零。

一位四川的出租車司機曬出了自己的月收入,在3月初7天只有239元,最高的一天是55元,甚至連油錢都不夠:

該發錢了!你沒窮過可能不懂,3個月沒收入的人到底有多掙扎

至於那些小老闆,還要付房租,經濟狀況更糟了。

該發錢了!你沒窮過可能不懂,3個月沒收入的人到底有多掙扎

前期,我們的政策是保企業,特別是保解決了50%的就業問題的中小企業,但時間到了四月底,就應該像救中小企業一樣,救中低收入群體!

目前的好現象是許多地方都在發放消費券,方案不同,有些要搶,用得多,要用現金,但這一政策的出發點是促進消費,對中低收入者的幫助有限,為什麼?

因為他們到達了緊急時刻。

西南財經大學的甘犁教授小組一直在調查家庭財務,他們在前不久做了一份報告,但結論並不樂觀,因為有很大一部分家庭因為疾病爆發而支出緊張,預計收入下降。

大多數家庭的儲蓄在失去收入後只能支撐3個月。

該發錢了!你沒窮過可能不懂,3個月沒收入的人到底有多掙扎

算算看,現在這些家庭都在為入不敷出操碎心,除了向全體居民發放消費券,是時候給這些中低收入家庭發錢了!

與消費券相比,現金更適合他們,以下幾種類型值得關注:

工作人員1人,年收入低於6萬元的家庭;工作人員2人,家庭年收入低於12萬元;

::老年人養老補貼;

(3)提供教育補助,16歲以下兒童和16歲以上青少年仍在接受全日制教育;

(四)沒有納入政府正式保障體系範圍的低保和特殊困難家庭;

對中低收入家庭的租金、房貸給予一次性補貼。

許多人痛恨美國,但是每一次美國遭遇危機後的“爬坑經歷”還是值得效仿的,除了大量印鈔讓其他國家背井離鄉,每次他們用的一招還有給居民發錢。

在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滅時,美國對居民實行現金補貼政策,補貼規模相當於 GDP的0.4%,使總消費量增加0.8%,2008年達到1.3%,效果也很好。

本年度,更是開啟了“直升飛機式的“撒錢”模式,2萬億美元的經濟刺激計劃中,有5600億美元的家庭或個人現金補貼,相當於 GDP的2.9%,力度前所未有。

2018年我國 GDP接近100萬億,有學者估算,如果將0.75%的 GDP直接補貼給居民,讓收入家庭的收入超過60%,直接刺激消費, GDP就會增長1%。

儘管算下來,補貼家庭平均能得到2300多元,這些錢可以用來交孩子的學費,用來給老人買藥,可以付一、兩個月的房租,可以吃一頓飯加一頓菜,但毫無疑問的是,這將使他們對未來更加充滿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