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背圖》:歷史究竟遵循什麼規律運轉?

第一象:甲子,乾下乾上 乾

《推背圖》:歷史究竟遵循什麼規律運轉?

讖曰:

茫茫天地,不知所止。

日月循環,週而復始。

頌曰:

自從盤古迄希夷,

虎鬥龍爭事正奇。

悟得循環真諦在,

試於唐後論元機。

金聖嘆註解:

此象古今治亂相因,如日月往來,陰陽遞嬗,即孔子百世可知之意,紅者為日,白者為月,有日月而後晝夜成,有晝夜而後寒暑判,有寒暑而後歷數定,有歷數而後系統分,有系統而後興亡見。

這是《推背圖》的第一象,總說歷史本質。

先來看圖。圖中有兩個圈,相互套在一起,左邊圈內寫著一個“白”字,右邊圈內寫著一個“紅”字。

很明顯,白的就是月亮,紅的就是太陽,月亮為陰,太陽為陽。它們不分彼此地套在一起,說明歷史是由陰陽兩種力量相互作用、相互轉化而成的結果,從陰陽中可以得見歷史趨勢、歷史興亡和歷史本質。

讖語說:“茫茫天地,不知所止。”這就是說宇宙(包括時間和空間)是無窮無盡的,那這是說宇宙是沒有規律可循的嗎?不是,“日月循環,週而復始”,宇宙的規律(“道”)就像日月循環一樣,週而復始,也就是陰陽相互循環、相互作用、相互轉化。這讓我想到兩句話句話:“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和“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因為歷史根本就是一個盛衰相互更替的現象,是有規律的。

再看頌詩:“自從盤古迄希夷,虎鬥龍爭事正奇。悟得循環真諦在,試於唐後論元機。”自從有了天地以來,這個世界就充滿了神奇的事,人是神奇的,歷史也是神奇的。這神奇的歷史中,有一個真諦,就是“循環”,根據這個循環,可以知道唐朝以後的歷史趨勢。

這裡的“循環”,不是簡單的重複,“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但就像世界上沒有兩片葉子是完全相同的一樣,歷史也不可能完完全全地重演。那“循環”的真正意思是什麼呢?它不是現象的循環,而是本質的循環,也就是陰陽的循環。

《推背圖》:歷史究竟遵循什麼規律運轉?

這一象的卦是乾卦,乾上乾下,乾為天

很好理解,因為乾卦也是《易經》的第一卦,象徵著萬物的開始。《易經》中說:

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

所以,乾卦不僅是萬物的開始,而且象徵著天,所謂“乾為天”。天的特性是什麼?剛健。“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天是最剛強的事物,而歷史,就有這個特性,客觀而剛健。

而且天上的太陽,早上升起,就是陽在增長、陰在消退的時候,到了正午,陽長到最旺盛、陰退到最弱小的時候,然後陽開始消退,陰開始增長,直到晚上。而歷史的興亡更替也有這個特性。所以,把歷史比作天,是再適合不過了。

《推背圖》:歷史究竟遵循什麼規律運轉?

而且,乾卦的內容也可以代表歷史的本質。從初九的“潛龍勿用”(陽在下也)到上九的“亢龍有悔”(盈不可久也),就是一個陽慢慢增長,最後又慢慢消退的過程。所以乾卦的六爻說明了虛長盈消、盛極必衰的道理,這和前面所言是一樣的,這正是歷史的本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