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是“搶人”復工 更為疫情後人才戰搶佔先機

人才,向來是發展的主體與動力。新冠肺炎疫情下,繼“搶人”復工後,東莞高質量引才留才,為人才提供就業創業支持力度再次加大。

《東莞市人民政府關於堅持和完善民生保障機制建設高水平小康社會的實施意見》(簡稱一號文)中提出,今年要高質量提供就業創業支持。人社局將從穩企穩崗穩就業,促進重點群體就業,鼓勵創業帶動就業,提升就業服務水平,打造“技能人才之都”五大方面持續發力,保持就業形勢長期穩定、推動各類群體實現高質量就業,全力打造“技能人才之都”,廣聚天下英才。

在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的重要時刻,東莞打出人才系列組合拳,開始為疫情後時代謀求先機。

新增

全年實現城鎮就業超8.8萬人

東莞企業基本都已復工,然而疫情之下的招工難確實成為企業當前面臨的一道難題。為了幫助企業招到工,招好工,東莞人社局“費盡心思”:帶著企業到省外招聘,多個網絡平臺發佈用工信息,在企業和勞務派遣公司之間牽線搭橋,集中式開展線下招聘。

在疫情防控、復工復產的關鍵階段,除了幫助企業招人用人之外,東莞今年將進一步促進更充分更高質量就業。今年的市政府“一號文”,對民生工作作出了系列部署;就業幫助脫貧,社保是託底保障,技能培訓實現更好發展。東莞人社局將聚焦群眾關切,在就業、社保、技能培訓等人社工作彰顯高水平、高質量。

在4月14日,廣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東莞人社局副局長吳柏安用“搭建平臺、建立機制、用好政策、優化服務”十六個字解答了防控疫情下的東莞用工用人措施和效果。

通過落實企業社保費“免、減、延、緩、保”系列政策,減免金額預計將超過110億元、延期繳費超過82億元,穩定企業穩定崗位;中小微企業招用本市和對口幫扶地區貧困勞動力的,按每人3000元的標準給予企業就業補貼;應屆高校畢業生基層就業補貼,補貼標準從2000元提高到3000元;財政貼息小額創業貸款,最高額度提高到30萬元;一次性創業資助,從每人5000元提高到每人1萬元。

通過這些政策的疊加,東莞今年要實現城鎮新增就業8.8萬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5%以內。

培養

推動30萬人提升學歷技能

在東莞,只要是人才,來了就能留下來,並有相應的支持手段。如針對高學歷、高技能人才,東莞量身定製專屬政策,給予最高達百萬項目資助,打造人才高峰;此外,技能技工、汽車維修、粵菜師傅、教育人才、衛生醫療等各類人才都有相應的安家落戶、工作補貼等系列補助。

技能人才是實體經濟的堅強基石,是企業發展的骨幹力量,尤其是對以製造業立市的東莞而言,更是關乎未來發展的戰略資源。今年是東莞“技能人才之都”建設的第三年,人社局將加快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全力推動“廣東技工”“南粵家政”“粵菜師傅”三大培訓工程,“粵菜師傅”培訓1200人,“南粵家政”培訓1萬人,全年計劃推動30萬人提升學歷技能素質。

在平臺方面,完善“市高訓中心+分基地”實訓體系,新增30家“技師工作站”,在當前疫情影響下,東莞人社也在積極推動網絡技能培訓,推出“技能莞家”品牌,對企業、學校和個人提供免費開放,目前已經推出121門課程,涵蓋工業機器人、汽車維修、粵菜師傅等眾多領域。

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虎門服裝、石碣電子信息、松山湖機器人等“一鎮一品”產業人才培訓品牌正在樹立,預計全年將有超過15萬人次受到培訓。種種舉措,拓寬勞動者的成長成才之路,讓各類人才各得其所、各展其長。

“技能培訓不僅讓企業員工得到成長,也能積極促進企業自身人才體系的建立”。疫情發生以來,東莞人社局下發了《關於開展疫情防控期間企業職工線上適崗職業技能培訓申報工作的通知》,東莞綠洲鞋業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企業通過與智通教育進行合作,動員員工通過平臺學習適崗培訓課程,提升員工技能。

優化

做好服務才能更好引才留才

立足製造業基礎和集聚產業工人提升技能需求,東莞一方面不拘一格廣納四方人才,另一方面重視現有技能人才的培養工作。《2019年世界智能製造中心城市潛力》榜單數據顯示,東莞智能製造從業人數達169.27萬人,排名全國、全球各大城市第一。

不僅是數量優勢,東莞人才質量也在不斷提升,目前東莞全市人才總量達173萬,高層次人才11.5萬,近五年年均增長率分別為7.8%和20%。儘管如此,東莞仍發出了比以往任何時候更加渴求人才,也更能為廣大人才發展提供更廣闊舞臺的呼聲。

東莞支持人才的目標一直很明確,支持力度也是逐年增大,住得好,才能“留才用才”。年初,市政府出臺《東莞市人才安居辦法(試行)》,進一步將留住人才的理念貫徹到底。政策規定,特色人才給予最高250萬元購房補貼或享受3年、每月最高5000元的租房補貼。此外,對包括創新人才、高技能人才、新就業人才、新入戶人才在內的基礎性人才,給予綜合補貼、申請入住公共租賃住房或享受租金優惠。

《“工匠精英”技能人才引領計劃實施辦法》,明確將實施高層次技能人才培養項目,每年資助總額最高200萬元。另外,企事業單位引進緊缺急需高技能人才以及技能人才通過參加培訓或自學提升職業技能也將有補貼。

聚才引才,重在服務留才。如今,全國各地的人才競爭越來越激烈,高薪引才已不再是什麼新鮮事,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東莞在人才服務上,優才卡等一系列舉措和服務向具體化、精細化發展,建立起人才子女入學、配偶安置、醫療保健等常態化保障機制。

疫情終究會過去,但發展不會停滯,越是先一步、快一招,越是能在日益激烈的人才競爭中搶到先手棋、形成新優勢。“大量高端人才、技能型人才在東莞湧現和聚集,人口結構進一步完善,體現了東莞城市強大的吸引力。”正如中山大學嶺南學院港澳珠三角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評價的那樣,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才能為引領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大動能,重視人才資源的整體開發、全面發展,則有利於形成各類人才成長的機制和發展環境。

採寫:南都記者 唐建豐

攝影:南都記者 劉媚

數讀

《2019年世界智能製造中心城市潛力》榜單數據顯示,東莞智能製造從業人數達169.27萬人,排名全國、全球各大城市第一。

目前東莞全市人才總量達173萬,高層次人才11.5萬,近五年年均增長率分別為7.8%和20%。

政策規定,特色人才給予最高250萬元購房補貼或享受3年、每月最高5000元的租房補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