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明 說 左瑞傑

壽祿禧財之神人間之恆敬者也。清平安康之福世人之所愛者也。孝親敬先之祭,誰與吾同思共行者歟?

清明之設以春秋晉文公祭介子推而陳也。其寓為官奉君侍母謀忠嘉孝者也。介子推以刮肉奉君之忠,綿山奉母之孝,救蒼生黎民而不言祿,晉君亦未明察而不封,待介公負親隱山,晉君悟,竟燒山命出,則得其衣骸骨灰也。此時也,凡夫俗子見之即心愧腹疚,何況人君乎?史傳晉君因此而立設寒食,供奉清明,以求後人祭先烈,念先祖,掃其墓,記其墳,追其厥德,愧其內心,致良知而永思清明也。

義其明也,思其清也,故追其仁風也。三月之初,草長鶯飛,天朗氣清,春和景明,隨家人,陪父老,提竹藍,攜紙錢,捧濁酒,供饌餚,祭先祖,思烈功,感其德,掃其墓,憶其容,追其貌,銘其志,上承前人之嘉風,下延後昆之明義,言傳身教,此千秋之禮,萬世之節,兆歲之習儀也。

清明之思有三。一曰祭先祖。亦祭先烈也。人生在世,忠孝為上,敬業奉母,誠心為本。值清明祭祖,掃先烈之墓,追先祖烈士之功,思創業之勞,念前人栽樹培土之辛,享當今國泰民安,人壽年豐之福,治則銘亂,甘當記苦,安不忘危,以警行清心,勵志篤行也。二曰承美風。清明之儀,旨在承風。傳忠孝清廉之美風,感親和仁愛之嘉行。續清明光昌之習儀,載厚淳樸實之品操。以求家和睦,國安泰,政通暢,年康樂,日富庶,月清明也。三曰種懿德。清明祭祖,實為種德。攜子孫,帶祭品, 掃祖宗之墓,緬烈士之功,懷大人之德,實與後人子孫播嘉行,種懿德也。父承祖業,子效父行,德興業旺,國富民強,此踐行中華傳統之美德,實施核心之價值觀也。

清明之行也,碧野平疇,青山綠水,滿目綠翠,彌望清和,感良風之習習,慨青春之逝逝,此正是青春佳氣,銳意年華,紅男綠女,結伴踏青,同心賞春,和合之佳日也。當此時也,情思竇開,心曠神怡,萬物生機,勃勃競發,正是激豪情,發感慨,作佳文,敘意氣,述風流,正清風,開新序,謀鴻猷,圖奮發,頌清明,傳美談之興致也。

己亥春月作《清明說》。

詩曰:

清明祭祖墳,盡孝報深恩。

一年一灑掃,不忘祖先人。

清明祭烈士,灑淚悼英魂。

捨生重取義,忘死必成仁。

清明雨瀝瀝,踏青忘行歸。

春風拂楊柳,杏花雨沾衣。

清明報父母,多去墳頭看。

化紙錢奠酒,與子作樣板。

清明上墳頭,緬懷先祖恩。

銘記來路處,事事莫忘本。

清明掃陵墓,墳頭添新土。

盡孝報先烈,子孫莫忘母。

清 明 說                左瑞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