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中心城市——鄭州和西安

上篇文章,小編將鄭州和西安兩個城市從不同方面做了分析,包括國家定位、戰略位置、經濟指標、交通、科教衛文旅等進行了簡單的分析對比,得出的結論是鄭州未來的發展要好於西安,差距會越來越大。有些朋友持反對意見,覺得西安更有優勢。

這篇文章我將數據對比進行深度分析,由於個人知識面限制,可能有些偏頗,歡迎大家指正

(這是上篇文章的數據對比,大家可以參考)

一、交通運輸

鄭州是集航空港、鐵路港、公路港三位一體的綜合交通樞紐,特別是貨運有很大的優勢。

國家中心城市——鄭州和西安

新鄭機場圖

鄭州航空港綜合試驗區是國家定位的國際航空物流中心、以航空經濟為引領的現代產業基地、內陸地區對外開放重要門戶。鄭州—盧森堡‘空中絲綢之路’建設的推進,鄭州已成為亞太區域物流中轉分撥中心,鄭盧‘聯袂’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巨大作用。2019年,鄭州新鄭機場的貨郵吞吐量達到了52萬噸,全國排名第7位。隨著鄭州新鄭機場三期擴建工程開工,貨運吞吐能力將實現翻倍,進一步強化了貨運樞紐功能。

國家中心城市——鄭州和西安

新鄭機場圖

鄭州是普鐵時代的“心臟”,擁有亞洲最大的貨運列車編組站鄭州北站和中國最大的零擔貨物轉運站鄭州貨運東站。2019年鐵路貨運量1363萬噸,是西安的接近3倍。

注:有些人會說,高鐵時代,鄭州的樞紐地位已經下降,不錯,但是要知道高鐵只是客運專線,與貨運無關。高鐵提升了人們的出行水平,使城市之間的溝通更加便利,促進經濟協調發展。同時由於沿海城市的薪資水平高,就業機會多,吸引力更強,高鐵的發展,加快了中西部人才的外流。

鄭州公路交通網絡發達,京港澳、連霍等高速公路以及國道107線、310線等在此交匯。

國家中心城市——鄭州和西安

鄭州貨運站

鄭州現在不斷強化交通樞紐地位,以交通樞紐帶動發展大物流、以大物流培育大產業、以大產業塑造大都市。以樞紐建設引領經濟圈、都市圈,不斷增強鄭州的集聚力、輻射力和影響力。

反觀西安,雖然西安也是我國的重要交通樞紐,但是在樞紐地位和貨運物流方面都有較大的差距。


二、區位人口

鄭州位居人口密集的中部地區,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方圓300公里內唯一的特大城市,區位優勢明顯。中原城市群規模大、人口密集,輻射5省30多個地級市,1.6億人口。這可以為鄭州提供源源不斷的人口紅利。隨著做強做大省會城市(國家中心城市)和鄭州經濟的快速發展,鄭州的人口規模也會迅速的增長,依靠中原城市群的1.6億人口,個人預測到2050年,鄭州的城市人口規模將達到2500萬。

注:關於做強做大省會城市,是沒辦法的辦法。以河南為例,如果不做大做強鄭州,河南的人口紅利將被北上廣深及沿海城市和附近的濟南、青島、合肥、武漢吸附殆盡。徹底淪落為人口輸出省份。河南本省將徹底淪落。

國家中心城市——鄭州和西安

中原經濟區

而西安在人口方面有天然的短板,雖然西安作為關中平原核心城市,西北中心城市,但是關中平原城市群人口只有3900多萬,西北五省雖然有1億的人口,但是由於西北面積大,人口分散,而西安自身經濟不強,工資水平低,很難吸附西北其它省份的人口。西安不比北上廣深,其經濟實力和地理位置又不具備吸附全國人口的能力。所以個人預測,到2050年,西安的人口能達到1500萬是其峰值。

人口紅利可以吸引製造業落地,給城市提供大量的工作機會和財政收入,而財政收入的提高,投入到科研、教育、醫療、衛生、基礎建設、社會保障的資金才會更多,城市才會更好的發展。


三、財政

我們先來看三組數據:

2019年,鄭州的GDP為11590億元,西安的GDP為9321億元,差距為2269億元,鄭州為西安的1.24倍。

2019年,鄭州的地方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222.5億元,西安為702.6億元。差距為520億元。鄭州為西安的1.73倍。

2019年,鄭州的地方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910.6億元。西安為1248億元。差距為662億元。鄭州為西安的1.53倍。

可以看出,兩個城市的地方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支出差距巨大,並且西安的財政負債率遠高於鄭州。證明鄭州的財政良好度遠高於西安。

地方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支出鄭州高出西安662億,也就是說鄭州用於基礎設施建設、教育、科技、衛生、社會保障等民生項目的投資多出662億。常年積累,鄭州將在基礎設施、城市建設、社會保障等方面繼續擴大對西安的優勢,同時也將縮小在科研、教育、文化、衛生等方面的差距。


國家中心城市——鄭州和西安

西安交大


四、科教文衛

大家都知道,鄭州在科教文衛等方面全面落後於西安,並且差距巨大。

西安科研教育發達,排名都在全國前五,這是西安巨大的優勢。但是同樣也面臨著科研成果本地轉化率低、人才流失的問題。

而鄭州面臨的問題是急需彌補科研教育短板。


國家中心城市——鄭州和西安

鄭州北龍湖智慧島


五、產業發展

鄭州在工業和第三產業的產值都高於西安,但是西安的第三產業佔比高於鄭州。

西安三產比例高,但是西安的產業發展畸形。以北上廣深為例,這些城市是經過工業化的良性發展之後,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的結果。而西安不是,西安是在沒有完成工業化進程直接進入了第三產業的發展。所以現在西安的製造業整體孱弱,甚至影響到了新興產業的發展。

在互聯網產業和軟件產業方面,西安依靠科研教育資源的優勢,領先於鄭州;鄭州自2018年開始加大對互聯網和軟件產業的招商力度,阿里巴巴、華為,APUS、新華三、海康威視等企業進駐鄭州,不但彌補了這項短板,並且可以吸引人才迴流,提升科技實力。


國家中心城市——鄭州和西安

西安高新區


總結:

鄭州在交通、區位、人口、財政等方面都佔有優勢地位,但是在教育、科研和城市規模(鄭州的縣改區問題急需解決,已經限制了城市的發展,應該今年會有進展)存在短板,急需解決。

而西安在教育科研方面有很大的優勢,但面臨的問題也不少,並且急需工業短板。

總體來說,鄭州在未來的發展方面,是要優於西安的,隨著國家中心城市的發展,鄭州與西安的差距將逐漸擴大。


個人之言,可能因為知識面不足,造成分析片面和錯誤,歡迎大家指正。但是請不要互黑,只是作為談論。其實鄭州和西安完全可以互補的,但是可能性太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