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越風雲,秦漢軍隊孰強?看英氣勃發的大漢兒郎如何悍衛國家統一

君不見,漢終軍,弱冠系虜請長纓。君不見,班定遠,絕域輕騎催戰雲。男兒應是重危行,豈讓儒冠誤此生。況乃國危若累卵,羽檄爭馳無少停。棄我昔時筆,著我戰時衿。一呼同志逾十萬,高唱戰歌齊從軍。齊從軍,淨胡塵,誓掃倭奴不顧生。

——中國遠征軍軍歌

一、大漢少年志

時隔二千多年,很多人都不知道終軍是何許人也。更不知道他背後隱藏的西漢南征這段波瀾壯闊的歷史。

南越風雲,秦漢軍隊孰強?看英氣勃發的大漢兒郎如何悍衛國家統一

終軍雕像,後人稱其為“終童”

終軍是西漢時的一位山東少年,因被博學被舉薦西入長安。在經過函谷關時,守關吏將通行證發給他。終軍好奇地問:“此為何物?”

官吏好心的說:“這是通行證,回來時要檢查。”

終軍揚手就把通行證丟掉了,大步前行,說道:“大丈夫西行,回來時決不會用到這個!”

他意氣風發,因為他年輕,他是大漢朝的少年,而大漢朝也正是年輕的國度。

就這樣一位充滿勇氣的少年,到達長安後,很快受到劉徹的青睞,委以重任。因為皇帝從他身上看到了自己少年時的影子。當終軍再次回到函谷關前時,真的已經不再需要通行證了。因為他當上了出使藩國的使臣,手持的是代表國家尊嚴的節杖。

在關前,終軍被守關吏認了出來,交口稱讚道:“這個使者就是之前不要通行證的儒生啊!”他們欣賞終軍,因為大漢朝從上到下都欣賞這樣光芒萬丈的青年人。

在終軍出色的完成了幾個任務後,劉徹又有了件重要工作要交給他。然而這時皇帝面有難色,因為這個任務充滿了危險。

在南方大漢的疆域之外,有一個國家,名字叫“南越”。它是由秦朝南征軍人所建立的,因此王室有中原人血統,很早也就對大漢表示了臣服。但是那裡的分裂傾向一直在加劇。南越王甚至一度攻擊長沙等地。

南越風雲,秦漢軍隊孰強?看英氣勃發的大漢兒郎如何悍衛國家統一

南越疆域圖

在建元六年,由於南越老王新死,與其臨近的閩越對它展開了攻擊。南越不得以向大漢求援,代價就是願意成為漢朝正式的內藩國。漢朝很快派出了援軍,解了南越之危。南越也按照制度,送來了世子做為漢朝的“宿衛”,其實也就是人質。但南越王卻一直稱病,未曾按內藩國的要求上長安覲見皇帝。

十多年後,新的南越王又死了。當年的宿衛世子回到了南越繼位,並且派來了自己的兒子到長安當宿衛。可他也不回長安來覲見皇帝。而且調查情況發現,這次派來的南越王子並非是日後要繼位的王世子。

也許是老天也生了氣,這位新王的壽命更是短暫,沒幾年就走到了人生盡頭。現在新的南越王剛剛即位,可他對漢庭是個什麼態度?會不會履行承諾上京覲見皇帝呢?這是一個疑問。漢朝必須派使者過去看一下。但是這個任務相當危險。因此劉徹才如此為難。

聽完情況介紹,終軍笑了,豪氣干雲地說:“希望把長纓交給我,一定會帶著南越王回到帝闕之下!”

劉徹十分高興,他讚賞終軍的勇氣。很快漢使節團就出發了,一路歷經艱辛來到了南越。

二、南越起鋒煙

這裡的確是一片與中原完全不同的土地,溼熱的天氣,層出不窮的奇禽怪獸,充滿著各種意想不到的風險。

在與南越王室的接觸中,終軍很快發現了問題所在。南越新王叫“趙興”,年齡很小,其實實權完全掌握在他的母親樛太后手中。而樛太后卻是漢人,當年與先王是在長安認識的。母子倆迴歸漢朝的心是很迫切的。然而南越國的實權掌握在大臣呂嘉的手中。

南越風雲,秦漢軍隊孰強?看英氣勃發的大漢兒郎如何悍衛國家統一

南越是南征秦軍建立的國家

說起來這個呂嘉,卻是個怪物。有說他本是漢化越人,從南越建國時就在了,已經活了一百多歲。然則無論腦力和體力依然強健。呂嘉的家族在南越國擁有巨大的實力。國人對他的信任其實超過了南越王。然而呂嘉卻不支持南越國成為內藩。

經過分析,終軍認為呂嘉所以不願意迴歸是因為成為內藩國就要採用漢朝的制度,即郡縣制。到時候國相都由朝庭任命,這對於早就掌控南越的呂家是個巨大的打擊。為此,他回書漢庭,為呂嘉請來了藩國國相的銀印和其他官吏的印信,也就是說同意南越國任命自己的官吏。這也讓樛太后母子打消了疑慮,開始著手迴歸漢朝的準備。

然而呂嘉卻不象大家設想的那樣好說話。也許是親手締造了這個國家,他容不下對其一絲一毫的改變。甚至稱病不出,拒絕與漢使溝通。事情又陷入了僵局。

就在這時,一個不好的消息在南越國中流傳,那就是樛太后與漢使團中的另一位使臣“安國少季”早有姦情!這事越傳越真,越傳越廣。樛太后和趙興的聲望受到了嚴重打擊。這事的背後是誰在操縱,不問可知。

而且另一個消息也傳來了,南越先王在入京成為宿衛前,已經和一個越人女子生下了一個叫“趙建德”的兒子,而呂家與他關係密切。

現在的情形已經十分危急了。而就在這時,使節團收到了樛太后的邀請,請大家出席一個宴會,會上呂嘉也會出席。出於交好對方的目的,終軍與安國少季答應了請求。

南越風雲,秦漢軍隊孰強?看英氣勃發的大漢兒郎如何悍衛國家統一

象徵南越王權的金

然而兩人並沒有想到,樛太后此舉竟然是一個冒險的計劃,她想在席上殺死呂嘉。而這件事,就連她的親生兒子趙興也沒有同意。而老謀深算的呂嘉早就在室外安排了弟弟帶兵接應。

在席上,樛太后故意說:“南越內屬,是國家的好事,為什麼相國設置障礙,苦苦阻攔?”

原來她是想讓使臣們和自己一起出手。但是作為國家的代表,終軍他們沒有輕舉妄動。這給了見勢不妙的呂嘉以逃跑的機會。樛太后急得想拖一杆槍自己上,捅死這個老不死的東西。卻被兒子給阻止了。呂嘉得以逃脫回家,再不敢出來。

現在已經危如累卵了。終軍不得已,派出密使,千里迢迢回到長安,將情況彙報給了劉徹。劉徹認為,既然趙興母子願意迴歸,那就是大漢朝的子民,應該保護他們。但南越離中原實在是太遠了,調集大軍也多有不便,於是決定派遣一支別動隊。人數為二千人,再次出使,以支援終軍他們。他屬意一位叫“莊參”的大臣擔任隊長。但是莊參反對這個計劃,他認為就二千人去南越完全是送死。氣得劉徹一怒下撤了他的職。

就在這時,一位叫“韓千秋”的勇士站了出來,他說:“就南越這樣一個小國,還有國王、王太后做為助力,只要給我勇士二百人,我一定可以斬殺呂嘉回來。”

他說得斬釘截鐵,因為他是大漢的大臣,有著如朝陽一樣的勇氣。劉徹大喜,讓韓千秋與樛太后的弟弟樛樂一起帶著二千人出發。

然而莊參的判斷是正確的。呂嘉不會交出權力。當這隻別動隊進入了南越之時,呂越就發動了叛亂。他散佈漢朝將會讓南越國的國民都成為其奴隸的假消息,帶人襲擊了南越王宮和驛館。漢使團的人和樛太后母子都被殺死。趙建德被立為南越新王。

南越風雲,秦漢軍隊孰強?看英氣勃發的大漢兒郎如何悍衛國家統一

古代將南方民族稱為“越人”、“百越”,但其實他們之間聯繫並不緊密。

消息傳到了別動隊那裡,在任務已經失敗的情況下。韓千秋選擇了繼續進軍。因為他可以退,大漢不能退。

應該說,這二千人的戰鬥力可圈可點,很快攻滅了幾個南越的小城。但就在這時,南越人卻忽然給他們讓開了一條道,而且給他們提供食物。於是韓千秋下令深入,結果在離南越都城番禺還有四十里地的地方遭到了南越大軍進攻。別動隊全員戰死。

必須說呂嘉果然老謀深算。他之前如此做多半也就是為了探清別動隊的虛實。當確定對方的人數後才動手殺人。現在他殺了所有漢使,然而也深知大漢不好惹。於是把漢使的節杖用盒子裝好送到了南越與漢的邊境上,並奉上了一封詞藻華麗的信以謝罪。但其實南越人分兵駐守重地,以防漢軍即將到來的反擊。

結果老邁的呂嘉還是低估了劉徹的龍威。劉徹下令:“韓千秋雖然沒有成功,但也是打出了大漢朝的軍威。”高調地封賞了烈士遺孤。然後下令出動五路二十萬大軍,浩浩蕩蕩蕩向南越殺來。

這五路大軍是:主帥衛尉老將路博德為伏波將軍,出桂陽,下匯水,走中路;主爵都尉楊僕為樓船將軍,出豫章,下橫浦,走東水路,;故歸義越侯鄭嚴為戈船將軍,故歸義越侯田甲為下厲將軍,兩人出零陵,一下離水,一柢蒼梧,走西水路;使馳義侯何遺帶著巴蜀罪囚部隊和西南夷夜郎兵,下牂柯江。

前兩路大軍將會迎戰南越主力,而後三路軍隊是作為配合的。先期目標是南越的重鎮蒼梧。五路大軍最後的會師地就是南越都城番禺,也就是今天的廣州。

三、天子籌萬里

世人可能以為劉徹如此出兵完全是和後世隋煬帝出兵高麗一樣的無謀之策,這其實是想錯了。為了這次進攻。劉徹早就不知道準備了多久。

南越風雲,秦漢軍隊孰強?看英氣勃發的大漢兒郎如何悍衛國家統一

可以肯定,漢武帝此次南征絕不是無謀之舉

在出擊之前,劉徹其實已經實現了陸地上對南越的迂迴包圍。在他年青時寵信文學家司馬相如,可不光是因為對方文章寫得好,而是要藉助司馬相如對川黔一帶的瞭解,把大漢的勢力延伸過去。那裡可是比南越一帶更為蠻荒的土地。但在劉徹的運作下已經併入了大漢版圖。

現代很多人只知道一個成語:“夜郎自大”,卻不知道這個詞語背後是年輕的大漢朝對邊疆的努力開拓。夜郎國其實不小。但在無數知名或者不知名的大漢英雄的努力下,夜郎王選擇了歸附於漢朝。特別在番陽令唐蒙開闢了“夜郎道”後。漢軍才有可能從西南方向對南越展開攻擊,並且得到西南夷的助攻。

而在這次用兵中,劉徹還有兩個創舉,其一就是使用了職業軍人。

當時大漢朝實行的是傳承自春秋戰國的軍國主義體系,全民皆兵。每位適齡男子在成年後都必須服軍役一至兩年,期滿回鄉務農。這讓大漢朝可以輕易動員一百萬的軍隊。但這也存在相當大的弊端。首先,國家財政要支持這一百萬軍隊的日常是很吃力的負擔。之前已經算過這筆經濟帳,每年的固定軍費就要十四億錢。雖然這一百萬軍隊除了戍邊還肩負著治安、工程、救災等使命。但從整體上看依然是不值當的。因為就連漠北之戰的總兵力出動也就是三十餘萬。這就存在了巨大的浪費。

政府不但要負擔高昂的軍費,還得承受因為將大量壯齡人口抽離生產領域造成的生產損失。而且將無數經過嚴酷培訓甚至戰爭考驗的戰士解甲歸田更是一項巨大的浪費。每一個職業軍人都是國家的寶貴財富,須要珍惜。

南越風雲,秦漢軍隊孰強?看英氣勃發的大漢兒郎如何悍衛國家統一

徵南越其實也是武帝檢驗自己軍事改革成口的試金石

獅子搏兔,尤用全力。這次南征,路博德帶走了長安城裡最精銳的一部份軍隊。讓劉徹產生了不安全感。須知秦末正是因為秦軍主力一部北上防禦匈奴,另一部南征百越,才給了劉邦、項羽以可趁之機。所以他必須要加強長安的防禦。於是他新建了七支部隊。分別是:

胡騎校尉——歸附的少數民族騎兵。

長水校尉——同樣是歸附的北方及西域少數民族,但可能是步兵。

越騎校尉——南方越人騎兵。

步兵校尉——上林苑內的屯兵。

射聲校尉——全國招募的射術極高的騎射手。

屯騎校尉——精銳漢族騎兵。

虎賁校尉——精銳車兵。

這七校尉各領軍七百人,而原本的北軍也被改組,從中分出了“金吾衛”以執行長安警察的職能。另外升主管北軍營壘的中磊官為“中磊校尉”,與新建的七校尉合稱“北軍八校尉”。他們將不再受之前的兩年服役期的限制。而是會將自己的整個青壯年時光都獻給皇帝。這些人就是中國最早一批職業僱傭軍人。

與之同時,另一個創舉就是罪囚部隊的使用。其實這也是秦朝當年為了挽回滅亡而採用的方法。只是在漢朝建立後便少有出現。相對於費用不貲的“良家子”。罪囚們突出的就是一個廉價。可見當時劉徹已經很吝嗇了。

但是這樣做自然有其弊端。罪囚們沒有內在的使命感和榮譽感。這讓路博德的大軍前行得很緩慢。長安離南越本來就遠。而大軍行進也不象別動隊一樣快捷。在南方溼熱的天氣下人很容易生病。更不要說沿途越人零星的偷襲。不斷有人掉隊或病死。他們其實是在重蹈近一百年前秦朝南征軍的覆轍。所以在行進一年後還沒有與南越軍主力交戰。

而鄭嚴、田甲、何遺的三支部隊,很大程度都是由非漢人的越人、夷人組成。他們的出動也會影響出發地或經過地的地緣政治。本身又對漢朝沒有那麼強的認同感,因此行進得更是緩慢。

楊僕的水軍呢?他們在南方的大庾嶺堵著了。這隻能說是勘測方面的失誤,沒想到贛江的部份江段不能行軍。

南越風雲,秦漢軍隊孰強?看英氣勃發的大漢兒郎如何悍衛國家統一

南嶺又名五嶺,大庾嶺是為五嶺之一,隔開了長江水系和珠江水系

最後,眼看浪費了太多時間。路博德不得不把大部隊丟下,親帥1000精銳快馬突襲。目的地還是番禺。

這可就危險了。須知韓千秋的別動隊2000人就是在番禺城前被南越大軍包了餃子。路博德的人馬再強,以一敵十也是危險。那麼他何以求勝?

不怕,因為番禺城前已經有一支漢軍在等候著他的到來,這支部隊竟然就是楊僕的水師!

因為這支部隊可是當時大漢,也是世界最高技術的一支部隊。他們在這場戰鬥中華麗亮相!

之前漢朝面臨的威脅是主要來自北方的匈奴人,這是用不著水軍的。現代人有說“30年陸軍,50年空軍,100年海軍”,水軍雖然不是海軍,但也是海軍他祖宗,這是相當燒錢的。而在中國歷史上,上一次水域大戰還得追溯到戰國時代的齊吳琅琊海戰,距劉徹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快四百年。為什麼劉徹會派出這樣的一支隊伍?

這當然是出於戰略眼光。因為通過對南越的立國之戰分析。劉徹敏銳地意識到了,要想取得戰鬥的勝利,必須要有一支水軍!

南越這個國家並不大,所以能夠獨立於大漢之外的原因其實就在於路途遙遠以及南方獨特的環境。當時的氣侯要高於現代,南越與中原的區別就是熱帶與亞熱帶的區別。秦軍當年南征進入這塊地域時,在山地戰方面吃了擅長隱蔽作戰的百越人很多苦頭。甚至於主帥都戰死了,秦始皇不得不二次發兵,總兵力高達五十萬。而過多的增兵一是搬空了咸陽附近的防禦力量,影響了秦朝的生存。二是讓這次帶兵的主帥趙佗他們有了割據為王的資本,這才有了後來的南越國。

南越風雲,秦漢軍隊孰強?看英氣勃發的大漢兒郎如何悍衛國家統一

南越軍其實就是當年的秦軍

於是這次,劉徹有了新思路,也就是從水路展開進攻!南方雨水充沛,河流徑流量大。而寬闊的河面正是破解南越人戰術的核心。正所謂“謀定而後動”。在未對南越展開攻擊之前,劉徹已經利用上林苑的昆明池訓練出了一支年青的水軍。而統領它的,正是樓船將軍楊僕。現在正是初試牛刀的時侯。

船阻大庾嶺,這是個問題。但楊僕卻似乎早有準備。史書上說他帶人翻過山嶺,伐木造船,用時一年,再上征途。但事實恐怕遠沒有這樣簡單。雖然只是木質戰船,但還是需要專業的造船人員,更何況他又何篤定戰船將會在日後的水道暢通無阻?

而且材料也會有很多限制。大木難尋、難運,而且木頭經常收縮。用來造傢俱都難免出問題。用來造戰艦,其中需要克服的難題豈止一二。就算當時這一帶是巨樹叢生的原始森林。那麼,這些遠離故鄉的戰士們是如何適應南方的氣侯?還有森林中的毒蛇、猛獸,甚至可能有土著人乃至南越人的侵襲。他們到底是如何在這漫長的一年中還能保持高昂的士氣?

史書都沒有寫明。我們只能說,因為他們是漢人,驕傲的漢人,勇敢的漢人,能克服一切困難的漢人。所以他們終於化不可能為可能。

終於,全新的戰船出現在現在名為“北江”的水道上流,滿載著大漢朝的戰士,順著江水向下遊的番禺航去。

呂嘉很快得到漢軍戰艦入侵的消息。於是他在韶州,也就是現在的韶關的尋峽設下了埋伏,以逸待勞。南越軍擺了個水上口袋陣。峽口正面以精銳水師攔截,兩側山谷上隱藏重兵,準備了大量的弓弩礌石,目的就是一舉全遷大漢水軍。

南越風雲,秦漢軍隊孰強?看英氣勃發的大漢兒郎如何悍衛國家統一

直通廣州的北江,也正是當年大漢水軍的主要通道

其實這場戰鬥天時地利全在南越軍一方。後世中國水軍發展到最巔峰時,曾經總結出了一條黃金教訓:順流敗,逆流勝。這是因為順流的船隻不象逆流好控制。對於岸上的攻擊更是難以招架。那麼,在水軍還屬起步的漢朝,這場水上大戰勝負該是如何呢?

四、樓船定波濤

當江面上出現漢軍戰艦時,風幾乎停了。埋伏的南越軍隊靜靜地潛伏著,大氣也不敢出。生怕嚇走了獵物。這是三艘“先登”,也就作為偵察兵的小艇,機動靈活。在它們經過峽谷口的時候,山上的南越兵沒有動手,他們想等對方發出信號後再進攻。

果然,就在先登剛剛經過峽谷後,江面上出現了黑壓壓的漢軍主力船隊。眼見離峽谷口還有一段距離,南越人正在估算對方通過峽谷的時間,以展開攻擊。

南越風雲,秦漢軍隊孰強?看英氣勃發的大漢兒郎如何悍衛國家統一

先登,用於偵察的小艇

哪裡知道就在這時,前面的先登鑽出來幾個漢軍,就在船頭上揮舞號旗。頓時後船上人頭攢動。船速陡然加快。勢如奔馬,遠遠超過南越人的預料。

為了搶得先機,南越人首先發動了攻擊。但由於沒有來的及調整角度,雖然有幾支弩箭擊中了漢軍的赤色快艇,但對其沒有造成多大的損傷。眼睜睜看它衝過了峽谷口。

號角慌忙吹起,埋伏在兩岸的南越水軍紛紛現身,以攔截漢船。一時江面上弩音不絕,殺聲震天。兩軍纏戰在一起。

然而一開始,南越人就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因為這是一次有代差的戰爭。

南越的軍事直接承繼自秦朝,而他們的文明程度也是遠遠凌駕於土著越人之上的。這使得他們的戰鬥力沒有太多提升的必要,無論是陸軍還是水軍。不管是組織結構還是戰略思想,都保留了很多秦朝的元素。

但現在已距秦末近百年!

雖然很多人沒有意識到。但事實上,漢軍的確在秦軍的基礎上完成了升級換代。特別在經過對匈奴戰爭的錘鍊後,漢軍的戰鬥力更是達到了前無未有巔峰水平。

現在出土的文物證明。秦軍達到了青銅時代的巔峰。領先世界千年實現了武器的標準化生產,採用合理的造型結構製造出最鋒利的箭,最堅固的劍。

南越風雲,秦漢軍隊孰強?看英氣勃發的大漢兒郎如何悍衛國家統一

古代水軍

可惜,它們依然是青銅的。秦軍所以不採用更堅硬的鋼鐵製作兵器那是因為當時對鋼鐵的質量還在摸索階段,難以規模化標準生產。

但這些難題在一百年後的漢朝已經被克服。遍及全國的冶煉爐讓劉徹甚至可以推出“鹽鐵專賣”來由國家控制質量。更加堅硬的百鍊鋼技術已經被開發出來,青銅兵器的輝煌早就過去。

南越當然也可以提升自己武器的質量,但在高技術的水軍上他們落後得更遠。

象這次峽谷伏擊戰,他們的預計對方應該是以“戈船”一類艦艇做為進攻的主力。這是一種集運輸和攻戰為一體的船。事實上也是後世千年中國水軍的標配。用遠程武器就能給戈船造成打擊。但他們沒有想到漢軍在這基礎上動的心思。

漢軍在船兩側加上厚重的木板,對矢石起到了有效的防禦作用。甚至改造成重裝甲船,如露橈、冒突。這樣,船體外面只會露出長長的船槳。士兵完全躲在船艙中。這讓兩岸山上的飛石弩箭幾乎派不上用場。

但這樣會嚴重製約船速。因此,漢軍又發明了赤色快艇,它們被稱為“赤馬”,可以採用突襲的方式,打敵軍一個措手不及。

相比之下,南越的戰船是什麼樣呢?他們的主力艦還是採用先秦的設計。除了戈船外,應該還有“三翼”,即大翼、中翼和小翼”。它們在春秋時代就出現了。是一種雙層船。下層劃漿,上層運兵。區別在於規模不同。當兩船相接時,通過各種器械如鉤鐮或撩鉤將彼此連結在一起,兩船的士兵展開陣地戰。這樣,人數多會更有優勢。但純粹在水戰中用近戰武器的話,沒有遠程武器,殺傷力明顯不足。

南越還有一種特殊的小船,上設小樓。由射手站在樓上進行攻擊,算是彌補了攻擊的短板。

南越風雲,秦漢軍隊孰強?看英氣勃發的大漢兒郎如何悍衛國家統一

古戰船大翼

然而,這些武器在漢軍的樓船面前都有如孱弱的孩童。別忘記,這正是楊僕的封號。

樓船就是那個時代的航空母艦。高大威猛,擁有最高的防禦能力和進攻能力。一般的艦艇在它的面前只會被碾壓成齏粉!

漢代的樓船分三層,第一層叫“廬”、第二層叫“飛廬”、第三層叫“爵室”。按理說一層會用來藏兵,二層用來射擊,三層用來瞭望。但經過了改進後,層層都有射擊孔。佔據了最高最好的射擊位置,又有抵禦敵人弓箭的“女牆”。可想而知,當南越軍拼命衝到樓船之前,迎接他們的只有鋪天蓋地的箭雨和隨之而來的死亡。

如果南越軍用堅固的船體為掩護靠近了樓船。楊僕也有水上使用的大型武器,如“拍竿”。它是採用槓桿原理的武器,在長竿的一頭繫上巨石,直接對敵船攻擊。一下子就可以掀翻一整艘船。

事實上南越軍也不是傻呼呼地衝上來送死,普通弓弩的射擊只是掩護。飽浸桐油的火箭終於取得空隙,命中樓船的窗軒。但火焰卻沒有象他們想象那樣蔓延,很快就熄滅了。原來早有準備的漢軍在船的一些關鍵部位作了防火處理,比如包上浸透水的牛皮。

燃燒聲、撞擊聲、慘叫聲、落水聲此起彼伏。一艘艘船體碎裂,人影紛紛落入江中。南越人傷亡慘重。客觀地說,他們已經非常英勇,即使是已經中箭落水,也沒想到逃離戰場以保殘生。而是拼著最後一口氣泅水過去,衝向敵船腹下,拔出腰上的短匕,想在上面開一個天窗。可惜的是在漢軍堅固的船體下這些勇士拼命能夠造成的破壞著實有限。樓船依然穩如泰山地移動,更發現了岸上南越軍的伏擊點,於是爵室中的弩炮展開了攻擊,幾番射擊下來,峽谷口再無聲息。

兵兇戰危,南越軍最後的底牌不得不出動。它的名字,叫“蒙衝”。

南越風雲,秦漢軍隊孰強?看英氣勃發的大漢兒郎如何悍衛國家統一

南方的犀鳥

在南方有一種大鳥,頭上有巨大而顯眼的大角,其實也就是現在的犀鳥。但在古代,它被叫做“越王鳥”或者“鸏【童鳥】”。也許就是從這種鳥身上得到的靈感,人們發明了一種戰艦叫“艨艟”,簡寫就是“蒙衝”,它的防禦力堪比冒突。船身蒙上牛皮,普通的弓矢無法對其造成致命傷害。而更厲害的在於其前舷,裝有巨大的衝角,有如犀鳥的獨角,但絕不是求偶的裝飾,而且包上鐵皮,嵌上長釘。它的作用就是在突擊中對敵艦造成嚴重的破壞,從而擊沉對方。

眼見樓船破浪而來,最後的防線啟動,數架艨艟從早就隱蔽好的位置一氣衝出。有如發狂的犀牛,一頭撞向樓船腰部。這是一次精妙的突擊。隨著滔天巨浪,樓船被撞開了一個大洞。雖然馬上艨艟就被漢軍的拍杆掀翻,戰士落入水中。但這也是計劃一部分,因為他們相信,樓船即將沉沒,馬上水裡就是精於水性的南越人的天下。

可當南越人好不容易冒出水面時,他們都驚訝地睜大了眼睛。船體破開一個大洞的樓船居然沒有沉沒,依然在昂首前進。這在南越簡直是不可能的事情!

這又是大漢的一個黑科技——超越時代的水密艙。船艙被分隔成一個個彼此獨立的艙室。因此,哪怕一個艙室被擊破,也不會造成全船性性的漏水,因而船隻還能正常開動。

南越人幾乎接受不了失敗的事實,他們只能呆呆地站在水中,等候樓船掀起的箭雨和波濤將他們吞沒。


南越風雲,秦漢軍隊孰強?看英氣勃發的大漢兒郎如何悍衛國家統一

古戰船艦種

局勢已經很明顯了。南越人兵敗如山倒。呂嘉精心組織的峽谷狙擊戰就這樣落下帷幕。在絕對的力量面前,一切計謀、陷井都是渣渣。

大獲全勝的漢軍船隊繼續前進,在下游的石門又爆發了一場激戰,此地應該在現在的廣東從化市附近。可以說是通向番禺的最後一道屏障。但此戰更沒有多少懸念。經尋峽之戰,南越軍已經被打斷了脊樑。因此,甫一接戰,就丟盔棄甲而逃。丟下船隻、糧草無數。這樣,在精銳騎兵趕來與楊僕合兵時。南越的水路已經全為漢軍所控制了。呂嘉龜縮番禺不出。因此難怪路博德敢以身犯險。

當兩軍會合時,楊僕又提出了一個作戰方案,即他率水軍在正面突擊。路博德以騎兵的高度機動性繞到城後堵截。路博德接受了這意見。

當夜漢軍就發動了總攻,楊僕攻東南,路博德在西北紮營,剿撫並用。一方面攻入城中放火燒城,一方面給予投降的南越人以官祿。這樣,很快番禺城的抵抗力就沒有了。

眼見大勢已去,呂嘉和趙建德只好棄城而逃。結果半路被漢軍追上活捉。呂嘉又氣又急,也是百來歲的人了,於是一命嗚呼。

南越風雲,秦漢軍隊孰強?看英氣勃發的大漢兒郎如何悍衛國家統一

今天的南越博物館

捷報分兩批送上長安。不過這時劉徹正在去泰山封禪的路上呢。當接到南越大捷的消息後,他高興萬分,馬上給所在的地方賜名“聞喜縣”。等呂嘉的人頭送到。他便賜名所在地為“獲嘉縣”。

南海諸地望風歸順大漢。應該說,劉徹還是比較仁慈,投降的官員多半原地留任。但他們不再是南越的官吏,而是大漢朝的子民。從此,南越國不復存在,它成為了大漢朝的一部份,也徹底成為了中國的一部份,直到永遠。

漢軍這次南征影響極其深遠。在收復南越後,大軍並沒有立即班師回朝,因為在一側的東越國也露出了獠牙,不久後,楊僕率領他的樓船大軍又投入到消滅東越叛亂的戰鬥中。

另一邊,雖然沒有趕上南越之戰,但馳義侯何遺的部隊卻遇到了西南夷中的且蘭叛亂的問題。何遺消滅了且蘭,徹底打開了漢軍進入西南的道路。為雲南等地併入漢朝打下了基礎。

終軍、韓千秋等英雄雖然犧牲了,但他們的事蹟依然千古傳頌,他們長纓系虜的夢想也最終得以實現。因為他們的存在,大漢才有了勃勃英氣,而這種英氣自古至今給予了中華民族以前進的力量。

南越風雲,秦漢軍隊孰強?看英氣勃發的大漢兒郎如何悍衛國家統一

今天我們的軍艦是對古代將士們的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