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出海東南亞:立於本土,服務全球的道與術

中國移動互聯網出海東南亞正當時!

近年來,“一帶一路”建設給中國企業“走出去”帶來了新的機遇,出海浪潮自2010年起,從工具出海,到遊戲出海,再到泛娛樂等內容應用的海外規模化,以移動互聯網為主的出海企業取得了不凡的成績。

中國企業出海東南亞:立於本土,服務全球的道與術

中國出海企業佈局前三的賽道分別為遊戲、開發者服務、應用。在過去的5年裡,中國遊戲在海外市場收入增長了近15倍。在全球移動遊戲35強中,中國企業上榜13家。目前,很多遊戲公司在東南亞等新興地區表現突出。

中國企業出海東南亞:立於本土,服務全球的道與術

數據來源:白鯨出海、創業邦研究中心整

根據艾瑞與匯量科技聯合發佈的《2018年中國移動互聯網出海環境全揭秘》顯示,2017年東亞、北美和東南亞地區為出海企業的主要目的地。

中國企業出海東南亞:立於本土,服務全球的道與術

數據來源:Mobvista大數據中心

另外,研究發現預計到2020年,東南亞的互聯網用戶將發展到接近5億,未來10年的東南亞互聯網經濟,將有接近2000億美元的龐大市場規模,成為企業出海的第一選擇。

為何是東南亞?

  • 東南亞人口基數大,有6億多人口,GDP增速快,就市場規模和發展速度來說未來仍有很大的增長潛力,除東南亞已有中國資本支持的三家估值在百億美元以上的獨角獸公司Grab、Go-jek、SEA外,多家獨角獸公司正在發展,諸多公司開始進入新領域,均處於早期發展階段,市場潛力大。
  • 同時,東南亞的各項基礎設施也在逐漸完善中,將迎來一波互聯網紅利。從競爭的角度來說,東南亞本地互聯網人才不足,地方企業競爭小,東南亞 Top10 排行榜中基本以中國和美國產品為主,尤其是在互聯網方面東南亞本地企業的創新不足。
  • 東南亞文化環境與中國更相似,且時差小也便於團隊管理,中國企業出海東南亞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出海東南亞的機遇

  • 產業優勢延伸:向產業鏈上游延伸,面向前沿基礎科技研究和技術研發環節,通過收購與投資的方式從成熟市場高技術企業獲取研發與技術。向產業鏈下游的低端製造延伸,向有特色條件稟賦的新興市場轉移分工,並憑藉技術與知識產權等獲取高附加值收益。
  • 商業模式更新:中國在互聯網產業應用與模式創新方面較為領先,並獲得國際的認可,把成熟市場業務模式到不成熟地區,就好比坐上了時間機器,又重新擁有了幾年前的機會。
  • 核心技術應用:中國市場具有龐大的體量,在規模效應的作用下,邊際成本遞減,科創企業有足夠的動力去研發及應用,且核心技術應用呈現逐步融合發展。

出海東南亞的建議

  • 出海企業應根據不同國家的情況制定因地制宜的發展戰略。無論是機構合作還是市場拓展,都需要長期的堅持和不斷的融入。
  • 在業務開始過程中,不能照搬在國內支付、網貸、大數據服務等方面積累的發展經驗。
  • 應在充分了解本地政策和市場的情況下,積極加入行業交流平臺,開展同業交流與合作,做好合規經營。
  • 在團隊搭建和日常經營管理過程中,招聘本地員工或員工指派當地駐場,更快融入當地市場。

未來,以移動互聯網為代表的產業鏈將持續向海外延伸,技術、模式、產品、業務將輸向海外,獲取全球市場、擴大全球影響力的趨勢將會愈加明顯。

針對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IKGLOBAL將持續加碼東南亞市場戰略佈局,基於自身在IDC領域積累的領先資源優勢,本土服務能力,為國內出海企業在技術、資源、產品、服務等層面提供全面支持,助力客戶搶灘東南亞市場。

關於IKGLOBAL

全球優質互聯網資源及網絡安全服務商,致力於通過全球一體化的業務交付能力、智能高防安全平臺、本地化運維服務助力客戶業務暢聯全球。目前,IKGLOBAL在全球範圍內運營20家以上Tier3數據中心,並與70餘家運營商、公有云及IX服務商合作,在全球的核心城市及節點以20ms為半徑構建起了全球雲網一體化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