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大成鎮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 新風村裡樹新風

儋州大成鎮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 新風村裡樹新風

新風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樓前的廣場是全村環境最美的地方。本版圖片均由記者 劉襲 特約記者 李珂 圖/文

儋州大成鎮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 新風村裡樹新風

新風村裡的雕塑,附近拆遷的空地將用於發展旅遊業。

儋州大成鎮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 新風村裡樹新風

新風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志願服務中心。

儋州大成鎮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 新風村裡樹新風

新風村的民俗民情館展出數百件生產生活老物件。


在儋州市大成鎮新風村,最漂亮的樓房是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3層綜合樓;環境最美的地方是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樓前的廣場:古樹參天,鮮花簇擁,涼亭、走廊遮陰避雨,1000多平方米的廣場平鋪水泥磚,1800平方米的草坪綠意盎然,加上8盞太陽能路燈,是村民鍛鍊身體、乘涼聊天、唱儋州調聲的好地方。

  “這裡原來是破瓦房、荒地和長滿雜草的大水溝,沒有人來。”4月19日,新風村可久村民小組村民陳乾健告訴海南日報記者,“現在變成全村環境最美、最熱鬧的地方,除了乘涼、健身、散步、聊天,還能免費上網。”他的家離廣場僅三四百米遠。

  這裡是新時代文明實踐的新陣地,大量內容豐富的志願服務活動不時在廣場舉行。“今年1月初舉辦了儋州調聲和山歌比賽,歌唱黨的鄉村振興、脫貧攻堅好政策,周邊村民都來了,廣場擠滿人。2月至今,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廣播還天天播發防疫信息。”新風村黨支部書記、志願服務中隊中隊長李可祥說,村幹部、村民都是志願者,一起傳播文明新風。

  建設村民參與文明實踐新陣地

  走近新風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不少人都以為到了景區,最吸引人的是204年高齡的高山榕樹,茂密樹冠高達4層樓,樹身五六個人張開手臂圍不攏。儋州投資約660萬元建設了綜合樓、廣場、種植池、舞臺、花架、草坪、路燈,種植多種喬灌木等,建設設施完善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新陣地。

  “以資源整合為主要出發點,用好現有的基層公共服務陣地資源,建設設施完善、功能齊全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並突出實用性。結合實際抓好服務配套設施建設,設計寓教於樂的活動載體,讓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成為宣講政策、文化惠民、志願服務的良好平臺。”儋州市委書記袁光平說。

  打破條塊限制,整合所有陣地資源,儋州在保持各場所設施權屬不變的狀況下,整合新風村文化室、鄉村大講堂、農家書屋、文化小廣場、球場等活動場所。並選擇新風村可久村民小組的6畝用地開挖荒地、填平水溝、清除雜草,結合村委會各項職能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實踐站1樓是寬敞的志願服務大廳和即將開業的遊客服務中心;2樓是民事調解區、群眾休息等候區、愛心扶貧超市、鄉村振興工作室、新鄉賢之家、道德宣講室、農家書屋等;3樓則是民俗民情館。實踐站配備的辦公設施、廣播等於去年初建成投入使用。

  “每月至少開展一次志願服務活動。”李可祥說,去年1月以來共開展理論宣講、文藝演出、鄉村閱讀等42場文明實踐活動,受眾達1.3萬人次。“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活動聚了人氣、添了活力。”

  在民俗民情館裡,展出著數百件村民生產生活的老物件。石磨、石臼、陶罐、陶碗、木犁、扇車、民族服飾等展示著儋州地區過去的農耕歷史文化。帶女兒來參觀的白地村民小組村民符蘭花說:“要讓孩子知道傳統民俗民情,珍惜新時代、新生活。”

  解決村民難題傳播文明重實效

  新風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志願服務中隊,結合鄉村振興、脫貧攻堅、人居環境整治等熱點,開展了符合群眾需求的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活動,解決村民的難題,注重傳播文明實效。儋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溫龍說:“開展契合地方實際、群眾需求的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活動,促使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取得更大成效。”

  志願服務活動與鄉村振興融合,也加快了鄉村振興步伐。新風村引進社會投資發展旅遊業,需要徵用可久村民小組村民陳壯興家的1畝地和6間瓦房,但他一直不同意。新風村邱凡上村村民小組黨員村民、志願者何上來主動“請戰”:“他是我堂姐夫,我去勸勸他。”何上來對他說:“鄉村振興是全村的大事,你要顧大局,不能因為小利耽誤全村的經濟發展。鄉村振興奔小康了,何愁不能增收致富?”解開了陳壯興的思想疙瘩,他又協同村幹部,把陳壯興一家妥善安置。3月底,6間瓦房順利拆遷。

  志願服務活動與脫貧攻堅結合,還鞏固了脫貧攻堅成果。邱凡下村村民符聖卓一家住著60平方米破舊瓦房,屋頂漏水牆體開裂,是全村最後一戶沒有開工的危改房。新風村志願服務中隊隊員陳乾麗上門勸說,但他找藉口遲遲不肯開工。陳乾麗說:“黨和政府的危房改造扶貧政策,是為你一家人好。你住的是危房,一旦倒塌危害不小。”符聖卓最終聽從勸告及時開工,並在去年12月搬進新房。

  用村民喜聞樂見的形式傳播文明,吸引來不少村民自願參與志願服務。從王五鎮嫁入可久村的王萍花擅長唱調聲和山歌,還會現編歌詞。今年1月,村裡舉辦儋州調聲和山歌比賽,她現編歌詞感恩黨的扶貧政策,宣講黨的好政策,深受村民喜愛。今年2月至3月,她受疫情影響無法外出打工,便用歌聲在廣播站宣傳防疫知識,村民們也聽進了心裡。

  移風易俗引領鄉土文明新風尚

  新風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義診義捐、環境衛生整治、鄉村閱讀等常態化志願服務活動,不斷引導群眾參與到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活動中來,移風易俗,引領鄉土文明新風尚,倡導村民摒棄陋習,過文明新生活。

  村裡志願者帶動村民參與“愛祖國、愛海南、愛家鄉、愛家庭”衛生健康大行動。4月10日,新風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志願服務中隊志願者陳乾濤、李棉伯等10多人主動清掃可久村民小組至光村村民小組2米寬的村道,給路邊的綠化帶剪枝造型、清除路面落葉、幫助村民打掃房前屋後的衛生死角。陳乾濤說:“從去年底開始,志願服務中隊與鄉村振興駐村工作隊隊員、村‘兩委’幹部,每週到11個自然村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用實際行動帶動群眾參與‘四愛’衛生健康大行動。”

  新風村還在有條件的村民小組建設文化室、排球場和文化小廣場,打造文明實踐點。文萬村民小組曾是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的重點難點村,全村700多人,缺技能的人多、出去打工的人少,還時常發生酒後打架鬥毆、到鄰村偷雞摸狗的事。建設文明實踐活動點後,村民小組長在年前開展茶話會,讓在外創業成功的青年談體會,帶動更多年輕人外出打工。同時新建排球場、籃球場開展文體比賽活動。新風村文萬村民小組村民符楊景說:“重點難點村變成了文明友好村,村裡年輕人大多外出創業、打工,在村裡的都參加排球比賽等文體活動,陋習也不見了。”(海南日報 記者 劉襲 特約記者 李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