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權激勵,財務要不要公開

股權激勵,財務要不要公開

北京君同集團-耿小武

一位從事十年經營的餐飲老闆對我們表示,問我們在做股權激勵方案時,要不要公開企業的財務?這些情況我們在企業企業經常碰到,我就和老闆溝通以前為什麼企業不公開財務,不公開財務有什麼樣的好處,老闆的想法如下:

1、擔心員工知道公司的真實財務數據,當員工和企業產生矛盾時,員工到稅務局進行投訴。

2、擔心員工知道企業賺了多少錢,心裡不平衡,出去自己幹,也擔心員工知道他人賺多少錢,心理失衡。

3、擔心員工知道企業的產品供貨渠道、價格,對外有洩露。

4、擔心有些不好計算的或者不好顯現的財務,不知道怎麼處理

我們和老闆逐一進行分析以上擔心是否成立?

1、害怕被員工到稅務局舉報

這種可能性確實存在,問題是員工為什麼去舉報,我處理過一起員工到稅務局舉報的事例。過程如下,員工入股了,結果員工認為企業的財務中有貓膩,損害自己的合法權益,員工提出財務數據要規範,但雙方沒有達成一致,後來員工提出退股,要求老闆一分不少將本金退回,老闆提出員工中途退屬於違約,要承擔違約責任,即按照約定承擔入股金10%的違約責任,當初入了50萬,現在要承擔5萬元的違約金,雙方沒有達成一致,最終員工迫於無奈到稅務機關舉報。

從這個案例來看,員工在無路可退的情況下,才到稅務局舉報。如果能夠提前化解,就不會發生這樣的結果,再者,中國人的性格是不到萬不得已是不願意撕破臉去舉報的,這種結果是兩敗俱傷,員工也非常清楚,並且員工和老闆比,員工永遠處於弱勢一方,員工知道舉報的後果對自己也沒有好處,這種概率發生的可能性極低,同時這也要求在員工入股時,進行德才兼備的識別,不符合入股條件的是不能入股的,即沒有大局觀,小肚雞腸,唯利是圖的員工要排除在入股人員之外,這樣未來發生糾紛的可能性就會大大化解。

還有一種情況,員工不入股就不可以舉報企業偷稅漏稅嗎?崔永元舉報范冰冰,崔永元連企業的員工都不是。從更長遠講,企業及企業家納稅是企業的法定義務,企業及企業家在解決了基本的生存問題後,為了企業的健康發展,企業繳納合理的稅收也是應該的。

2、擔心員工知道自己賺了多少錢,心裡不平衡,出去自己幹

我們在企業輔導過程中,我們和員工進行溝通,我們問員工你知道企業賺多少錢嗎?員工一般會會心一笑,說我們不知道企業到底賺多少錢,但我們知道企業大概賺多少起?一家企業員工認為老闆一年大概能賺2000多萬,老闆聽了大吃一驚,怎麼可能,我最多一年賺1000多萬。由此可見,員工認為企業賺的錢,往往比老闆公佈的要多,因為員工對於企業一些更細節的支出是不清楚的,比如企業產生的稅費、招待等支出。如此看來,老闆因為怕員工知道自己賺多少錢而選擇不公開財務,未必是明智的。

3、擔心員工知道自己的產品供貨渠道、價格,對外有洩露

老闆擔心如果財務公開了,員工知道供貨渠道,知道供貨價格,員工會不會透漏出去或者員工在賣貨時覺得價格虛高,心裡沒有底。

現在的信息如此透明,除非企業規模極小,所有的事情靠老闆自己幹,否則企業的進貨價格和進貨渠道就一定存在第三方知曉的情況,這應該不屬於企業的核心機密,另外企業的進貨價格僅僅是企業的商業競爭手段之一,一盤毛肚能不能賣出去,賣多少錢?這不僅僅取決於成本,還取決於企業的品牌實力, 毛肚的成本絕對不會那麼高,但毛肚就是可以賣出那樣的價格,是因為品牌的價值,所以這個擔心也不必有。

4、企業存在違法的行為,如行賄行為

這個可能確實是企業的大忌,從長遠考慮,老闆也需要去解決。這個問題在我們做實務過程中確實也經常碰到,問題是,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這本身就是企業的重大隱患,即使員工不入股,也是要解決的,員工入股可以加速企業的規範化,當然在實務會根據企業的具體情況進行處理。

我的結論是,企業的財務規範是企業做股權激勵的必然選擇,沒有財務公開,員工與老闆之間就無法建立真正的信任,財務指標是股權激勵實施的關鍵。從長期發展和規範治理的角度看,企業財務需要向規範化、透明化逐漸過度,陽光是最好的殺毒劑,燈泡是最好的警察。

老闆決定公開財務,我提醒到公開財務你會經歷陣痛,因為原來你是人治,你發多少錢你說了算,以後要靠制度來決定各自的收入,要讓大家覺得公平,老闆拍胸脯說,我能搞定。

公開財務之路會一帆風順嗎?老闆又會經歷怎樣的陣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