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臨汾市堯都區:“三無”變“三有”,大家說了算!

山西臨汾市堯都區:“三無”變“三有”,大家說了算!


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沉著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大考,著眼城市基層深度治理,緊抓“無物業管理、無主管部門、無人防物防”老舊小區(片區)這一薄弱環節,進一步加強黨建引領,創新治理體系,完善運行機制,推動基層治理進小區、進片區。


建立功能性黨支部

讓 “三無”小區主事有黨


新年伊始,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堯都區將小區(片區)作為城市最小治理單元,第一時間在各個小區(片區)成立臨時黨支部,指定臨時黨支部負責人,組織小區內的社區黨員、在職黨員、離退休黨員和流動黨員積極投入一線防疫,將其作為檢驗黨性、識別黨員、優選人才的重要平臺。

山西臨汾市堯都區:“三無”變“三有”,大家說了算!

臨汾市堯都區堯鄉社區書記研究轄區“三無”小區疫情防控工作。

在臨汾市委組織部針對“三無”小區提出黨建引領疫情防控工作要求之後,堯都區立足“三無”小區臨時黨支部長效常態發揮作用,經過一段時間運行後,在街道黨工委主持下全部就地轉化為功能性黨支部,按照班子成員宜少不宜多的原則進一步將組織能力強、黨性原則強、有擔當有作為的黨員同志調整充實為功能性黨支部書記和委員,並以樓棟(衚衕)為單位確定了黨小組長。

同時,對於不符合成立功能性黨支部條件的小區,堯都區從街道、社區選派黨建指導員,實現了“三無”小區黨的領導和工作全覆蓋。


建立紅色物管會

讓“三無”小區理事有人


堯都區研究出臺了《關於強化黨建引領在疫情防控期間成立“三無”小區(片區)物業管理委員會的指導意見》,在街道、社區黨組織統籌指導下,在小區功能性黨支部組織主導下,居民代表採取舉手表決、網上表決等靈活、安全的方式選舉產生物管會委員3至9人,其中黨員人數原則上不低於一半,物管會委員推選產生物管會主任1名(一般為黨員)、副主任2名,鼓勵提倡社區幹部、片區民警、網格員兼任委員。

山西臨汾市堯都區:“三無”變“三有”,大家說了算!

臨汾市堯都區糧局小區召開物業管理委員會選舉會議。


具體推進過程中,堯都區參照社區(農村)換屆“六不能”“六不宜”等標準,嚴格進行資格審查,確保好人當選、能人管事,大力提倡功能性黨支部和物管會班子成員交叉任職,促進黨組織與居民自治組織深度融合,始終保持其政治上的先進性。

目前,堯都區183個“三無”小區選舉成立了物管會,物管會黨員佔比57.1%,成立功能型黨支部147個,黨支部書記兼任物管會主任101人,佔比68.7%。


建立運行保障機制

讓“三無”小區議事有法


黨建引領小區治理關鍵要指導居民自治、引領民主議事,激活內生動力。

堯都區堅持街道黨工委—社區黨總支—小區功能性黨支部的組織領導體系,小區功能性黨支部和紅色物管會按照支部提議、雙方商議的程序,共同定大事、抓要事、辦成事。

街道社區指導各小區在充分徵求意見基礎上,協商確定2到3件今年要做的實事。全區“三無”小區共確定要辦的事實513件,目前共完成集資安裝大門、修建門房、優化衛生環境、消除安全隱患等實事268件。

山西臨汾市堯都區:“三無”變“三有”,大家說了算!

堯都區北孝社區婦女志願者向“三無”小區居民發放疫情防控宣傳資料。


區級層面出臺框架性紅色物管會工作職責和居民公約,將《新時代公民道德綱要》和《愛國主義綱要》等關鍵性內容貫徹其中,指導街道、社區層面根據實際細化內容,形成易操作且群眾信服的小區居民公約。

堯都區建立健全小區自治的議事協調、服務評價、糾紛調處等機制,通過組織召開小區各類組織和全體黨員(黨員代表)、業主代表參加的小區治理聯席會、聽評會、座談會等,理順各方關係,化解各種矛盾,落實各項實事。

鐵路東三元社區技鑄小區紅色物管會通過支部提議、雙方商議、居民代表大會決議,按公議收取合理集資費,確定安裝大門和監控、管理小區停車位、刷新文化牆、聘用衛生清潔員4件實事。

堯都區加大資金保障力度,社區服務群眾專項經費向“三無”小區傾斜,並落實物管會主任專項工作補貼;採取“三無”小區新建和改擴建辦公服務場所、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調劑共用等辦法,確保有處議事。


稿件素材由臨汾市堯都區委組織部提供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