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年,我的戰“疫”情

庚子年,我的戰“疫”情

2020年的春節,相信對很多國人來說,會是一輩子都不褪色的回憶,一場疫情的驟然襲來,讓我們措手不及,但我們腳下這片熱土,從不缺乏磨難之中的堅韌與無畏精神。疫情發生後,我所在的滿洲里市森林公安局第一時間貫徹落實上級公安機關重要指示和部署,接到防控指令,全局民警取消休假、立即返崗,第一時間成立黨員突擊隊。我主動請戰加入突擊隊,發揮一名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力爭和戰友們一起為轄區築起一道堅實的戰鬥堡壘。

“王叔,您從萬達廣場下班了?在商場工作要戴口罩、勤洗手,吃好休息好,提高自身免疫力。”“鄧警官,謝謝你的關心,王叔記住了。”每天,這樣的情景都不斷在防疫一線上演著。

疫情防控任務佈置下來後,滿洲里市森林公安局選派8名民警負責西花園小區191戶,500餘人的排查登記,並聯合社區、公安派出所對社區摸排的“四類人員”進行聯防聯控,盡全力管好人、守好門,做到警力跟著疫情走,防止因群眾恐慌引發社會矛盾。哪裡有困難,哪裡就有公安民警的身影。一開始個別居民不是很理解,我和我的戰友們就耐心的向他們解釋疫情形勢。時間長了,大家逐漸理解了,主動配合,畢竟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大家的生命健康安全。

有一件事讓我記憶猶新。3月1日下午,我在巡查中發現,3號樓2號車庫內住著一位70多歲的老大娘,門前地面上結了一層厚厚的冰,老人進出家門極易滑倒,很危險。我和戰友趕忙拿上鐵錘和掃帚,你一錘、我一掃把地把奶奶門前冰面清理得乾乾淨淨。老奶奶激動地說:“共產黨的警察好,真心為老百姓做實事兒。”

沒想到我們這麼點兒小事,群眾心裡都記著。事後老人還特意寫了封感謝信,字裡行間流露出警民魚水情深。這樣的點滴暖心事很多很多,寒風中熱心的居民送來一杯熱水、一句保重、一個微笑、一個點贊,無不體現著新時代警愛民、民擁警的警民魚水情,彰顯了人民警察時刻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我是社區居民,也是人民警察,更是一名黨員,在疫情面前理應衝在最前面。”作為一名80後年輕警察,防控一線就是我的陣地。3月的邊城氣溫還在零下20度左右,不時還來點“風花雪月”,在這樣的環境中,值守民警堅持在崗,守好最後一公里,防止外來疫情輸入。執勤民警4人一組,其中有一半以上是年齡偏大的老同志。他們與年輕民警並肩開展人員排查、車輛登記、人員體溫檢測、聯防聯控等,8個小時一換班,勤務壓力大、強度高。老同志在長年累月工作中,身體都有些透支,不同程度都患有腰腿疼痛的職業病,讓我感動的是,他們從不言苦,腿涼了就用暖寶貼覆蓋住大腿,包裹住腳踝,抵擋著嚴寒襲擊,用最美行動為我們年輕民警樹立了榜樣。“小鄧,登記一下,這一家從黑龍江回來的。”“您好!請出示證件,測體溫、登記。”這樣的話語不知道一天得重複多少遍,也許這就是平凡中見偉大,細微處見真情,一句“同志,謝謝!”送來內心的溫暖。

與最美逆行者醫護人員相比,公安民警不是這場戰疫的主角,但同樣在為盡力抗擊疫情服務。這些身穿警服頭頂國徽的人,也在最美逆行。

作為2018年度滿洲里市十大政法標兵之一,我在疫情面前絕不能退縮。疫情來襲時,來不及和剛滿週歲的女兒告別,從烏蘭察布老家孤身奔赴千里之外的工作崗位。從此之後,我近乎是以單位、社區為家,全身心投入到社區防控上。每天一大早起來,有時候來不及吃口早飯就來到單位,見到戰友們,說上幾句鼓勵話,就投入到一天的戰鬥中。農貿市場、街面門店、居民社區、野外作業點均能看到我的身影。經常是一個電話,便放下飯筷,衝向案發現場,頭頂警徽,在盜獵現場同違法犯罪分子鬥智鬥勇、在人民群眾中普及依法防“疫”的溫暖。我積極響應黨組織志願向武漢抗擊疫情一線捐款的號召。我就是一顆“螺絲釘”,力量雖微,但是,積少成多,積沙成塔。人只有保持善良,才能感受到世間的溫暖和生活的美好。也許你問我,怕不怕?作為一個有血有肉的普通人,面對嚴峻的疫情,一定是怕的。但是我不能怕,因我穿上了警服,就肩負起使命,在給自己力量的同時,也要照耀周圍。

長夜已盡,日光將來,一切都不會遙遠。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我相信,世界會一天一天往好裡走的。我更相信你我很快就能在熟悉的街道上散步,能很快走上熟悉的街頭,就能看湖畔春花綻放,聽鳥兒竊竊私語,摘下口罩呼吸最自由的空氣,把笑言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