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年,我的战“疫”情

庚子年,我的战“疫”情

2020年的春节,相信对很多国人来说,会是一辈子都不褪色的回忆,一场疫情的骤然袭来,让我们措手不及,但我们脚下这片热土,从不缺乏磨难之中的坚韧与无畏精神。疫情发生后,我所在的满洲里市森林公安局第一时间贯彻落实上级公安机关重要指示和部署,接到防控指令,全局民警取消休假、立即返岗,第一时间成立党员突击队。我主动请战加入突击队,发挥一名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力争和战友们一起为辖区筑起一道坚实的战斗堡垒。

“王叔,您从万达广场下班了?在商场工作要戴口罩、勤洗手,吃好休息好,提高自身免疫力。”“邓警官,谢谢你的关心,王叔记住了。”每天,这样的情景都不断在防疫一线上演着。

疫情防控任务布置下来后,满洲里市森林公安局选派8名民警负责西花园小区191户,500余人的排查登记,并联合社区、公安派出所对社区摸排的“四类人员”进行联防联控,尽全力管好人、守好门,做到警力跟着疫情走,防止因群众恐慌引发社会矛盾。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公安民警的身影。一开始个别居民不是很理解,我和我的战友们就耐心的向他们解释疫情形势。时间长了,大家逐渐理解了,主动配合,毕竟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家的生命健康安全。

有一件事让我记忆犹新。3月1日下午,我在巡查中发现,3号楼2号车库内住着一位70多岁的老大娘,门前地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老人进出家门极易滑倒,很危险。我和战友赶忙拿上铁锤和扫帚,你一锤、我一扫把地把奶奶门前冰面清理得干干净净。老奶奶激动地说:“共产党的警察好,真心为老百姓做实事儿。”

没想到我们这么点儿小事,群众心里都记着。事后老人还特意写了封感谢信,字里行间流露出警民鱼水情深。这样的点滴暖心事很多很多,寒风中热心的居民送来一杯热水、一句保重、一个微笑、一个点赞,无不体现着新时代警爱民、民拥警的警民鱼水情,彰显了人民警察时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我是社区居民,也是人民警察,更是一名党员,在疫情面前理应冲在最前面。”作为一名80后年轻警察,防控一线就是我的阵地。3月的边城气温还在零下20度左右,不时还来点“风花雪月”,在这样的环境中,值守民警坚持在岗,守好最后一公里,防止外来疫情输入。执勤民警4人一组,其中有一半以上是年龄偏大的老同志。他们与年轻民警并肩开展人员排查、车辆登记、人员体温检测、联防联控等,8个小时一换班,勤务压力大、强度高。老同志在长年累月工作中,身体都有些透支,不同程度都患有腰腿疼痛的职业病,让我感动的是,他们从不言苦,腿凉了就用暖宝贴覆盖住大腿,包裹住脚踝,抵挡着严寒袭击,用最美行动为我们年轻民警树立了榜样。“小邓,登记一下,这一家从黑龙江回来的。”“您好!请出示证件,测体温、登记。”这样的话语不知道一天得重复多少遍,也许这就是平凡中见伟大,细微处见真情,一句“同志,谢谢!”送来内心的温暖。

与最美逆行者医护人员相比,公安民警不是这场战疫的主角,但同样在为尽力抗击疫情服务。这些身穿警服头顶国徽的人,也在最美逆行。

作为2018年度满洲里市十大政法标兵之一,我在疫情面前绝不能退缩。疫情来袭时,来不及和刚满周岁的女儿告别,从乌兰察布老家孤身奔赴千里之外的工作岗位。从此之后,我近乎是以单位、社区为家,全身心投入到社区防控上。每天一大早起来,有时候来不及吃口早饭就来到单位,见到战友们,说上几句鼓励话,就投入到一天的战斗中。农贸市场、街面门店、居民社区、野外作业点均能看到我的身影。经常是一个电话,便放下饭筷,冲向案发现场,头顶警徽,在盗猎现场同违法犯罪分子斗智斗勇、在人民群众中普及依法防“疫”的温暖。我积极响应党组织志愿向武汉抗击疫情一线捐款的号召。我就是一颗“螺丝钉”,力量虽微,但是,积少成多,积沙成塔。人只有保持善良,才能感受到世间的温暖和生活的美好。也许你问我,怕不怕?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面对严峻的疫情,一定是怕的。但是我不能怕,因我穿上了警服,就肩负起使命,在给自己力量的同时,也要照耀周围。

长夜已尽,日光将来,一切都不会遥远。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我相信,世界会一天一天往好里走的。我更相信你我很快就能在熟悉的街道上散步,能很快走上熟悉的街头,就能看湖畔春花绽放,听鸟儿窃窃私语,摘下口罩呼吸最自由的空气,把笑言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