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縣解讀】大足“智”造緣何成功躋身“國家隊”!


【區縣解讀】大足“智”造緣何成功躋身“國家隊”!

入圍今年首批國家火炬特色產業基地
大足“智”造緣何成功躋身“國家隊”?

  近日,根據科技部火炬中心發佈的信息顯示,大足工業機器人特色產業基地入圍2020年第一批國家火炬特色產業基地。

  國家火炬特色產業基地是指在一定地域範圍內,針對國家鼓勵發展的細分產業領域,通過政府組織引導、各方優勢資源匯聚、營造良好創新創業環境形成的具有區域特色和產業特色、對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顯著支撐和帶動作用的產業集聚區。

  作為大足區產業結構升級發展的“尖兵”,大足“智”造緣何拿下“入場券”,成功躋身“國家隊”?

  親商軟環境 引得客商來

  2013年,大足高新區成立。高新區所在的萬古鎮是一個僅有5萬人口的農業小鎮,站在黃土坡上招商,成了許多人難忘的記憶。

  那時的大足離工業機器人產業似乎很遙遠。

  從一片荒蕪到蓬勃生機,大足工業機器人特色產業基地所在的高新區靠交通、政策等“硬實力”,更拼熱情服務、一諾千金等“軟實力”,傾力營造親商、重商環境,築起了一個既高端又溫馨的“家”,吸引了一大批優質企業搶灘入駐,多數來自於入駐客商的引薦,短短几年時間便跑出了工業機器人特色產業發展的“加速度”。

【區縣解讀】大足“智”造緣何成功躋身“國家隊”!

▲大足高新區科技研博中心

  在兌現惠企政策方面,大足高新區針對落戶項目成立了一個專門的政策落實小組,嚴格按照協議內容,為企業一一兌現優惠政策。針對投資規模大、帶動能力強的企業,該小組開啟“綠色通道”,落實專人一對一進行跟進。

  在推進產城融合方面,大足高新區加快建成安置房超過20萬平方米、科技創新人才公寓2.5萬平方米,100畝梧桐湖公園、1萬平方米人民公園、3.7萬平方米鳳凰山公園,推動萬古風情商業中心、萬古印象二期等項目建成投用。醫療、教育、文化、餐飲、娛樂、休閒、居家等公共服務業態不斷完善,一座宜居宜業宜商的智慧科技新城初具規模。

  產業大集聚 綠色發展好

  “5年前我們入駐的時候,周圍還有大片荒地,現在完全變了樣。”重慶羅博泰爾機器人研究院有限公司是較早入駐園區的一家企業。

  自成立以來,該公司不斷探索適合自己的發展路徑,不僅為機械加工企業提供專業的自動化解決方案,還與重慶郵電大學先進製造學院合作,致力於培養工業機器人及自動化領域的高級研發及應用人才,為大中專院校、科研院所和裝備製造企業提供整套工業機器人實訓基地、工業4.0—智能工廠實驗室教學建設方案。

  近年來,工業機器人特色產業在大足實現了從無到有的跨越式發展,成為大足高新區重要的主導產業之一。目前,產業基地已建成投產企業31家,其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7家。已引進國飛無人機、瀚德高科管道機器人、施密特智能電梯等項目43個,總投資超過60億元。

  目前,在大足,1萬臺工業機器人生產線基本建成,產能3萬臺、西南地區最大的智能電梯產業集群初步形成。產業基地基本形成以機器人及自動化集成、智能製造裝備等為特色,系統集成、整機及關鍵零部件研發製造於一體的綜合產業集群,產業關聯性強、綠色發展良好。去年,工業機器人特色產業實現產值28.79億元、稅收1406萬元。

  打造新平臺 創建新體系

  面對高層樓宇發生火災時消防到不了、靠不上、夠不著的困境,2016年,重慶國飛通用航空設備製造有限公司落戶大足後,經過多年研發,終於製造出了電動高層消防滅火無人機,實現了讓消防插上“翅膀”的夢想。

  2018年8月,國飛智能消防無人機驚豔亮相首屆智博會,開創了無人機利用5G網絡和智能指揮系統,實現“火情檢測-及時響應-快速壓制-現場調度”的智慧消防模式,技術水平全國領先並實現了市場應用。

【區縣解讀】大足“智”造緣何成功躋身“國家隊”!

▲國飛消防無人機

  近年來,公司研發團隊先後獲得專利近40項,參與了2項國家重點科研項目。

  “飲水不忘挖井人,國飛能有今天,真心感謝大足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創新平臺。”該公司掌門人曹兵說,今年,預計高層消防無人機銷售量將達到60架,銷售額近1億元。

  打造創新平臺,構建創新體系,是大足產業基地跨越式發展的有效支撐。基地建成了8萬平方米的創新中心,同時引進中關村億蜂科技企業孵化器,建成科技企業加速器30萬平方米,在孵企業超過30家。

  大足同時還在創新基金和人才、研發機構方面下足功夫,構建了一個強大的創新體系。產業基地組建了3000萬元種子基金、3億元智能產業發展基金,已投入5000餘萬元,國飛航空等企業都是受益者。產業基地加速引進工業機器人特色產業相關的研發機構,組建了中領院士專家工作站、城市地下智慧空間產業創新聯盟等平臺,引入了高企申報、專利申請、電商組建等20餘家服務機構,梧桐湖高科技產業園、機器人產業園、臺灣慧谷工業園等平臺也在大力推進建設中。

  王牌企業多 競爭實力強

  施密特電梯有限公司是大足工業機器人特色產業基地的骨幹企業之一,擁有126米高的試驗塔,擁有各類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線。依靠硬核的研發實力、產品質量和服務保障,施密特受到越來越多客戶的青睞。作為重慶市銷量靠前的電梯品牌,2019年公司售出近3000臺電梯,創收近7億元,貢獻稅收400多萬元。

【區縣解讀】大足“智”造緣何成功躋身“國家隊”!

▲施密特(重慶)電梯工廠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公司積極組織技術研發人員,從保護乘客健康安全的角度出發,整合各種高新技術、智能系統,推出免接觸功能、空氣潔淨功能、安全預警功能等多項防疫電梯功能,杜絕病毒交叉感染,目前已經在部分重要場所的電梯上開始安裝。

  作為基地的另一家“王牌”企業,重慶市瀚德高科機器人有限公司主要產品包括管道檢測機器人、管道潛望鏡、工業內窺鏡、USR管廊穿梭巡檢機器人等特種檢測機器人。

  “全國首臺地下管廊巡檢機器人就誕生於此,通過遙控操作、聲納探測,3D顯示內部狀態便可以快速檢測下水道內部缺陷,有效幫助工程技術人員針對性修復。同時,機器人還可以對管道內的障礙物進行清理,涉水可達10米。”大足高新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萬古鎮黨委書記周樹雲介紹。

  除了施密特和瀚德高科,產業基地還擁有重慶向日葵機器人有限公司、重慶重科智能有限公司、重慶富士電梯有限責任公司等骨幹企業。

  產業基地建設不斷推進技術創新,提升產品科技含量和技術附加值,積極承接國家及省級科技創新工程,不斷拓展在工業機器人、數控機床、電梯裝備等智能裝備領域的產業鏈建設。這些骨幹企業及關聯企業在關鍵技術的研發和產品創新上取得豐碩成果,極大提升了產業競爭力,帶動了大足經濟社會發展。

來源 重慶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