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心得:艺术品鉴定师培训课程

作者:侯苗苗(中艺藏•第21期高级艺术品鉴定师班学员)


学习心得:艺术品鉴定师培训课程

“中华多艺宝,藏于识者家”

盛夏的星光视界中心绿意森森,熠熠生辉,中艺藏格外热闹。

7月14日,作为文鉴小白的我有幸和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学员一道进入中艺藏“高级艺术品鉴定评估师”研修班的课堂,聆听诸位文博圈专家老师的教诲,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记得当年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说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做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名师。

早就知道,咱们中艺藏有50多位文博系统和市场经验丰富的专家老师。这次能坐在名师云集的中艺藏课堂上和这么多热爱传统文化的朋友们一起听课,我格外珍惜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

在本次培训中,中艺藏范校长、班主任陈老师,还有我们辛勤的工作人员为学员们提供便利照顾,努力创造了一个温馨舒适的学习环境。在为期一周的时间里,我们学习了倪亦斌老师的《明清瓷器鉴定》,王纪洁老师的《中国古代钱币鉴定课》,刘尚勇老师的《中国书画之徐悲鸿马的鉴定》,周学文老师《中国玉器鉴定专业课》,王帆老师《龙泉窑瓷器鉴定概论与实践》五位老师的专题课程。

课堂上一位位专家老师,以深厚的历史积淀,精湛而独特的鉴定技术,旁征博引,侃侃而谈。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专家老师们渊博的学识,理性的思辨,独到的见解,就像一盏盏明灯,给迷茫的我们指明了道路,又像一幅幅寻宝地图,坚定了我们深入文博鉴定领域的信心。

明清瓷器课

学习心得:艺术品鉴定师培训课程

瓷器可以说是传统文化中最负盛名的瑰宝之一,中国瓷器为现代收藏的一大项,爱好者不计其数,从近年来各大拍卖行交易成交量也可窥见一斑。

尤其明清瓷器发展出了精妙绝伦的青花瓷故事画。在这堂课之前,明清故事画瓷器在我的脑海中是精美的,无边无际不成体系的。

在这堂课上,倪老师以自己国际化学术视野和独特的治学方法,以及能接触到的高端而丰富的瓷器资源,以《西厢记》为线索,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脉络发展清晰的瓷器群研究的典范,并指出校正了国内国际多个权威代表的明清瓷器研究成果上的纰漏。学员听得简直叹为观止,精彩异常。给我们指出了未来明清瓷器的高维鉴定研究方向,令我益匪浅。

古代钱币课


学习心得:艺术品鉴定师培训课程

如果说有一样东西伴随着族群的兴旺而发展,与国家和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绵延几千年而未断绝,承载了深厚的历史积淀。那必然是钱币了。王纪洁老师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她的钱币课闪耀着夺目的理性思辨的精神光芒。

一枚枚小小的钱币,不仅仅是流通货币,更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融合的产物,一花一世界,一币一乾坤。

中国钱币使用历史很长,可以追及商代的海贝、铜贝。老师讲到商代的海贝,会让我们思考,为什么大千世界里海贝会脱颖而出成为交换媒介。

讲到春秋战国的刀布币,王老师会让我们思考为什么秦会使用圆币,三晋周郑会使布币,而齐燕是刀币。

讲到秦汉至隋唐,老师会仔细讲解两汉五铢、魏晋五铢、隋五铢的区别。讲到唐代,老师会让我们思考开元通宝的字体为什么由传统篆书改为颜体。还有讲述“顺天易得,得壹难求”的故事。

讲到宋代,老师讲到数量繁多,年号钱盛行的宋钱怎么鉴定它们的价值高低。

讲到元代引导我们思考为什么元代纸钞会成为主流。

讲到近现代货币,老师会着重讲解目前市场上价值很高的几类货币特征。

老师还讲了近代以来,三次大的假币潮,开始的时代背景以及流通去处和鉴定要点。整个钱币课同学们的积极性都挺高,一天的课意犹未尽,王老师课程内容十分详尽,让我们对钱币鉴赏有了心中有底,手里不慌。知道历史上有哪些币种,再多见真东西,自然能鉴定真假。

书画鉴定课


学习心得:艺术品鉴定师培训课程

书画课是由刘尚勇老师讲解的,他是近现代书画鉴定的专家。刘老师首先点明了书画鉴定学习的路径和方法。

主要分为艺术鉴定、技术鉴定和学术鉴定。

艺术鉴定可细分用笔、用墨等等;技术鉴定可西分为作伪手段等等;学术鉴定可以包括文献著作、史料考据等等。以及每一种鉴定方式的名家大师介绍。

这个开篇讲解真可以说是高屋建瓴,以总览全局的高维视角总结归纳了书画鉴定的大类及其分支。天下鉴定之法无出其右了。

以徐悲鸿画马为案例,收集了徐悲鸿一生五个时期画的马中大多数作品。刘老师把他每时期的马的作品集群从总体特征对比到都分解开来分析特点,庖丁解马,比如徐悲鸿早期作品(1928~1932年)主要是追求马的形体准确,保留了较多石膏模型的痕迹。被行内成为“石膏马”。然后局部细节对比分析:头部、鬃毛、耳朵、眼神、马身、马蹄、整体神采,还有徐悲鸿先生的字体和提款习惯。

一天的课下来,像我这种小白再去鉴别徐悲鸿先生的画,都可以真假立判,还能说的头头是道。以这个方法论来学习专类书画鉴定,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学非常好。

玉器鉴定课

学习心得:艺术品鉴定师培训课程

周学文老师的玉器课最大的特点就是大量的玉器实物。老师会结合玉器发展史脉络与我们学员收藏鉴赏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讲解玉器鉴定课,课程十分实用。

玉作为高层次文化的载体,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礼仪、商贸、宗教、审美追求、精神寄托产生了深厚的影响。

玉所拥有的美丽光泽和温润内质使它成为了一种超自然物品,被赋予了深厚文化意象,君子比德于玉。正是谦谦正人君子良好的象征。周老师学识深厚,以一篇《灵玉赋》囊括了玉的发现、制作、地位与发展脉络,“羽以彩饰,石与玉当……璋戚钺玑,蚕鱼龟鹰”给我们以文学和玉器知识美的享受。

玉器发展分两个阶段三个层次。

第一阶段是史前时代至汉代。此阶段又被称作高古玉时期,以通灵神玉和礼器之玉闻名。老师还细致讲解了这段时期玉器具体特征和鉴定要点。

第二阶段是隋唐至明清(包括民国),特点是玉走下神坛,摆脱神秘,向世俗和功用性发展,反应出浓厚的生活气息。其中隋唐——元代被称作中古玉,明清——民国被称作近代古玉。

随后周老师对每个时代的典型玉器的开采雕刻和样式纹饰进行详细讲解,并在讲解的同时给我们传阅玉器实物,这种学习方式让我们收获很大。

龙泉窑鉴定课

学习心得:艺术品鉴定师培训课程

青瓷由来已久,早在唐朝,就有“九州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陆龟蒙:《秘色越器》)之说。

这次非常有幸参加了王帆老师的龙泉窑课程。一个人在聊他喜欢的事物时,他的眼中是有光的。能感受到王老师是一个真正爱龙泉窑的人。聊起龙泉窑,王老师的眼中仿佛闪着光。老师自己收藏了龙泉名品就有几百件,其中不乏故宫等馆藏级同类和各大拍卖行上曾经几百万的拍品。说到考据龙泉窑的产生时代,他大胆推测,小心求证,在三种主流说法中他查阅经典又多次实地考察追根溯源,最后加以理性分析,敲定了龙泉窑真正产生于五代晚期。当时看其考据过程,被老师的认真态度和理性精神震撼到了,但其实后面会被震撼的更多。

老师精研龙泉窑三四十年,可以一眼几秒就能看透该件龙泉器物真假、时代、名称、功用、鉴赏美感、市场价值等,甚至还能说出是龙泉窑具体哪个窑口。

老师把这套鉴定心法总结简练,都分享给我们,我觉得真是进步神速。老师仔细的龙泉窑发展分为五个阶段:

分别是五代至北宋早期、北宋中晚期、北宋晚期至南宋早期、宋元时期、明代。

每个时期分别从外形、胎体、釉色、质感、开片、裂纹等详细介绍期特征。老师让我们对真物留下深刻印象,也就知道假物假在哪里。真是至理名言。

学习心得:艺术品鉴定师培训课程

宋代奉行守内虚外,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国策。虽军事力量较弱,强邻环顾,但经济与文化发展却空前繁荣,龙泉瓷器更是迎来繁荣时代。

北宋时期,尤其澶渊之盟后,宋辽之间基本维持了百年和平相处,社会生产力得到较大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安康富足,反应在龙泉窑上已初具规模,产品以生活用具为主,如碗、碟、盘等,装饰技法以刻花、划花为主,装饰纹饰有菊花、团花、缠枝牡丹、水波、云纹,线条流畅。

宋室南渡之后,原先的汝窑钧窑都已遭到破坏,随着政治中心的南迁,龙泉窑越来越繁荣,再加上积极革新技术,形成了独特风格,工艺有了重大改进,产品种类丰富,除了日常生活外,还增加了文具以及供器。

这一时期熟练掌握了胎釉配方,通过多次上釉以及烧制气氛的控制,成功烧制粉青、梅子青等,釉色纯正,达到了青釉史上最高水平。其中龙泉窑的文房花器可称一绝,无处不显示着宋人高雅情趣和卓越审美能力。

随着南宋政局稳定,经济的繁荣,科举制的完全成熟,都市生活的发达,宋代文人地位崇高,文人重视文房,必有花、香、茶,都离不开瓷器作为载体,龙泉窑在朝廷和文人的推动下,创烧出了令人眼花缭乱的瓷质花器。有仿古礼器,也有各项吉祥器物,想象力之丰富,令人叹为观止。

文房雅器归纳起来有四五十种,适合瓷器烧制的有笔搁、砚屏、笔洗、笔舔、水丞(水盂)、水注、水滴、印池、花瓶、香橼盘、琴炉、鸟缸等,所有这些适合瓷器的雅玩龙泉窑全部烧造过,而且工艺精细,气质典雅。在中国瓷器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老师还以不同时代的同一器型为专题,展开龙泉窑鉴定探讨,比如说各类杯盏在宋元明各代的不同,通过对器型、工艺传承风格、口沿、炉身、胎质、整体效果等对比,使真假立现,大幅度提升了我们的实战鉴赏能力。每个人都收获满满啊。

学习心得:艺术品鉴定师培训课程

中艺藏文博教育

隶属于中艺藏(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开放大学培训学院战略合作单位、中国收藏家协会古典家具收藏委员会常务秘书长单位、中国旧货业协会文化艺术品委员会秘书长单位、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员单位,北京市诚信创建企业,主要从事文博人才继续教育培训,包括文物艺术品鉴定评估师、金缮修复师、古陶瓷修复、艺术品金融经纪人、职业资格认证项目、学历提升等人才培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