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村隨拍遂川縣「廚房」農家老物件 二

一棟棟老屋、一件件舊物、一張張圖片讓我突發感慨:“風雨縹緲幾十載,物舊房殘景感懷……。”


下村隨拍遂川縣「廚房」農家老物件 二

遂川縣過去的農家廚房


現如今慢節奏、原生態的生活方式哪怕在山村也在逐漸消失,條件改善、物資豐富,一些鄉村建築風貌逐漸勝過城鎮這是好事,但每個人都會有念舊情懷。所以說在鄉村總有那麼一兩處風景或一兩件舊物能夠勾起您對往日的回憶。

下村隨拍遂川縣「廚房」農家老物件 二

遂川縣過去的農家廚房


這戶農家廚房的每一個物件,我都熟悉無比,看著看著感覺時光倒流,回到了當初的那年那月。菜刀是懸掛在竹掛上,一是防止小孩誤碰傷手,二個這樣放可以滴乾上面水珠、保持刀把乾燥不生鏽而使用更長久。


下村隨拍遂川縣「廚房」農家老物件 二

遂川縣過去的農家廚房物件 “箸籠”


上圖是叫什麼?我想很多人可能都已經忘記了,普通話叫“箸籠”,俗稱筷子籠,主要作用是盛放筷子調羹,是廚房必不可少的用具之一。早先的都是用竹子製作的,壁掛式鏤空狀態,洗乾淨的筷子難免還有水珠,能夠透氣滴乾。後條件改善後就出現塑料製品、陶瓷製品和不鏽鋼製品,近些年這樣的竹編“箸籠”已經絕跡了。


下村隨拍遂川縣「廚房」農家老物件 二

遂川縣過去的農家廚房 水梗


看到上圖這個竹製用具讓我真的有點小興奮,趕忙拿起拍照留念。這原本是家家戶戶廚房必備物品,普通話可能是叫竹勺(舀),遂川話叫“水梗”,是用來舀水的。以前燒開水舀水倒入熱水瓶的專業用具,最大優點無公害、無雜味、經久耐用。

但菜園裡有一種用具與這模樣相當,但尺寸更巨大,手柄更長,是什麼我就不說了,相信大家都知道O(∩_∩)O哈哈~。


下村隨拍遂川縣「廚房」農家老物件 二

遂川縣過去的農家廚房 水瓢


水缸中的瓢,也是廚房舀水的傳統物件,一般是用長老的葫蘆製作,用鋸子對半據開,去瓤為瓢,在千百年的廚房歷史長河中,此物功不可沒。現如今種植這種葫蘆的人都很少了,因為長的太巨大,種了摘一個吃不完,浪費。

下村隨拍遂川縣「廚房」農家老物件 二


還有一種傳統水瓢,是用整根木頭對半據開,然後手工挖空製作出來的,但現如今都用上了塑料勺,簡單輕便,這樣的工具都消失殆盡了。


下村隨拍遂川縣「廚房」農家老物件 二


看到下圖這個水缸,我就會想起天天早起挑水的家人和遂川的民間神話故事《田螺(精)姑娘》並憶起土語方言說唱到:“卜、卜、卜,敲你娘格缽嘍霍(田螺殼)……茄茄茄……”之前有記錄就不多說。

下村隨拍遂川縣「廚房」農家老物件 二

遂川縣過去的農家廚房


我想大家對上圖這個箭頭標註的物件不陌生吧?竹篾編制出來的圓形物件,普通話叫什麼我不知道,好像是叫“灶基鍀”。

下村隨拍遂川縣「廚房」農家老物件 二

但與家人聊天想起上圖箭頭所指的物件遂川方言叫“蒲勺啞”,主要功能是做放置水瓢的基座,因為以前的水瓢無論是葫蘆製作還是木頭製作,背面都是圓弧形放不穩,而且水瓢直接放灶臺上不乾淨,有了這個一切問題迎刃而解。


下村隨拍遂川縣「廚房」農家老物件 二

上圖這個我想不用解釋大家都能夠一目瞭然,非常直觀。篾製品——俗稱篾架。放於鐵鍋內起隔水蒸菜、蒸飯、蒸紅薯的作用。

下村隨拍遂川縣「廚房」農家老物件 二

上下圖木甑與灶漏我就不用費心介紹了,之前郭世緞叔叔就介紹的非常詳細,我信手拈來與大家分享就成。

木甑與灶漏(篾漏),灶漏,是一種竹製品。以前的人煮飯,是先把洗淨的米放進鍋中用水煮,煮到將化未化半熟未熟時,便用灶漏撈起就能夠瞬間瀝乾水分,然後倒入甑中蒸。非常高效環保,三下五除二就能撈乾淨,也輕便,又不漏米,即便有米飯粘在灶漏上只需輕輕一拍就搞定。


下村隨拍遂川縣「廚房」農家老物件 二


木甑:一般用杉木做成。下部有一底板,留有縫隙。蒸氣透過縫隙滲入米飯,逐層上升。當蒸氣 蒸騰上甑頂,甑蓋露出乾爽之色,便是飯熟之時。

下村隨拍遂川縣「廚房」農家老物件 二

這時你便可聞到一縷撲鼻的清香。如此煮出來的飯不幹不硬,不爛不綿,芳香可口,越嚼越有味道。


下村隨拍遂川縣「廚房」農家老物件 二


傳統斗笠,現如今也少有見到了。說實話這兩個還算是新老結合製作的,真原始的竹編斗笠,裡面是沒有油紙做襯布的,全部是採用箬竹葉做隔斷及篾編成的寬邊帽才是原生態的。

下村隨拍遂川縣「廚房」農家老物件 二


大家知道這個四平八穩放在地上的鐵器是用來做什麼的嗎?周身還有四個耳朵。告訴您吧,這也是廚房物件之一,生火做飯煮菜的一種鐵鍋,普通話叫“”。但遂川本地方言就比較形象生動叫“牛眼鍋”。


下村隨拍遂川縣「廚房」農家老物件 二

遂川縣大汾鎮


牛眼鍋一般不是在家中灶臺上使用,而是過去人們外出野外搞副業(砍木頭、挖竹筍)在山間地頭不打灶臺隨意用石頭支架或用木棍懸掛於火堆上的煮鍋,鍋底平整、鍋身中間隆起上部收口像個錢袋 ,上方有四個耳朵用於懸掛。

有人說牛眼鍋就是釘鍀鍋,其實不是。它有兩種不一樣,一個是形狀,二個是使用方法。

鍋身形狀不同,釘得鍋外觀上大下小渾身圓筒如鐵釘形狀,故稱釘子鍋,而牛眼鍋底部平整,從底部看如牛眼形狀,才戲稱牛眼鍋。

使用方法不同:釘得鍋是安裝在灶臺後方的一種鐵鍋。而牛眼鍋是在爐子上或室外空曠地帶懸掛使用。


下村隨拍遂川縣「廚房」農家老物件 二


今天隨意複製粘貼幾段以前下鄉隨拍的廚房物件與大家分享,稍後有空還會分享更多遂川縣域內的傳統老物件,與大家一起回顧過往曾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