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投資是科學、藝術、信仰、奉獻?

為什麼說投資是科學、藝術、信仰、奉獻?

投資是科學,投資是藝術,投資是信仰,投資是奉獻。——胡遠強

投資是科學。科學,指的就是分科而學,後指將各種知識通過細化分類(如數學、物理、化學等)研究,形成逐漸完整的知識體系。它是關於發現發明創造實踐的學問,它是人類探索研究感悟宇宙萬物變化規律的知識體系的總稱。 科學是一個建立在可檢驗的解釋和對客觀事物的形式、組織等進行預測的有序的知識的系統。投資對未來的分析預測是可檢驗的,只是有些需要五年、十年、二十年時間才能檢驗真偽、優劣,從這個角度講,投資是科學。任正非把華為全公司的財力、人力、物力集中投資(進攻)一個領域,這就是科學。科學的專業從業者習慣上被稱為科學家。科學強調實驗數據及其結果的重現性,許多投資分析方法都可以重複運用,難的是很多結果需要三年、五年、十年甚至更久才能驗證,而且投資者必須以真金白銀去驗證,對了就賺錢、錯了就虧錢,如果不投錢,無論結果對錯往往都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在西方世界,過去“科學”和“自然哲學”這兩個概念有時可以互換使用。在投資學科上,特別需要自然科學、理工學科的知識,做好投資不僅需要財經、金融、會計、財務、成本、文史等方面的知識,更需要數學、統計、邏輯推理、醫藥醫療、信息技術、計算機、機械電子、高分子化學、天文地理、能源、力學等方面的知識,所以從這個角度講,培養一個傑出的投資家,比培養一個傑出的自然科學家或社會科學家要難幾倍,因為投資家是兩者的綜合體。這就解釋了為什麼諾貝爾獎獲得者很多,而巴菲特、任正非級別的大師只有幾個。人類在20世紀、21世紀發展神速,正是得益於把權力授予了極少數工程師、企業家、投資人,如果人類沒有把權力授予埃隆馬斯克、王傳福,今天特斯拉、比亞迪的電動車不會這麼快推廣應用,同樣道理,微信、臉書、支付寶、淘寶、亞馬遜、安卓、蘋果、windows、office等,這些能夠大範圍推廣應用也得益於人類把權力授予了極少數工程師、企業家、投資人。以前強調的是國家機關中央集權,如今強調的是企業中央集權,培養和發現一個政治天才可能改變一個地區、一個國家,培養和發現一個天才科研人員、工程師、企業家、投資人可能改變全人類。

投資是藝術。藝術可以是宏觀概念也可以是個體現象,通過捕捉與挖掘、感受與分析,運用技巧、想象力、經驗等綜合人為因素的融合與平衡,以創作隱含美學的器物、環境、影像、動作或聲音等,是語言的重要補充方法。投資常用的分析預測未來的方法波浪理論和相反理論、黃金分割等,它們不僅有數學上公理的特徵,還有美學上宇宙規律的特點。許多投資大師、資深投資人士都有道不清楚、說不明白、神奇的靈感、第六感,它不同於一般的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這種靈感、第六感跟藝術創作的靈感、第六感有相通之處,也許將來人類能夠藉助量子糾纏理論來認識和解釋這種靈感、第六感。

投資是信仰。信仰指對某種思想或宗教及對某人某物的信奉敬仰。根據現代人類學、考古學的研究成果,人類最原始的兩種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信仰帶有理智的主觀和情感體驗色彩,特別體現在宗教信仰上,極致甚至會喪失理智。哲學家定義的信仰:“一種強烈的信念,通常表現為對缺乏足夠證據的、不能說服每一個理性人的事物的固執信任。”投資有時信仰一種方向,特別是人類需求演變的方向,它往往決定了技術和產品的方向,投資有時需要信仰一個創始人或創始團隊、一個管理者或管理團隊,這個人或團隊往往決定一家公司、一個行業的成敗,甚至會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和歷史步伐,比如推廣應用5G的任正非,推廣應用移動互聯網的喬布斯,推廣應用個人電腦的比爾蓋茨。今天很多人可能還認識不到任正非的偉大,十年、二十年後回頭看,任正非會比今天更偉大,那時5G已經深深融入並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任正非不僅是企業家,他還是戰略家、思想家、哲學家。如果任正非創辦的華為是一家上市公司,在1980和1990年代,投資華為就是相信任正非、相信任正非帶領的團隊、相信信息技術發展的方向、相信人類需求發展的方向。幾十年前,如果你相信巴菲特,你一直相信他,你有機會給他投資,那麼你的投資回報高達5萬倍,當初投資1萬元後來變成5億元。這就是投資的力量,信仰的力量!

投資是奉獻。奉獻,是一種愛,是對自己事業的不求回報的愛和全身心的付出。對個人而言,就是要在這份愛的召喚之下,把本職工作當成一項事業來熱愛和完成,從點點滴滴中尋找樂趣;努力做好每一件事、認真善待每一個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俗話說,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無論是專業投資者還是業餘投資者,只要風險在自己承受範圍之內,只要對投資決策是無怨無悔的,虧損也是一種愛,是奉獻,甚至虧損比盈利更偉大,比如公益投資、慈善捐贈,巴菲特、比爾蓋茨、陳光標……這些幾乎接近裸捐的慈善家,他們在作出相關投資(捐贈)決策時是無怨無悔的,這就是愛,是奉獻。

股票、期貨、外匯、房地產、收藏品等各種投資都具有從眾效應、羊群效應,而且受媒體輿論、權威人士觀點影響巨大,因此,投資作為人類行為具有極強的文化屬性,從本質講,絕大多數投資者是沒有自主行為能力的,他們的行為都受到“別人”控制了,極端情況下,T+1制度下的產物就是天天漲停或天天跌停。這幾年,美國、歐洲的一些大事件,政治人物、權威人士、商界領袖、媒體報道的觀點和真假傳言往往能影響市場走勢,這就是投資具有極強的文化屬性的證明。2014年12月18日,知名大型企業比亞迪港股(HK.01211)在虛假傳言影響下,當天換手率高達27.62%、成交額高達60.4億港元、最低價17.673港元(前復權),5個多月後,2015年6月4日股價最高漲到61.273港元,漲幅2.47倍。人們看電視劇、看電影,當被劇情吸引的時候,會十分投入,甚至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會情不自禁地笑、哭、驚恐、流淚、心跳加快,忘記自己其實只是一個局外的觀眾。人們參與投資也有類似的體驗。幾百年來,數以十億計的投資者和波浪理論“槓”上了,總是在底部賣出、頂部買入,感覺是想操縱市場或者與市場作對一樣。我在十幾年前跟朋友開玩笑,如果股票和期貨脫離了實體經濟,其實可以劃歸文化娛樂、體育、彩票競技部門來管理,因為它就像數字遊戲一樣,普通人虧幾萬、幾十萬、幾百萬是很容易的事,而極少數頂尖的贏家賺幾十萬、幾百萬、幾千萬也不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