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地震局扶貧幹部故事之伍阿榮老漢的新房

今天的羊窩子村格外熱鬧,鞭炮齊鳴,人聲鼎沸,鄉親們紛紛前來朝賀伍阿榮老漢喬遷新居。昔日破敗不堪的土坯房改造一新,搖身一變成了白牆紅瓦的新房,笑容可掬的伍阿榮老漢忙不迭地向鄉親們道謝,他從來沒有想到在自己有生之年還能夠住進新房,高興得合不上嘴,激動地連連作揖,幸福的眼淚撲簌簌向下掉。此時此刻,伍阿榮老漢最想感激的人就是羊窩子村的駐村扶貧幹部龔康,他的心裡明白,沒有龔康,就不可能有他今天的新房。

四川省地震局扶贫干部故事之伍阿荣老汉的新房

伍阿榮家改造後的房屋

初次走訪遭責難

2018年7月,龔康奉命到涼山州木裡縣項腳鄉羊窩子村扶貧,擔任駐村工作隊隊員,這也是他人生第一次走進大涼山。到了羊窩子村,龔康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山高路險,什麼是真正的崇山峻嶺。

所謂的羊窩子,顧名思義就是像羊窩子那樣大個地方,其實連平地都算不上,只是大山裡的一塊地勢稍緩的斜坡,平均海拔2800多米,屬典型的高山地帶,這裡居住著近三百戶村民,距項腳鄉十多公里,距木裡縣城近五十公里,當地土地貧瘠,雖然山腳下就是碧波盪漾的小金河,卻十分缺水。

作為扶貧幹部,龔康對這些自然條件並不在意,他與其他隊員一樣集中住在村上,每天想著的是怎麼把扶貧工作搞好,他知道這將是自己一生難得的履歷。

四川省地震局扶贫干部故事之伍阿荣老汉的新房

龔康在走訪的路上

這一天,風清氣朗,龔康又開始了他的走訪工作,他的目標就是摸清羊窩子村每家每戶的生活狀況。沿著蜿蜒的道路,龔康揹著簡單的行李,翻越過一道道山樑,沒過多久汗水即溼透了他的衣衫,高山上強烈的陽光已經照射得他的臉頰紅通通一片,他隱隱感受到了紫外線曬傷的灼痛,知道回去後又得掉一層皮。

終於走到了一戶人家屋前,一位年約六旬的老漢正埋頭忙自己手上的活,龔康顧不及抹去臉上的汗水,微笑著上前自我介紹道:“老人家,我是村上的駐村幹部,今天到你家來了解了解情況。”說著,他準備與老漢握握手。

可那老漢不像其他走訪村民那般熱情,他沒有搭理龔康,只是抬頭看了一眼,面無表情,又低頭幹起自己的活來。

龔康尷尬地收回伸出去的手,再次溫和地表明瞭自己的來意,老漢這時才憋出一句話來,道:“坐吧。”然後,他遞給了龔康一張矮凳。

坐下後,龔康習慣性地掏出包裡的筆記本,準備記錄下今天的走訪內容。可老漢直端端地站了起來,氣呼呼地衝著龔康道:“你們這些幹部,就知道做樣子,今天走訪,明天走訪,就是不解決問題。”

龔康一臉茫然,但明顯感受到老漢話中的情緒,他極力耐著性子問:“老人家,你家有什麼問題沒有解決?”

老漢指向自己的屋子說道:“你看,我們家的房子都要垮了,你們還不幫著修,其他人家都搬進了新房子,唯獨我們家還住著這個破房子。”

龔康上前仔細察看了一下老漢家的房子,確實許多地方已經風化脫落,個別地方還出現了裂縫,這在羊窩子村算是比較差勁的房子了。

還沒等龔康開口問話,老漢直撇撇地說道:“你們這些幹部就知道走走看看,就不知道解決問題,來了幾個,我的房子還是老樣子。”說話間,老漢轉身離去,“砰”的一聲關上了房門。

龔康一時間如同丈二和尚摸不著頭,他不知道老漢為什麼對自己發起火來,但隱約間又大概明白了是怎麼回事。

當回到村上後,龔康把今天的走訪情況告訴了村幹部。還沒等龔康講完,村幹部就打斷了他的話,原來他們對這家子情況非常情況。這個老漢叫伍阿榮,他家裡共有七口人,其父母都有八十多歲了,還有一位啞巴姐姐跟他一起生活,兩個孩子都外出打工去了,可從來沒有給家裡寄過一分錢,伍阿榮老漢不得不靠在家裡種地維持著全家的生計,經常入不敷出,生活十分拮据。他家的房子因無錢修繕,也破爛不堪,村上也知道這麼一個情況,但是由於他家房子修建在基本農田上,無法參加土地增減掛集中安置項目,所以其他村民都搬進了新居,他家還是住在那間破舊的房子。

龔康終於明白了事情原委,夜晚,他在筆記本上把伍阿榮老漢家的情況詳詳細細記錄了下來,希望有機會能夠把伍阿榮家的房子問題解決掉。

再次登門被回絕

沒過幾天,龔康再一次來到了伍阿榮家,他先入為主,主動上前招呼道:“伍阿榮大叔,今天我又來了。”

四川省地震局扶贫干部故事之伍阿荣老汉的新房

龔康前往扶貧戶的路上

伍阿榮老漢愣愣地望著滿臉堆笑的龔康,莫名地問:“你又來幹什麼?我可沒功夫陪你閒扯。”

龔康趕緊接上話說:“我是為你家的房子來的。”

“難倒有希望了?”伍阿榮老漢吃驚地問道。

“我和村上同志對你家的房子問題專門研究了。”龔康拉著伍阿榮老漢說,“村上可以為你家的房子爭取到一部分錢,但你也出一部分錢,這樣就可以把你家的房子拆除重建。”

“要我出錢?”伍阿榮老漢驚詫地問道,“其他人家搬新房都沒有出錢,為啥就要我家出錢?”

龔康連忙解釋道:“其他的人家是因為參加了土地增減掛集中安置項目,可你家不符合條件。”

“要我出錢,等於白說。”伍阿榮老漢或許明白參加安置項目的情況,沒有再追問下去。

“你只出一小部分錢而已。”龔康希望得到伍阿榮老漢的肯定回答。

可伍阿榮老漢直搖頭,嘆息道:“我家裡的情況,你可能也清楚,有老的,有殘的,雖然政府發送了低保,可只夠基本的生活開支,稍微有點生瘡害病,我又得到處借錢,家裡哪有什麼錢?”說話間,他的雙眼流下的悲傷的淚水。

龔康心裡慼慼然,他不想讓自己好不容易爭取來的支持就落空,繼續道:“大叔,你再想想辦法吧。”

伍阿榮老漢無可奈何地搖了搖頭,道:“能借錢的地方,我都借了,我也不想再為難他們。我那兩個孩子出去多年了,音信沒有一點,更說不上錢了。”

看著伍阿榮老漢蹣跚而去的背影,龔康無助地嘆了一口氣,他不知道怎麼才能解決這位悲憐老漢的房子問題。

每當夜深人靜時,龔康的腦子總是浮現著伍阿榮老漢鬱鬱寡歡的面容,這對於他來講無異於一次又一次無情的折磨和拷問。

三次上門終促成

這天,伍阿榮老漢正在家中休息,屋外突然傳來“大叔,大叔”的呼叫聲,他急忙打開房門,只見龔康興高采烈地奔跑而來。

龔康氣喘吁吁地說道:“伍阿榮大叔,你家的房子有希望了!”

四川省地震局扶贫干部故事之伍阿荣老汉的新房

伍阿榮老漢的舊房

伍阿榮老漢拿出凳子,讓龔康坐下,然後道:“你先坐下,慢慢說。”他沒有想到一位素不相識的小夥子為了自己的房子事情一而再、再而三地上門來,眼裡充滿了感激。

滿頭大汗的龔康喝了一大口伍阿榮老漢遞來的水,稍事平息後才說道:“你的房子事情,我們又向鄉上反映了,對於你家這種特殊情況,鄉上同意資助三萬五千元錢進行修繕,這樣你家就可以不用再出錢了。”

“一分錢都不用出?”伍阿榮老漢置疑地問道。

“不用。”龔康確鑿地回答道,“三萬五千元錢全部由鄉上出,我看可以把你家的房子修繕好了。”

“真的嗎?”伍阿榮老漢有點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將信將疑地問道。

“是的。”龔康再一次明確地回答伍阿榮老漢道,“就是要按照規定的安全房屋標準進行修繕。”

“真是太好了!”伍阿榮老漢激動得緊緊地拉著龔康的手,迭聲說道:“這下我家也可住新房了。”

龔康順勢說道:“那你儘快把家裡的人安頓好,這樣就可以開始施工了。”

“好的。”伍阿榮老漢不知道說什麼樣的感激話好,只是緊緊地攥著龔康的手,緊緊地攥著。

伍阿榮老漢出門送別龔康,站在那裡久久不願離去,直到龔康的背影消失在山嶺中,他沒有想到就是這位貌不驚人的小夥子把自己多年以來朝思暮想的事辦成了。

接下來沒幾日,伍阿榮老漢的房子修繕工程動工了,龔康還親自為他聯繫了施工隊,時常前來看看工程的進展和質量,直到工程圓滿結束。

這一期間,龔康還為伍阿榮老漢在村上增減掛集中安置點工地聯繫了工作,這樣他就可能就近務工增加家裡的收入,日子也過得一天比一天好起來。

尾聲

伍阿榮老漢搬新家那天,龔康沒有前去登門朝賀道喜,他知道自己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駐村扶貧幹部,也不想讓伍阿榮老漢只記住自己的名字,更應當讓伍阿榮老漢想到的是黨和國家的扶貧政策好,正是有這些好政策,伍阿榮老漢才住進了新房,而不是僅僅因為自己。

龔康常常地感到這事對自己也是一次很好的歷練,就是在困難與挫折面前絕不能輕易放棄,一旦放棄就意味著失敗,只有在不斷的努力過程中才能讓自己的能力更好地成長。

扶貧幹部簡介

龔康,四川省地震局成都地震基準臺技術員,2018年7月至今任木裡縣項腳鄉羊窩子村駐村工作隊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