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人的較量:李鴻章棋差一籌,“威特”出手大局已定

書接上文,曾國藩率湘軍,與愛徒李鴻章麾下淮軍攜手撲滅太平天國這場大火,成功為大清續命。

但曾國藩至死也未曾想到,自己用一生守護的王朝,會隕滅在愛徒李鴻章的手裡。

聰明人的較量:李鴻章棋差一籌,“威特”出手大局已定

圖為1896年李鴻章舊照

寫此篇的時候筆者是很猶豫的,李中堂一生做了太多事,有好亦有壞,可能中堂大人自己本身就是一個兩面人。

索性本篇文章不論人之好壞,只說發生在李中堂身上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兒——聰明人的較量,總是很有意思。

李鴻章是個聰明人,事實上任何一個能在17歲考中秀才的人,都有點資格說自己是個聰明人。

更何況作為“中國史上第一笨人”曾國藩的弟子,他也必須是個聰明人。

但聰明人也會被別人騙,而能費盡心思編織謊言欺騙一個聰明人的傢伙,胃口一般都不會太小。

這次成功騙到李鴻章的傢伙,他的胃口就是——借李鴻章之手,佈局東三省,最終吞下整個中國!

聰明人的較量:李鴻章棋差一籌,“威特”出手大局已定

西方人與清朝的碰撞

中日甲午戰爭爆發之初,李鴻章深知手下軍隊遠不是日本的對手,於是向俄、德、法三國求助。

但此時的西方列強更想坐收漁翁之利——一方面他們正忙著瓜分非洲的地盤,另一方面,遠東有日本、大清兩個尚有自保之力的國家並不符合他們的國家利益。

此時他們心裡打了兩個小算盤:

其一:中日開戰,等中方即將失敗時站出來,這樣即便自己獅子大開口大清也只能咬碎牙往肚裡咽,能獲取最大利益。

其二:戰爭是需要消耗國力的,最好這場仗把兩個國家拖入泥潭,到時候自己來收拾爛攤子也挺好。

聰明人的較量:李鴻章棋差一籌,“威特”出手大局已定

圖為李鴻章與伊藤博文簽訂《馬關條約》現場照片

《馬關條約》簽訂後,西方列強馬上跳了出來“伸出援手”。

俄國先發言:日方須退還遼東半島,什麼旅順、大連,也得一塊退回去。

法國選擇附議,一方面自己需要“聯俄製德”,另一方面如果自己也想在遠東這塊地方上玩兒,有俄國支持就會順利很多。

德國也選擇附議,一方面是向俄國示好——我這麼挺你,你好意思聯合法國欺負我?另一方面,如果能借此事,令俄國把戰略重心轉移到遠東,在歐洲就能消停了吧?

日本人也是知道自己的斤兩,乖乖聽從了列強的“建議”,退還遼東,不過賠款需要再加三千萬兩。

當時國人覺得《馬關條約》裡本來就有兩萬萬兩白銀的賠償,再加三千萬兩也能接受,反正蝨子多了不愁,這筆買賣很划算。

就這樣,當時在滿清“有識之士”的眼中,俄國是他們最鐵的哥們。

聰明人的較量:李鴻章棋差一籌,“威特”出手大局已定

圖為俄國皇帝尼古拉二世和他的兒子

1896年,俄皇尼古拉二世加冕,俄政府向大清政府表示:我們關係這麼好,你們也得給我們面子對吧,正好現在有個機會,你們派個能說得上話的大員去吧!

於是李鴻章被派遣為大使

一場針對聰明人李中堂的騙局就此開始。

俄國財政部長威特為馬前卒,先與李鴻章“嘮嗑”。

作為中國通,威特的外交技巧極為強大,見面先打個招呼,然後就坐下來與李鴻章討論日本人有多可惡、有多可怕,這些話別說是李鴻章,換成任何一箇中國的有識之士都能引起共鳴。

之後威特話鋒一轉,開始套近乎:李中堂,你也知道我們俄國是大清最好的朋友,甲午戰爭我們不想提供援助?那肯定不是,實在是我們心有餘而力不足啊!你想,咱們離這麼遠,也沒啥交通工具,等我們的士兵跑到那兒,估計你們仗都打完了!你看這日本人那麼可怕,以後沒準又來了可咋整?不如我們修一條鐵路吧!對了,我瞅著修在東三省不錯,你說呢?

這個時候,威特已經開始圖窮見匕了。

聰明人的較量:李鴻章棋差一籌,“威特”出手大局已定

這片美麗的土地,向來追求者眾多

李鴻章心有餘而力不足,且尚屬於被矇蔽狀態——是啊,日本人太可怕了,下次如果再來,必須得找外援啊!俄國人這主意,挺靠譜。

殊不知俄國人並沒有威特話中那麼一心為大清著想,完全不考慮俄國利益。

不過李鴻章畢竟是個聰明人,雖然一時沉浸在俄國人描繪的巨大危機中無法自拔,但卻覺得鐵路是一個國家的命脈,怎麼能把所有權交到別國手裡?於是提議:這條貫穿東三省的鐵路,我大清自己修吧。

威特此時已經完全掌握談話節奏,他深知不能給李鴻章反應過來的時間,於是拋出了大招:你們大清要人沒人,要錢沒錢,給你們十年也修不成這條鐵路!倘若你當真不識好人心,拒絕我們俄國的好意,以後日本再打你們的時候我們可就不問了啊!

這些話描述出的景象徹底嚇住了李鴻章,只能乖乖同意,《中俄密約》簽訂。

聰明人的較量:李鴻章棋差一籌,“威特”出手大局已定

圖為《中俄密約》簽訂後,俄方修建鐵路

殊不知甲午戰爭之後的日本根本沒有短期內再次侵華的意圖——龐大的戰爭紅利湧入,日本需要時間把他們換成國家機器和戰爭潛力!

日俄戰爭、二十一條、九一八事變……所有的一切,都是這個《中俄密約》埋下的禍患。

如果大清是一名臥床不起的重症患者,曾國藩與李鴻章剿滅太平天國是為大清續命,《中俄密約》就是拔掉了大清的氧氣管。

李鴻章貪汙四千萬兩白銀,夠慈禧修兩個頤和園還有的剩?

李鴻章甲午海戰指揮無方,親兒子給日本人賣軍資?

清剿太平天國時順手屠城,殺了蘇州兩萬多人?

若是功過能相抵,上面說的三件事仍可以說瑕不掩瑜,畢竟作為清末“裱糊匠”,他同樣付出了很多。

但《中俄密約》的簽訂卻令他所有的努力付之一炬,同時他還做了一件更糊塗的事——阻擋左宗棠收復新疆!

左宗棠是李鴻章老師曾國藩的湖南同鄉,兩人曾就讀於同一所書院,一同支持西學東漸,同朝為官的二人甚至都曾做過兩江總督。

從親戚關係上看,左宗棠喊林則徐為“岳父”,曾國藩稱呼林則徐“連襟”,左宗棠應該喊曾國藩“姨夫”,而李鴻章又是曾國藩視如己出的弟子。

當李鴻章遇到左宗棠,又會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呢?下文將會詳解!

讀史以明志,我是本文作者藥都後生仔,從這篇文章中你是否學到了什麼呢?歡迎留言評論!

《李鴻章傳》——梁啟超著

《清史列傳·李鴻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