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武漢到新疆,情誼傳不停

武漢到新疆,情誼傳不停

——記者連線兩地醫患人員傾聽他們的方艙故事


【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武漢到新疆,情誼傳不停


新疆醫療隊隊員與患者合影。(受訪者提供)


【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武漢到新疆,情誼傳不停


患者給新疆醫療隊隊員的信。(信中劃紅處:有一個病友由於家裡困難,擔心老人和孩子,一直哭,大白說她也有一個孩子,很有經驗,可以幫助照顧這位病友的孩子,讓她別擔心,先安心養病。)

新疆網訊(記者李曉青 劉薇 實習記者楊智超)“忘不了巴哈古麗優美的新疆民族舞帶給我們的歡樂;忘不了王麗麗利用業餘時間為我們剪髮的倩影,忘不了你們這些家人般的新疆醫療隊隊員……”在完成援助湖北任務返回家鄉的這段日子裡,新疆第二批支援湖北醫療隊與武漢患者建立的“C艙——心靈驛站 健康你我他”的微信群氣氛依舊活躍。

4月16日,記者分別電話連線了新疆、武漢兩地的醫療隊員以及與他們曾經朝夕相處的患者,分享他們的方艙記憶。

醫療隊:奔跑的“石榴籽”

自2月7日進入武漢客廳方艙醫院,由新疆5個地州市多家醫療機構102名護理人員組成的新疆第二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和患者們朝夕相處了整整一個月,從起初聽不懂湖北方言,到不用“翻譯”也能“猜”個八九不離十,醫療隊實現了患者“零死亡、零感染、零返艙、零事故、零投訴”的工作目標。

“在方艙醫院,我們新疆醫療隊隊員與患者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齊心戰‘疫’。”提起那段難忘的時光,新疆第二批支援湖北醫療隊聯絡員巴哈古麗·托勒恆說。

在武漢,巴哈古麗·托勒恆不進艙的時候,她就在微信群裡和患者談心,給患者唱《可愛的一朵玫瑰花》,或者在群裡介紹新疆特色,因此和許多患者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遇見你真得很幸福!”曾在方艙接受治療的李璐熠給巴哈古麗·托勒恆的一封感謝信裡說道。李璐熠出院後要去隔離點觀察,換洗衣服不夠,巴哈古麗·托勒恆知道後,為她準備了新衣服、香囊和一套睡衣,讓她感到很溫暖。

33歲的姑麗扎爾努爾·艾爾肯是喀什地區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外科ICU的護士長,發生疫情後主動請纓加入第二批新疆支援湖北醫療隊,在武漢客廳方艙醫院A艙工作。

“在武漢工作的日子是一段溫暖的時光,那裡的患者給了我很多感動。”姑麗扎爾努爾·艾爾肯說,在一個下雪天,正好輪到她值夜班,晚上艙裡溫度較低,她要不斷來回巡視,給患者蓋被子、加毛毯。

巡視的過程中,發現一名患者一直沒睡,上前詢問對方說:“頭疼,睡不著。”姑麗扎爾努爾·艾爾肯立即給他測量體溫,顯示38.5℃。醫生檢查,開了藥以後,她還是不放心,隔一會就來看看這位患者,給他喝熱水、蓋被子。

第二天,這位患者的體溫恢復了正常,精神狀態也好了很多。老遠見到姑麗扎爾努爾·艾爾肯就揮手招呼,遞給她一張紙條,寫著:“遠道而來的新疆姑娘,看著你一夜沒睡,為我們操勞奔波,我很感動。我一定會加油的,快快好起來。”

“在醫院裡,他們都不叫我‘護士’,而是新疆妹妹,我喜歡這個稱呼,在我心裡,我們就是兄弟姐妹。”姑麗扎爾努爾·艾爾肯說。

患者:新疆醫療隊隊員感動了我們

“新疆醫療隊隊員的愛和感動照亮方艙,也溫暖了我們患者的心。”當天,曾在方艙醫院治療的武漢市民黃偉通過電話告訴記者。

黃偉是武漢當地一名警察,2月9日確診後在武漢方艙醫院接受治療。剛來到醫院的時候,他心情很焦慮,得到了新疆醫療隊隊員的精心護理和心理疏導。

“忘不了張玉梅、高敏、楊麗麗、吉永貴為病友分發的新疆特產,忘不了宋曉英、戴文對病友的噓寒問暖,還有很多很多叫不上名字的你們默默地堅守,雖然看不清你們的臉龐,但你們都有一雙清澈透明目光堅毅的眼睛,就像天山的雪蓮花綻放在我們身邊,給我們帶來信心、希望和溫暖。”黃偉說。

武漢市民楊家華的手機裡,記錄了他在病區治療時,看到的新疆支援湖北醫療隊的點點滴滴:有醫療隊隊員給患者測血壓、量體溫、挪動氧氣瓶的工作畫面;有醫療隊隊員耐心教小朋友七步洗手法的溫暖場景;有醫療隊隊員給患者分發她們沒捨得吃的新疆小白杏杏乾的場景……

提起楊家華,張玉梅、佧米力江·阿力木等醫療隊隊員都記憶深刻,3月13日,得知新疆醫療隊即將返程,楊家華專門趕去將一面寫有“眾志成城抗疫情 大愛無疆保安康”的錦旗和一封感謝信送到了醫療隊隊員手中。

新疆醫療隊隊員佧米力江·阿力木說,住院治療期間,楊大哥看到艙內一次性水杯緊缺,他主動聯絡武漢的家人,向醫院捐贈3000個杯子,在方艙裡,每天有很多像楊大哥一樣的熱心患者,讓隊員們工作起來充滿溫暖和動力。

“等疫情散去,我一定要去新疆,看看曾經像家人一般照顧過我們的隊員們,看看大美新疆。”楊家華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