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餘年的得失

最近慶餘年電視劇在網絡平臺播出後比較火。潑點冷水不知可否?

用這個題目實在有點兒過了,實話說應為淺見似乎較妥。

之所以有此文,只是對近些年一些電視劇或網絡熱劇有些納悶而已。

還是說回本題。

近幾天在網上看了幾集根據原穿越小說改編的《慶餘年》劇集,感覺就是失望大於期望。

“慶餘年”小說是貓膩的一部很不錯的穿越類武俠小說,其中又融合了國內歷史題材小說不能或缺的宮庭政治鬥爭,是一部近些年受眾喜歡度較高且讀者群體年齡範圍較寬的不多見的網絡文學作品。

根據優秀小說或熱點小說改編拍攝影視作品是提高收視率及觀眾認可度,以形成市場熱度進而獲得市場豐厚回報的一種重要手段。

但如何拍出一部好的作品,不至於讓喜歡原著的受眾失望,是很困難的事兒。這需要好的導演、編劇、主演,也需要服化道的高水準,更不能讓配角拖累了作品。

雖然眾口難調,但要想成就一部好作品實在需要各種條件配合才行。而能稱為一部好的作品,也不應簡單地以初看時感覺好做為標準,更可靠的影視作品好壞標準應是經得起時間洗禮的,也就是受眾隨著年齡增長和閱歷豐富的幾年之後,想再重溫一些作品,仍能有連續觀看的慾望,同時,受眾群體涵蓋儘量多的年齡段,這樣的作品才能用好壞評價,而不應是似快餐文化只是吃時的痛快。

那麼在“慶餘年”電視劇裡,這些是否能被受眾接受呢?

先總結說說國內過往一些網評高分的影視好作品。

年代劇裡的佳品《闖關東》《父母愛情》《青島往事》《大宅門》《大染坊》《那年花開…》《情滿四合院》《正陽門下》等等。

歷史劇裡的好劇《康熙王朝》《雍正皇帝》《大明王朝…》《大宋提刑官》《宰相劉羅鍋》等。

軍旅劇裡的好作品《我的團長…》《亮劍》《激情燃燒的歲月》《中國遠征軍》《生死線》《人間正道…》《士兵突擊》等等。

諜戰劇的佳作《潛伏》《暗算》《懸崖》《黎明之前》《北平無戰事》等等。

現代劇中的好劇《天道》《人民的名義》《心術》《都挺好》《小歡喜》《歡樂頌》等等。

另外還有一類,原著是成名已久的文學作品,改編成影視作品後仍能成為佳作的《白鹿原》《平凡的世界》等,當然還有最著名的四大名著改編作品(老版)。

這些影視作品的共同點是,導演、編劇、主演、配角、服化道與劇情及人設配合度很高。

舉幾個例子,康熙王朝裡的陳道明和一眾演員從人物氣質到演技可挑的毛病不多,演員與人物相融度好;父母愛情郭濤、梅婷與劉琳、張延、劉奕君、劉天池等配角演員對人物的塑造與人物造型、演員本人氣質較相符,編劇劇本結構很好。

此類狀態是成為好作品的必不可少的條件。

再來說網劇《慶餘年》,與原著比較,服裝和化裝道具還不錯。

此類穿越武俠劇,難處在於劇本的改編、拍攝地點的選擇。這一狀況在看過的幾集裡與原著相比已出現不少值得推敲和雕琢之處。

但是,真正困感還在於角色。本劇成為好劇的真正難點也在於劇中人設是否成功,主配角選角是否給力,演技是否不成為拖累。

本劇中被大多數人接受的角色和人設似乎是慶帝及其扮演者。

範閒在原著中主要呈現的是一個有小大人狀態的搞怪聰明童年,青少年是外形似奶油小生卻動若脫兔胸藏無數機鋒的銳利少年,這樣的角色人物設定與改編劇裡兩位參演演員還有一些距離。演童年的未能呈現小大人和搞怪特質,太中規中矩,演青少年的有了奶油氣質,少了外表質樸卻閱歷不凡胸有成府又有些玩世不恭的特質。視線放在當下國內青年演員中哪位更符合這種人設呢?

若若這個在原著中的有著不凡氣質心思多為別人著想的少女,選角還可以,但溫雅中透著韌勁兒的角色扮演還有缺憾。

範思轍這個守財奴欺軟怕硬的小胖子人物設定,在劇中生生被演繹成了一個小丑。

婉兒這個自帶貴氣的病美人,在劇集裡被演員的演技束縛了。

公主是個表面溫婉內裡狠戾的貴婦,劇中似乎正氣過足,陰謀之面太平淡膚淺。劇中角色似與海棠的演員互換,或許效果更佳。

陳院長一角是身體狀況不佳(不止是腿疾)卻長於謀略的老者,劇中演員與人物設定的狀態有一定距離,此角似由倪大紅演繹更符合原著。

範建這位處於朝政鬥爭前沿和中心,又與皇帝關係複雜如履薄冰的政治人物,似由王志文演繹更出彩。

葉靈兒這個囂張跋扈嬌生慣養的武將之女,人設較符合更有味道的似乎還有王子文。

……

以上種種,不一而足。這部劇集俊男靚女雲集,是近些年影視作品的普遍手法,但劇本改編人設等等與原著的融合度,卻是《慶餘年》這部劇是熱播劇,是否能稱為好劇的諸多可探討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