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的得失

最近庆余年电视剧在网络平台播出后比较火。泼点冷水不知可否?

用这个题目实在有点儿过了,实话说应为浅见似乎较妥。

之所以有此文,只是对近些年一些电视剧或网络热剧有些纳闷而已。

还是说回本题。

近几天在网上看了几集根据原穿越小说改编的《庆余年》剧集,感觉就是失望大于期望。

“庆余年”小说是猫腻的一部很不错的穿越类武侠小说,其中又融合了国内历史题材小说不能或缺的宫庭政治斗争,是一部近些年受众喜欢度较高且读者群体年龄范围较宽的不多见的网络文学作品。

根据优秀小说或热点小说改编拍摄影视作品是提高收视率及观众认可度,以形成市场热度进而获得市场丰厚回报的一种重要手段。

但如何拍出一部好的作品,不至于让喜欢原著的受众失望,是很困难的事儿。这需要好的导演、编剧、主演,也需要服化道的高水准,更不能让配角拖累了作品。

虽然众口难调,但要想成就一部好作品实在需要各种条件配合才行。而能称为一部好的作品,也不应简单地以初看时感觉好做为标准,更可靠的影视作品好坏标准应是经得起时间洗礼的,也就是受众随着年龄增长和阅历丰富的几年之后,想再重温一些作品,仍能有连续观看的欲望,同时,受众群体涵盖尽量多的年龄段,这样的作品才能用好坏评价,而不应是似快餐文化只是吃时的痛快。

那么在“庆余年”电视剧里,这些是否能被受众接受呢?

先总结说说国内过往一些网评高分的影视好作品。

年代剧里的佳品《闯关东》《父母爱情》《青岛往事》《大宅门》《大染坊》《那年花开…》《情满四合院》《正阳门下》等等。

历史剧里的好剧《康熙王朝》《雍正皇帝》《大明王朝…》《大宋提刑官》《宰相刘罗锅》等。

军旅剧里的好作品《我的团长…》《亮剑》《激情燃烧的岁月》《中国远征军》《生死线》《人间正道…》《士兵突击》等等。

谍战剧的佳作《潜伏》《暗算》《悬崖》《黎明之前》《北平无战事》等等。

现代剧中的好剧《天道》《人民的名义》《心术》《都挺好》《小欢喜》《欢乐颂》等等。

另外还有一类,原著是成名已久的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作品后仍能成为佳作的《白鹿原》《平凡的世界》等,当然还有最著名的四大名著改编作品(老版)。

这些影视作品的共同点是,导演、编剧、主演、配角、服化道与剧情及人设配合度很高。

举几个例子,康熙王朝里的陈道明和一众演员从人物气质到演技可挑的毛病不多,演员与人物相融度好;父母爱情郭涛、梅婷与刘琳、张延、刘奕君、刘天池等配角演员对人物的塑造与人物造型、演员本人气质较相符,编剧剧本结构很好。

此类状态是成为好作品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再来说网剧《庆余年》,与原著比较,服装和化装道具还不错。

此类穿越武侠剧,难处在于剧本的改编、拍摄地点的选择。这一状况在看过的几集里与原著相比已出现不少值得推敲和雕琢之处。

但是,真正困感还在于角色。本剧成为好剧的真正难点也在于剧中人设是否成功,主配角选角是否给力,演技是否不成为拖累。

本剧中被大多数人接受的角色和人设似乎是庆帝及其扮演者。

范闲在原著中主要呈现的是一个有小大人状态的搞怪聪明童年,青少年是外形似奶油小生却动若脱兔胸藏无数机锋的锐利少年,这样的角色人物设定与改编剧里两位参演演员还有一些距离。演童年的未能呈现小大人和搞怪特质,太中规中矩,演青少年的有了奶油气质,少了外表质朴却阅历不凡胸有成府又有些玩世不恭的特质。视线放在当下国内青年演员中哪位更符合这种人设呢?

若若这个在原著中的有着不凡气质心思多为别人着想的少女,选角还可以,但温雅中透着韧劲儿的角色扮演还有缺憾。

范思辙这个守财奴欺软怕硬的小胖子人物设定,在剧中生生被演绎成了一个小丑。

婉儿这个自带贵气的病美人,在剧集里被演员的演技束缚了。

公主是个表面温婉内里狠戾的贵妇,剧中似乎正气过足,阴谋之面太平淡肤浅。剧中角色似与海棠的演员互换,或许效果更佳。

陈院长一角是身体状况不佳(不止是腿疾)却长于谋略的老者,剧中演员与人物设定的状态有一定距离,此角似由倪大红演绎更符合原著。

范建这位处于朝政斗争前沿和中心,又与皇帝关系复杂如履薄冰的政治人物,似由王志文演绎更出彩。

叶灵儿这个嚣张跋扈娇生惯养的武将之女,人设较符合更有味道的似乎还有王子文。

……

以上种种,不一而足。这部剧集俊男靓女云集,是近些年影视作品的普遍手法,但剧本改编人设等等与原著的融合度,却是《庆余年》这部剧是热播剧,是否能称为好剧的诸多可探讨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