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年入千萬,卻教不好孩子

所謂的教育成功,並不是孩子要多高權勢,賺多少錢,而是要獨立,要有責任感,用錢方面學會剋制,有同理心,能理解父母和他人生活的不易。

他們年入千萬,卻教不好孩子

孩子是父母永遠的軟肋。個人再有成就,一旦在孩子教育方面失敗了,會產生莫大的無力感。成龍看起來不算是個好父親吧,但在房祖名東窗事發後,他立刻接手房祖名代言的廣告免費給廣告商們重拍,再到處出面道歉,這一系列行為比他自己小龍女時期主動多了,可見他在內心深處還是重視這個兒子的。

他們年入千萬,卻教不好孩子

房祖名出事後成龍把他關在家裡,無論是剃頭明志還是投身公益,都能看出這個父親想重新履行教育的責任,殊不知等到孩子已經不聽話的時候再管已經太晚了。午夜夢迴時,成龍想起兒子也免不了一聲嘆息吧。


物質不能替代對孩子的陪伴

我一直是芒果衛視《變形計》的粉絲,其中有很多攝製組設計的情節不假,但是這些都是基於他們的真實生活,被放大了一些罷了。你讓我14歲去演不良少女我也演不出來呀,是吧。

他們年入千萬,卻教不好孩子

這一次《變形計》改版了,叫平行世界,不光是孩子變形,全家都去變形,這個變法讓我和老公感慨良多。是的,我們經常一起看變形計,因為我們很怕在教育孩子上失敗,所以一邊看一邊討論成了我們一直以來的習慣。

這一期的上海家庭年收入1000萬是肯定的,錢爸爸是羅蘭貝格的CFO,錢媽媽也是外企的HR,家裡住的是獨棟別墅,大兒子在英國讀書,小兒子不到10歲,很圓滿了是吧?但這個家庭充滿了壓抑和絕望。

他們年入千萬,卻教不好孩子

錢爸錢媽都是心很大的人,典型的B型血性格,遇到任何事情都“哈哈哈哈”傻樂。他們在智商上肯定是過人,否則不會在國際化都市中獲得如此高收入,但在情商方面真的很低,最大的表現是:拒絕溝通。錢媽覺得面對青春期的叛逆兒子,話越多越沒有威信,這在理論上沒有錯,但在孩子需要溝通的童年相信他們之間的溝通也很少。而爸爸基本屬於寡言少語的一類,自己本身的情緒管理也有問題,連續兩次對著攝像師發飆摔打。這個17歲的大兒子目前在英國是一副混日子的狀態,雅思成績不理想也不學,每天喝酒抽菸泡吧醉生夢死問家裡要錢,問題少年是吧?但記住,所有孩子的問題都是父母的問題。

他們年入千萬,卻教不好孩子

他們年入千萬,卻教不好孩子

他們年入千萬,卻教不好孩子

他們年入千萬,卻教不好孩子

這個孩子很需要和家人進行語言交流,父母總是指責他做錯了,但從不告訴他哪裡錯了,為什麼錯,這個孩子就很惱火“”你們怎麼總是說我,我到底哪裡錯了,你們說啊!”父母覺得孩子很暴躁態度不好,就不理他,這樣的不溝通態度讓孩子更為惱火,於是暴跳如雷,對父母指名道姓,然後砸東西。作為父親面對暴怒的兒子的做法是指責“你有什麼權利砸東西啊!”,然後就摔門而出,把所有怒氣發在攝像師頭上。過了幾天,看似全家人都平靜了,但實質的問題解決了嗎?沒有。彼此都沒有敞開心扉,兒子渴望溝通的要求被一再拒絕,他只會成為越來越難管的孩子。

他們年入千萬,卻教不好孩子

17歲的他對著鏡頭如是說,可見心底多麼渴望父母的陪伴和愛。

他們年入千萬,卻教不好孩子

他們年入千萬,卻教不好孩子

他們年入千萬,卻教不好孩子

大兒子因為弟弟的出生被父母忽視,那弟弟應該得到父母所有的愛而成為一個溫和善良的好孩子了吧?也沒有。從節目中可以看出小兒子在情緒管理上也有問題,有起床氣會對媽媽大吼"滾開“,”當父母指責他沒有做作業的時候,只有十歲的孩子也頂嘴並摔打東西,消極抗爭後奪門而出,像誰?沒錯,和錢爸爸一模一樣。錢媽媽的理論是不制止孩子發脾氣,這點也沒有錯,但發完了需要引導孩子的步驟她又缺失了。一向樂呵呵的錢媽媽對著鏡頭流淚,說覺得自己不知道該怎麼做,是上輩子欠了大兒子的,而今為大兒子流淚,將來為小兒子流的淚怕也不會少。

他們年入千萬,卻教不好孩子

他們年入千萬,卻教不好孩子

所以,朋友們啊,孩子就是我們的鏡子,他們的錯都是我們的錯,如果不重視這個問題,別人家的孩子就永遠是別人的,你的孩子只會是那個最熊的。


美劇裡那樣的親子關係,怎麼來?

看《成長的煩惱》最為人稱道的是他們之間的親子關係,大兒子Mike讀書不行,調皮搗蛋,但在大原則上從不馬虎,他拒絕接觸毒品、不觸犯法律、尊重家人、同情弱者,做事有責任心。從父親是律師,母親是記者的層面上看,他只是一個快餐店的從業者顯然是沒什麼大出息,但他絕不會讓父母產生絕望和無力感。

他們年入千萬,卻教不好孩子

劇中的媽媽是典型的職業女性,但在小女兒出生後她選擇在家帶孩子,後來又換了爸爸全職帶孩子。這樣的舉動會被而今很多職業女性嗤之以鼻,但是出生後到一歲半的時期太關鍵了,兒女和父母的心理依賴就在這個時期建立,誰帶的以後就和誰親近,誰說的話對孩子才會更有分量。《變形計》裡那些在青春期難以管教的孩子,沒有一個不是缺少父母陪伴以及家長在給錢方面太寬鬆導致的。

他們年入千萬,卻教不好孩子

這個理論不是我創造的,而是看了李玫瑾教授的視頻。李教授是犯罪心理學專家,她分析過很多未成年人犯罪,所以她講述的家庭教育理念我覺得很有參考價值,我選了幾個供各位討論與思考。

1、家教的最佳時期是12歲之前,即依戀期。在依戀期中,1-6歲又最為關鍵。由於人的心理發展具有邏輯的進程,所以,人在成年時出現的許多心理問題往往源於未成年。孩子6歲前性格養成期沒處理好,後面就管不了了.

2、父母要了解孩子的心理,否則,父母的一切努力都會成為泡影。

3、父母應該在孩子3-5歲時就應該找機會給孩子一次明確的態度展示:如果你做得不對,我就會嚴厲批評你!(而不是我就會不愛你!)

4、二次大戰時,一位集中營倖存的中學校長曾寫給所有老師們一個請求,這也是所有家長們應該聽到的話:“請幫助我們的學生成為具有人性的人,你們的努力絕不可以製造出學識淵博的怪物,多才多藝的心理變態狂,成績優良卻殺人不眨眼。讀、寫、算只有在能使我們的孩子具有人性的時候才具有重要性。

5、絕大多數的成功者、被人們敬佩與記住的人一定是有人類最基本的情感,他們有責任感,有同情心,有博愛,他們能自制,能付出,能夠與人合作。而責任、自制、合作、付出等均為人的性格,不屬於智力的範疇。

6、家庭教育的首要工作是“如何對家長們進行教育”——如何讓父母瞭解孩子的成長心理過程,如何在孩子出現問題時大人們能夠有意識地主動發現自己的問題,先調整自己?能做到這幾點,家庭教育才具有真正的價值。

他們年入千萬,卻教不好孩子

他們年入千萬,卻教不好孩子

李教授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是:一個人在45歲之後能不能坐到很高的位置,天賦和智力往往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這個人的性格,和以性格為核心的人格。我很喜歡的演員尊龍,起點非常高,在華人演員中創下了很多個“第一”,能夠在西方電影世界中佔有一席之地的他是前無古人的。那他為什麼folp了?原因就在於尊龍是一個孤兒,早年在領養人那裡也得不到愛,缺愛缺溝通導致他在心理上有各種問題,無法與人正常溝通和交往,雖然熱愛戲劇,極具表演天分外表也是帥的驚天動地,但因為性格問題導致後期的事業一敗塗地。

他們年入千萬,卻教不好孩子

做父母是很難的,讓我們一起學習,與孩子共同成長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