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ONE,真值得買嗎?

理想ONE,真值得買嗎?

【車輪原創】hello大家好,我是編輯老王。《金剛經》裡有這麼一句: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大致意思是過去的事飄逝如夢,只能回憶,了不可得;現在的事兒就在眼前,即生即滅,亦不可得;未來的事熟難預料,變幻萬千,最不可得。

這句話的禪意,我是在動筆寫這篇文章前突然參透的——執於一念,則困於一念;一念放下,則大有天地。

理想ONE,真值得買嗎?

就像增程式混動系統之於理想ONE一樣——我們討論的焦點似乎過於集中在增程式混動系統上,而忽略了“家用車”這一更樸素的定位。

理想ONE是一輛值得購買的家用車嗎?

我希望你在選擇它之前,搞明白下面這5個問題。

理想ONE,真值得買嗎?

一、落地多少錢?有無優惠?如何訂車

造車新勢力鮮有線下實體店(NIO House是例外),這是現金流壓力的必然結果,但開幾家形象店還是有必要的。

像比它早出道幾年的小鵬和威馬一樣,理想汽車也在全國鋪了少量的零售中心,你在理想汽車的官網可以查到,這是最直接訂購理想ONE的渠道。

理想ONE,真值得買嗎?

也可以去官網看看

零售中心的話北京一共有兩家,一家在五棵松華熙LIVE,一家在朝陽公園藍色港灣。

兩家店我都拜訪過,實車體驗和道路試駕都可以安排。

不過店內獲客量不算很多,無論疫情前還是疫情後。

售價方面,理想ONE全系只有一款配置,無論是六座還是七座,補貼後都賣328,000元。

唯一需要加1萬塊錢選裝的是顏色,Baby Blue。

湊巧的是,第一年的保險差不多也需要1萬塊,算下來,全款把理想ONE開回家,最多不超過35個。

理想ONE,真值得買嗎?

二、增程式混合動力,是不是脫褲子放屁?

當然不是,存在即合理,特別是在政策導向作用顯著的中國市場。

理想ONE,真值得買嗎?

對消費者來說,增程式混合動力既可以提供短途純電動車的使用體驗,又可以滿足長途續航里程的需求,兩頭兼顧,特別適合那些迫於指標壓力只能擁有一輛汽車的家庭。

理想ONE,真值得買嗎?

從技術角度來看,理想ONE搭載的這套增程式混合動力有一個根本的區別:可用能量33.2kwh的超大電池組和快充。這就使得理想ONE的內燃機要麼徹底休息,要麼就儘可能工作在最高燃效區間中(說盡可能是因為還要兼顧NVH)。

雖然感覺上能量經歷了燒油發電,用電驅動的兩次轉化,但效率還是有一定保證的。

理想ONE,真值得買嗎?

唯一讓我感覺有點可惜的是,理想ONE不能像本體i-MMD一樣擁有發動機直驅模式,否則就只能被規劃為“節能型小客車”而非“新能源小客車”了。

有舍有得,捨棄直驅,換來的是免除購置稅、免徵車船稅、新能源車補貼、和部分限牌城市中的免搖號優勢。

理想ONE,真值得買嗎?

三、作為新人,理想ONE有哪些非常突出的優勢?

我個人認為沒有歷史包袱是理想汽車,甚至全體造車新勢力們共同享有的巨大優勢,這一點不僅體現在造型設計上,也體現在產品規劃和功能設計上。

理想ONE就有幾點我非常喜歡的設計。

一是配置齊全,你能想到的無一遺漏得統統給到了。

習空見慣的咱們就不多提了,咱們說幾個不常見的。

理想ONE,真值得買嗎?

第二排電動座椅調節,座椅加熱。這兩個單獨拎出來都很常見,但同時支持的真心不多。

二是四屏互動。

理想ONE,真值得買嗎?

車內屏幕越來越多,越來越大是趨勢,這既是時代的審美特徵,也是發展的必然結果,就連銷量微乎其微的福特金牛座,都在年度改款時加入了中控大屏。

大屏風頭之盛可見一斑,理想ONE則更靠前了一步——中控臺索性嵌入4塊屏幕,各司其職,其中比較值得說道說道的是副駕駛側的娛樂屏。

理想ONE,真值得買嗎?

這塊屏的意義在於為副駕駛提供獨立的娛樂系統,目前支持愛奇藝視頻和音樂播放。

就幾天的體驗來看,初次上手時強烈的新鮮感是超過預期的,幾乎所有人上車後第一個把玩的對象就是這塊副駕駛娛樂屏。

理想ONE,真值得買嗎?

目前副駕駛娛樂屏的聲音要麼整車播放,要麼通過有線耳機解決

缺點是目前支持的娛樂功能還是太少,無線獨立音源輸出暫時欠缺(理想汽車官方表示未來會通過FOTA開放副駕駛娛樂屏的獨立藍牙系統),用久了會覺得無聊。

理想ONE,真值得買嗎?

三是價格。

你可能會說,30多萬什麼買不到?可眼下的事實是“比它便宜的沒它大,比它大的沒它便宜”,想想ABB陣營中的Q3、X2、GLB,兩田裡的CR-V、漢蘭達。

再加上李想的情懷加成和個人背書,理想ONE在30萬元級的主流話語圈裡,還是有一席之地的。

理想ONE,真值得買嗎?

四、理想ONE能耗表現怎麼樣?

我的總結是現階段已然不錯,但還欠缺一臺更高水平的內燃機和更直白易懂的混動模式說明。

理想ONE,真值得買嗎?


我手裡這臺理想ONE非常新,接到手時總里程數三位數不到,還回去時已經突破四位數了。各種混動模式幾百公里的使用下來,能耗情況如圖所示。

8.1L/100km,20.5kWh/100km,由於沒有同尺寸同動力系統的車型來做比較,我們無法橫向對比這個能耗水平究竟如何。

不過就我個人的經驗來看,整備質量2.3噸重的車,百公里20度電是稀鬆平常的事兒,再多個幾度電都很正常。

百公里8.1L的油耗也不算高,混動奧德賽也差不多如此,但依然有很大的改進空間。

理想ONE,真值得買嗎?

來自東安動力的DAM12T渦輪增壓發動機+發電機組

畢竟東安這套DAM12T渦輪機,在功率、效率、NVH上優勢都一般,如果能找到一臺水平更高的四缸機,理想ONE的能耗表現還可以再上一層樓。

理想ONE,真值得買嗎?

單看字面意思,你知道這三種模式各什麼意思?適用於什麼場景嗎?一臉懵吧~

增程式混合動力,在銷售層面上還有一個比較顯而易見的劣勢——用戶教育成本太高。

別說普通的消費者,就連閱車不少的我們,在面對理想ONE“增程”、“混動”、“電量保持”三個模式時都不免翻開了說明書。

讓人生氣的是說明書壓根沒解釋這件事兒,所以在這裡有必要用大白話向大家解釋一下這三個模式的意思和區別:

理想ONE,真值得買嗎?

動力模式的切換在右前方

增程:你可以理解為EV。

混動:你可以理解為ECO。

電量保持:你可以理解為Sport。

這三個模式的區間其實就在於發電機什麼時候發電,和發多少電的不同。

增程模式下發電機介入最晚(SOC<20%),發電最少(維持20%),大意是鼓勵你多用樁充電,純電驅動。

混動模式和電量保持模式發電機都很早介入,但混動發電量少,SOC保持得不高,偏經濟;電量保持發電量多,SOC保持得較高,偏動力。

總之最直觀的感觸就是不如將增程、混動、電量保持改名為EV、ECO、和Sport更易理解,也更易選擇。

理想ONE,真值得買嗎?

五、理想ONE有哪些比較明顯的缺點?

儲物空間少,空間利用率低。

這種感受在同時體驗過漢蘭達和蔚來ES8後非常強烈。我舉幾個例子。

理想ONE,真值得買嗎?

這是理想ONE的扶手箱,向上開啟,開口不大,進深一般,內部空間非常有限。

理想ONE,真值得買嗎?

這是漢蘭達的扶手箱,前後滑動開啟,開口碩大,內部分隔有序,進深誇張;往中控臺處探索,還有一塊藏在中控臺裡的隱藏空間。

理想ONE,真值得買嗎?

這是理想ONE的門板儲物格,開頭不小,但左右兩側各一個拱起,內部也缺乏足夠的約束設計。

理想ONE,真值得買嗎?

這是漢蘭達的門板儲物空間,不用多說,高下立判。

理想ONE,真值得買嗎?

這是漢蘭達的票據盒,非常順手。

理想ONE,真值得買嗎?

這是理想ONE,空空如也。

空間利用率是指很多本可以充分利用的空間,沒有利用好。

比如第二排座椅下面這塊碩大、平整的空間,完全可以做成“抽屜”。

理想ONE,真值得買嗎?

鞋盒也好,儲物盒也好,總之是個非常好的改進方向,我們不妨從老款馬自達5上吸取點經驗。

理想ONE,真值得買嗎?

馬5第二排座椅掀開坐墊,一邊藏著第三個座椅,一邊藏著杯架和一大塊儲物空間,非常機智的設計。

理想ONE,真值得買嗎?

理想ONE前排座椅椅背護板非常高,縫隙也很大,倒不如下方改成網兜,上放改成小桌板,就像馬5一樣。

理想ONE,真值得買嗎?

這或許更符合“奶爸車”的營銷定位吧。

關於理想ONE這輛車,想和大家聊的就上面那麼多。下面咱們扯會兒淡,聊點別的。

對於理想汽車,我有兩件事兒印象特別深刻,久久不能忘懷。一件是理想ONE上市之初,專注低速電動車的麗馳汽車發來的一份賀電和被微博網友臭罵後的聲明。

理想ONE,真值得買嗎?

理想ONE,真值得買嗎?

麗馳車怎麼樣暫放一邊,單這份聲明,嬉笑怒罵皆文章,行藏去留盡話題,想來定是高人捉刀。

理想ONE,真值得買嗎?

第二個便是在微博廣泛傳播的“教警察做人”事件,車主行為,但對品牌來說也是巨大的損失。

產品上,理想汽車走完了0-1的那一步,目前看來走得還算穩健,剩下的就寄希望於品牌上的突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