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疑了6500年的千古第一奇書,被認為迷信產物,現被證實是超科學

提到《易經》國人一定不會陌生,這部著作完成於6500年前,雖然《易經》流傳至今,但是很多人對其產生了質疑,有的人甚至認為《易經》是封建迷信思想所留下的產物。

但其實它是一本研究天、地、人萬象變化的書,《易經》的內容是包羅萬象、極其豐富的,無論是什麼人,都能從中獲得自己所需要的智慧與答案。

質疑了6500年的千古第一奇書,被認為迷信產物,現被證實是超科學

1990年11月26日,北京友誼醫院,一位老人病逝,臨終前,這位老人留下了一句忠告:“中國將來一定會大放光彩,要注意《周易》。”

這位老人就是馮友蘭先生,歷任清華大學教授、哲學系主任、文學院院長、中央研究院院士,著有《中國哲學史》、《中國哲學簡史》、《中國哲學史新編》、《貞元六書》等,被稱為“現代新儒家”。

質疑了6500年的千古第一奇書,被認為迷信產物,現被證實是超科學

1953年華生和克立克提出了DNA雙螺旋結構模型。1966年尼倫伯等人破譯了全部遺傳密碼,並製成了《國際普通遺傳表》。

西方的科學家很震驚地發現,中國的《易經》64卦爻象圖與《遺傳密碼》有著驚人的一致性,直接再現了生命的本質。

質疑了6500年的千古第一奇書,被認為迷信產物,現被證實是超科學

1973年法國學者M•申伯格出版了《生命的秘密鑰匙:宇宙公式、易經和遺傳密碼》,首次闡明瞭64個生物遺傳密碼與《易經》六十四卦之間的對應。

由DNA三聯體組成64個排列順序,64個密碼驚奇地與《周易》六十四卦圓圖相吻合,易經也再次被證明為超科學。

質疑了6500年的千古第一奇書,被認為迷信產物,現被證實是超科學

此外白晉也曾經提出過類似的觀點,他認為將二進制視為科學並非是一種先進的理論,因為中國伏羲的《易經》早已闡述了相同的觀念,所以人類所認識理解的科學要晚於《易經》。

白晉還認為《易經》是中國科學創始人,早於西方几千年,《易經》早已奠定了中國的科學發展,伏羲早已將真理擺在那裡,只等人們去發現它。

質疑了6500年的千古第一奇書,被認為迷信產物,現被證實是超科學

故宮就是按照《易經》卦理來設計,蘊含精密數學原理,歷經600年風吹雨打,依然金碧輝煌;

儒家以《易經》乾卦立派,道家以《易經》坤卦立派,兵家三十六計也是來自《易經》;

還有我們熟知的名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也是出自《易經》,清華大學的校訓便選自此處。


質疑了6500年的千古第一奇書,被認為迷信產物,現被證實是超科學

眾所周知,《易經》、《老子》、《莊子》作為中國古來的三玄之學,高深莫測,其中以易經最為爭議,是經典中的經典,孔子說:“易經彌綸天地之道,”就是說易經講的就是天地之間的法則,是一門窮究天人之際遇的學問。

《易經》這部三千年的經典,回答了“人從何處來,欲往何處去”這類古老的哲學問題,吻合了人們潛意識想渲洩的憂懼與想望,提供瞭解決吉凶禍福、貴賤窮達等切身問題的辦法。

質疑了6500年的千古第一奇書,被認為迷信產物,現被證實是超科學

有人說古人的文言文晦澀難懂,一般人真看不懂,那這本白話文版本的《圖解易經》推薦給大家,這個版本不僅完整完整將原版的內容收錄進去,還將那些深奧的語言,用白話文講解,通俗易懂。

結合生活中的案例,更能讓人沉浸其中,看完之後,對於生活中的很多困惑也就豁然開朗。關鍵能將裡面的智慧實際運用到我們的生活中。

質疑了6500年的千古第一奇書,被認為迷信產物,現被證實是超科學

這本《易經》才56元,卻能讓你受益終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