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精彩!《清平樂》母子爭權,控制與反控制,成前期最大看點

太精彩!《清平樂》母子爭權,控制與反控制,成前期最大看點

由王凱、江疏影主演的《清平樂》已經開播,以宋仁宗和劉太后的矛盾衝突為主線展開,母子之間的控制與反控制,像極平常人家的故事。

少年仁宗欲見生母而不得,變得焦躁不安,待老師晏殊開導之後才冷靜下來,表面上他對太后依然順從,但已經開始有了反擊之舉。

這時候的仁宗還非常稚嫩,但他天資聰慧,知道在朝堂上用言語刺激太后,並在朝堂下借皇后之力試探,終於確認自己身世的真相。

太精彩!《清平樂》母子爭權,控制與反控制,成前期最大看點

但這個試探之舉也埋下了隱患,他的一時好心被京城的富人利用,致使蜜餞價格大漲,醃製蜜餞的藥材也貴如天價,間接害得梁家沒有了生計依靠。

這時作為君主,他才真正意識到,皇家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影響到普通百姓的生活,那場經典的“擲筆戲”點出了作為聖人的無奈,此後的官家便有了脫胎換骨的變化,既然都叫我要忍,那我就忍出它一個清明盛世。

太精彩!《清平樂》母子爭權,控制與反控制,成前期最大看點

太精彩!《清平樂》母子爭權,控制與反控制,成前期最大看點

仍遠了,幫我撿回來~~

少時仁宗不懂謀略,只會硬剛或者耍一些小聰明,但成熟之後便學會了如何借勢,如何四兩撥千斤,如何把事兒做得周全,把話說得漂亮,然而這些周全與體面都如一把刀屢屢刺向了太后。

縱觀前6集,有兩場母子對手戲最為精彩。這篇先聊第一場。

太后:失德?我有什麼地方對不起大宋,對不起趙家?

太精彩!《清平樂》母子爭權,控制與反控制,成前期最大看點

第3集,天下大旱,官家堅持待在寺廟自省,聽聞范仲淹上了一道請太后撤簾的劄子,便匆匆趕往太后處。母子見面之前,各自有一場戲。

仁宗為什麼聽到韓琦說范仲淹上劄子的事兒,便吩咐茂則今日要提早回宮,大概就是想去探探太后的口風,

看她是否知道了這件事。

皇帝來之前,太后正悠哉地待在自己寢宮,感嘆仁宗這麼快就長大了。皇帝來見,她立馬讓人點香梳頭,要一個體面,除了側面表現她的不甘,是不是這之前她已經聽到了什麼。

太精彩!《清平樂》母子爭權,控制與反控制,成前期最大看點

母子聊天,仁宗說到“良醫救人,良相濟世”,都是他們大臣在做,自己沒插手,把自己脫開。此時仁宗的行事方式,可以用一個字形容,那就是

“藏”,藏起自己所有的鋒芒與謀略。

太后又從這事最後繞到了范仲淹身上,又說是晏殊出主意要的這范仲淹,然而又是自己將晏殊調任應天府,說的是救災的事,但語氣卻另有指向,潛在意思是怨自己招了一個人來催自己下臺

太精彩!《清平樂》母子爭權,控制與反控制,成前期最大看點

太精彩!《清平樂》母子爭權,控制與反控制,成前期最大看點

當初晏殊在殿前失儀被罰,實際上卻是以退為進。太后才明白:原來是要玩這麼一出,不過,這事兒皇帝你難道沒有絲毫參與嗎?

范仲淹的劄子被中書壓著,並沒有上呈,但太后一定已經聽聞,心中有怨,否則不會如此陰陽怪氣。

太精彩!《清平樂》母子爭權,控制與反控制,成前期最大看點

太精彩!《清平樂》母子爭權,控制與反控制,成前期最大看點

仁宗當然參與其中,但他覺得時機未到,還得忍,直到太后逼問他:

官家堅持跪在開寶寺,參悟到我們有什麼嚴重的失德嗎?

(你這麼做,究竟是為了什麼?)

仁宗:上天什麼時候覺得兒子所受的苦,能勉強彌補所失的德了,自會賜下甘霖,驅去酷熱,給百姓安寧。

(失了什麼德您還不知道嗎?孝道啊。)

太精彩!《清平樂》母子爭權,控制與反控制,成前期最大看點

甘霖未降,仁宗堅持待在開寶寺,意圖很明顯,權我可以不搶,生母我也可以不見,但這其中的倫理道德是不能無視的,這是借上天的警示給太后施加壓力。

太后回宮想了一下,明白了,這小子一直和我較著勁呢,

他當這個皇帝就是為了他生母嗎?看來他還不夠成熟,我還不能放手,於是以“大旱警示”為由,對大臣宣佈,以後老孃還管事兒。

太精彩!《清平樂》母子爭權,控制與反控制,成前期最大看點

太精彩!《清平樂》母子爭權,控制與反控制,成前期最大看點

朝堂上,太后和大臣都搶著說自己“失德”,主動背鍋,但被仁宗搶了話,他再一次走向大臣。

遼國使臣那回,大臣與自己意見相左,尤其是程琳直接衝撞他,仁宗都忍了下來,而這一次,氣勢截然不同,不僅搶話,還懂得“借天說事兒”。

太精彩!《清平樂》母子爭權,控制與反控制,成前期最大看點

太精彩!《清平樂》母子爭權,控制與反控制,成前期最大看點

太精彩!《清平樂》母子爭權,控制與反控制,成前期最大看點

我們都沒什麼錯,為什麼上天還要責罰,既然找不到原因,那就讓我們一起加油幹吧!老天會知道的。

仁宗已經找到做CEO的感覺了!此時對於仁宗來說,最重要的不是手上是否有實質性的權力,而是人心的歸順。

太精彩!《清平樂》母子爭權,控制與反控制,成前期最大看點

大臣們碰到事兒需要人決斷,他們首先想到的是你皇帝還是太后?自然是覺得誰做得了主就問誰,但這不是太后一句“你們都問皇帝吧”就能解決的事兒,

而是要讓大臣們看到你的人格魅力,看到你的“任君風範”。

仁宗說完後,大臣群聲附和,那就是願意跟皇帝一起幹的意思了。太后見此狀況,瞥了一眼,不情願地說“如此甚好”。鏡頭一轉,這甘霖便降了下來,寓意鮮明,連上天都在助皇帝,大勢所趨啊。

太精彩!《清平樂》母子爭權,控制與反控制,成前期最大看點

拉攏了大臣,下一步,仁宗就要讓天下百姓歸心了,而太后的任性恰恰給了他這個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