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精彩!《清平乐》母子争权,控制与反控制,成前期最大看点

太精彩!《清平乐》母子争权,控制与反控制,成前期最大看点

由王凯、江疏影主演的《清平乐》已经开播,以宋仁宗和刘太后的矛盾冲突为主线展开,母子之间的控制与反控制,像极平常人家的故事。

少年仁宗欲见生母而不得,变得焦躁不安,待老师晏殊开导之后才冷静下来,表面上他对太后依然顺从,但已经开始有了反击之举。

这时候的仁宗还非常稚嫩,但他天资聪慧,知道在朝堂上用言语刺激太后,并在朝堂下借皇后之力试探,终于确认自己身世的真相。

太精彩!《清平乐》母子争权,控制与反控制,成前期最大看点

但这个试探之举也埋下了隐患,他的一时好心被京城的富人利用,致使蜜饯价格大涨,腌制蜜饯的药材也贵如天价,间接害得梁家没有了生计依靠。

这时作为君主,他才真正意识到,皇家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影响到普通百姓的生活,那场经典的“掷笔戏”点出了作为圣人的无奈,此后的官家便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既然都叫我要忍,那我就忍出它一个清明盛世。

太精彩!《清平乐》母子争权,控制与反控制,成前期最大看点

太精彩!《清平乐》母子争权,控制与反控制,成前期最大看点

仍远了,帮我捡回来~~

少时仁宗不懂谋略,只会硬刚或者耍一些小聪明,但成熟之后便学会了如何借势,如何四两拨千斤,如何把事儿做得周全,把话说得漂亮,然而这些周全与体面都如一把刀屡屡刺向了太后。

纵观前6集,有两场母子对手戏最为精彩。这篇先聊第一场。

太后:失德?我有什么地方对不起大宋,对不起赵家?

太精彩!《清平乐》母子争权,控制与反控制,成前期最大看点

第3集,天下大旱,官家坚持待在寺庙自省,听闻范仲淹上了一道请太后撤帘的劄子,便匆匆赶往太后处。母子见面之前,各自有一场戏。

仁宗为什么听到韩琦说范仲淹上劄子的事儿,便吩咐茂则今日要提早回宫,大概就是想去探探太后的口风,

看她是否知道了这件事。

皇帝来之前,太后正悠哉地待在自己寝宫,感叹仁宗这么快就长大了。皇帝来见,她立马让人点香梳头,要一个体面,除了侧面表现她的不甘,是不是这之前她已经听到了什么。

太精彩!《清平乐》母子争权,控制与反控制,成前期最大看点

母子聊天,仁宗说到“良医救人,良相济世”,都是他们大臣在做,自己没插手,把自己脱开。此时仁宗的行事方式,可以用一个字形容,那就是

“藏”,藏起自己所有的锋芒与谋略。

太后又从这事最后绕到了范仲淹身上,又说是晏殊出主意要的这范仲淹,然而又是自己将晏殊调任应天府,说的是救灾的事,但语气却另有指向,潜在意思是怨自己招了一个人来催自己下台

太精彩!《清平乐》母子争权,控制与反控制,成前期最大看点

太精彩!《清平乐》母子争权,控制与反控制,成前期最大看点

当初晏殊在殿前失仪被罚,实际上却是以退为进。太后才明白:原来是要玩这么一出,不过,这事儿皇帝你难道没有丝毫参与吗?

范仲淹的劄子被中书压着,并没有上呈,但太后一定已经听闻,心中有怨,否则不会如此阴阳怪气。

太精彩!《清平乐》母子争权,控制与反控制,成前期最大看点

太精彩!《清平乐》母子争权,控制与反控制,成前期最大看点

仁宗当然参与其中,但他觉得时机未到,还得忍,直到太后逼问他:

官家坚持跪在开宝寺,参悟到我们有什么严重的失德吗?

(你这么做,究竟是为了什么?)

仁宗:上天什么时候觉得儿子所受的苦,能勉强弥补所失的德了,自会赐下甘霖,驱去酷热,给百姓安宁。

(失了什么德您还不知道吗?孝道啊。)

太精彩!《清平乐》母子争权,控制与反控制,成前期最大看点

甘霖未降,仁宗坚持待在开宝寺,意图很明显,权我可以不抢,生母我也可以不见,但这其中的伦理道德是不能无视的,这是借上天的警示给太后施加压力。

太后回宫想了一下,明白了,这小子一直和我较着劲呢,

他当这个皇帝就是为了他生母吗?看来他还不够成熟,我还不能放手,于是以“大旱警示”为由,对大臣宣布,以后老娘还管事儿。

太精彩!《清平乐》母子争权,控制与反控制,成前期最大看点

太精彩!《清平乐》母子争权,控制与反控制,成前期最大看点

朝堂上,太后和大臣都抢着说自己“失德”,主动背锅,但被仁宗抢了话,他再一次走向大臣。

辽国使臣那回,大臣与自己意见相左,尤其是程琳直接冲撞他,仁宗都忍了下来,而这一次,气势截然不同,不仅抢话,还懂得“借天说事儿”。

太精彩!《清平乐》母子争权,控制与反控制,成前期最大看点

太精彩!《清平乐》母子争权,控制与反控制,成前期最大看点

太精彩!《清平乐》母子争权,控制与反控制,成前期最大看点

我们都没什么错,为什么上天还要责罚,既然找不到原因,那就让我们一起加油干吧!老天会知道的。

仁宗已经找到做CEO的感觉了!此时对于仁宗来说,最重要的不是手上是否有实质性的权力,而是人心的归顺。

太精彩!《清平乐》母子争权,控制与反控制,成前期最大看点

大臣们碰到事儿需要人决断,他们首先想到的是你皇帝还是太后?自然是觉得谁做得了主就问谁,但这不是太后一句“你们都问皇帝吧”就能解决的事儿,

而是要让大臣们看到你的人格魅力,看到你的“任君风范”。

仁宗说完后,大臣群声附和,那就是愿意跟皇帝一起干的意思了。太后见此状况,瞥了一眼,不情愿地说“如此甚好”。镜头一转,这甘霖便降了下来,寓意鲜明,连上天都在助皇帝,大势所趋啊。

太精彩!《清平乐》母子争权,控制与反控制,成前期最大看点

拉拢了大臣,下一步,仁宗就要让天下百姓归心了,而太后的任性恰恰给了他这个机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