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維華講特許】一顆棗如何賣到每年60億,還賣成了上市公司?


毫無疑問,河南的好想你棗業公司是一個奇蹟,而且,它不但是農業領域的奇蹟,也是單項農產品的奇蹟,也是特許經營的奇蹟,也是低線城市大品牌的奇蹟,也是農民白手起家創造一片天地的奇蹟,也是扶貧的奇蹟,……等等。

好想你的成功之路確實能給人們很多啟發,比如:

1、單品如何開店?

其實,現在很多人都在糾結一個問題,比如一個人只有一項技術、一個專利、一個配方、一個產品等單品的時候,他們總是犯愁:這……一個單品如何陳列才能充滿成一家店呢?

好想你就給出了其中一個思路(具體的單品如何開店的更多更全商業模式請參見【李維華講特許】的另外的單獨篇章):單品多類。單品多類的意思就是,雖然只是一個單品棗,但是通過在產品本身的特性上劃分,你就可以造出數十、數百、數千個產品。比如好想你把棗造成了棗幹、棗面、棗茶、棗夾核桃、紅棗粥、紅棗湯、紅棗果飲等等200多個不同形式、不同內容、不同檔次的產品系列。這些品類足以不重複地擺滿30平方米以上的店面空間,開一家店足夠了。

2、主品之外一定要有輔助品。

就如同阿膠、燕窩等許多流行一時的單品一樣,單品通常都會有一個生命週期或流行熱期,比如3年時間。一旦過了這個流行期之後,單品的銷售就會迅速下滑,因為消費者會審美疲勞。更何況,農產品本身就有獨特的淡旺季特性。好想你的“棗”概念系列自然也有生命週期,所以在棗之外,好想你已經或應該增加一些輔助商品,比如其餘水果或甚至非水果類,以延續棗概念的流行熱期。

3、產品的升級換代。

每個年代都有對於產品的消費獨特要求,商家只有順應這種變化去與時俱進地升級換代才能規避掉生命週期的下降階段並掀起持續不斷的新生命週期。好想你的產品就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地升級換代,其變化路徑值得思考:第一代,禮品;第二代,休閒零食;第三代,健康食品;第四代,深加工科技產品,比如黑科技下的鎖鮮凍幹類產品、高度提純後的保健品或藥品。那麼,第五代將會是什麼呢?

4、大特許的模式。

必須承認的事實是,好想你的成功或創業初期的基礎是典型的商業模式特許經營。

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好想你的模式也在與時俱進地升級成了李維華一直強調的超越了新零售、全渠道、智慧零售、無界零售等的更高級、更全面、更科學的形式即“大特許”。

比如在銷售渠道上,好想你採用的方式包括線上店商、線上平臺、線下特許經營連鎖店、商超KA店、各地分公司、直播帶貨等,覆蓋了眾多潛在消費者可能的觸達企業的入口。

5、盈利模式。

在我的即將出版的大學教材即盈利模式理論與實務中,其中一個盈利模式的設計原則就是企業必須學會資本金融的運作手段,在主營業務和營業外收入之外,一定要實施的就是“投資收入”。

此處僅舉剛剛發生的好想你的一個頗具爭議的事件:好想你以7.05億美元(約49.6億人民幣)的價格出售了4年前以9.62億人民幣收購的杭州郝姆斯食品有限公司(百草味的母公司)。雖然輿論上對此爭議很大,但一個任何人都不能否認的事實就是:好想你此項投資收益為4年內淨賺40億人民幣,收益率400%。

6、紅棗期貨。

農產品幾乎都有一個經濟學上經常講的現象,那就是價格波動明顯,以及由此導致的農民決定種植與否的產量很難預期,歷史上曾經出現的“蒜你狠”等就是典型的例子。這種價格和產量波動的現象就使得把農產品作為原材料的公司的風險拉高,還有可能導致庫存的費用不可控、產品質量難以保證等等。

好想你在業內首創了紅棗期貨,這就大大降低了公司的風險、成本費用,同時間接地保護了農民的利益、提升了行業與產品的整體質量等。

7、現代管理方式。

好想你其實一直都是熱衷和擅長學習的,好想你公司曾經組織過十幾位核心人員參加過維華商創舉辦的中國最高端的特許經營特訓營。因為學習,所以公司在管理上也很超前。比如好想你施行的輪值總經理制度就是一例。

8、文化。

對企業和鑄造品牌而言,產品只是初級階段,文化才是更高級的階段。

顯然,好想你就把8000年曆史的棗文化做的風生水起:古典的打棗儀式和祭祖儀式結合在一起,把棗的種植和觀光旅遊結合在一起,創立棗的文化節,把棗和中醫等傳統文化結合在一起,打造中國棗鄉,等等。

……

當然,好想你也還存在不少值得去思考的問題,包括賣掉百草味這個電商平臺是否合適以及如何接續電商業務,輕視連鎖專賣店的作用,在消費者多樣化需求仰頭的當下聚焦於“紅棗+”計劃,不同渠道以及不同模式下的利益衝突,實體店面的盈利模式再設計與升級,特許經營模式的重構(比如升級到李維華之中國特許經營思想下的保密、網絡、控制等更高層次版本),上下游多元化延伸導致的重資產,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