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是“現金”還是“黃金”,以太坊創始人V神掀起網絡激辯

以太坊聯合創始人V神(Vitalik Buterin)昨天上了推特熱搜,原因是他在Twitter上與比特幣開發人員發生爭執時提出了一個與眾不同的觀點,他回顧了比特幣的發展史,認為這種虛擬貨幣最初被設計為一種點對點(P2P)現金,而不是所謂數字黃金。

比特幣是“現金”還是“黃金”,以太坊創始人V神掀起網絡激辯

“我於2011年開始投資比特幣,我記得當時大家都有共識,那就是比特幣首先是一種P2P現金,其次才是黃金。”

比特幣是“現金”還是“黃金”,以太坊創始人V神掀起網絡激辯

事實也部分印證了V神的觀點,因為比特幣白皮書的第一句話就是:“一種純粹的點對點版本的電子現金將允許在線付款直接從一方發送到另一方,而無需通過金融機構。”

為什麼比特幣會被稱為“數字黃金”?

因為比特幣與黃金的機理高度相似,都有總量限定(總計2100萬個),階段性(每十分鐘)產出量(通過“挖礦”)固定,每四年新增量自動減半,到2140年終結的基本規則,並將規則內置於系統之中,運用去中心的區塊鏈技術,由加入的節點共同運行系統、維護規則,共同驗證和記錄所有比特幣的取得、轉讓和分佈情況,從而形成“去中心化、公開透明、可以溯源、難以篡改”的分佈式賬簿體系。由此,比特幣被很多人認為是“數字黃金”。

為什麼關於比特幣是否是數字黃金的辯論很重要?

當人們考慮P2P現金和數字黃金之間的差異時,就會出現兩種觀點之間的衝突。

黃金雖然稀少而有價值,但作為日常交易貨幣卻難以使用。它很難攜帶或分割,並且對於小額支付幾乎鞭長莫及,除非由處理商和分揀辦公室(銀行)組成的大型中心化網絡進行管理和監督。在這種情況下,當然會產生額外的高額費用。

另一方面,P2P現金聽起來確實像是這樣:一種無需中介機構即可在兩個人之間進行交易的貨幣。

在實踐中,這些差異以比特幣區塊大小辯論的形式體現。比特幣開發人員拒絕增加區塊大小以在鏈上進行擴展,這導致高額交易費用,並促使相當大一部分社區將代碼硬分叉到一個新的鏈——比特幣現金(BCH)。

比特幣交易費

如今,比特幣的手續費已變為加密貨幣領域手續費最高的幣種之一。 3月1日,平均交易費用為0.40美元。根據Bitinfocharts的數據,到3月20日,它已經漲到了1.76美元。在過去的24小時內,BTC的平均交易費用比其他一些主要加密貨幣(分別為ETH和XRP)高出617%至645900%。

比特幣是“現金”還是“黃金”,以太坊創始人V神掀起網絡激辯

但是,粉絲們依然接受了比特幣的高額手續費,並將其視為來自比特幣在行業內佔據支配地位的體現。 “數字黃金”的用戶更願意接受高額費用,因為它們相比較他們的大批量交易,這些手續費不算什麼。據OKEx平臺數據,幣幣交易的手續費可視交易量在0.15%至0.02%浮動。聰明的投資者在OKEx交易,持倉OKB享受手續費折扣。同時OKB也是一個有前景的幣種,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同樣,Buterin承認比特幣交易費用高昂這一現實,並表示比特幣的數字黃金地位已然確立,而在其他場景中人們應該使用其他加密貨幣:

“這是一個有爭議的分叉,未經很多參與者的同意就被執行。對此感到不安當然是合理的,儘管是的,但現在已經發生了分叉,如果您不喜歡它,則應該使用其他表達不同價值觀的區塊鏈。”

比特幣自創世區塊誕生以來已經走過了11年的歷史,中本聰的原始藍圖已經被眾多傑出的投資家、工程師和個人重新詮釋和改寫。區塊鏈機制之美也在於此,人們可以通過硬分叉的來實際解決發展思想存在的分歧。Bitcoin Core開發人員堅持保持小區塊,並保持數字黃金的定位,這當然可能因為如此激發了更多的硬分叉,更多的競爭幣,當然也會有更多意想不到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