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艦隊是中國首支近代海軍力量 為何被稱為'‘水師’'


傳統水師與現代海軍的分界點在一八七四年,北洋部長,又稱“北方外貿大臣”,是清朝政府外交、外交、交通、工業和北洋海軍的成立者,李鴻章從一八七零年開始擔任北方大臣29年。一八七五年,北洋北部長以榮成的綠色營地為基礎,在天津排練了蒸汽現代化的海軍艦隊,一八八零年後改名為北洋水師。

北洋艦隊是中國首支近代海軍力量 為何被稱為'‘水師’'

直到8年後,北洋海軍成立於一八八八年,清政府批准了北洋海軍憲法,北洋水師改變了“北洋海軍”的名稱。北洋海軍是中國歷史上第一艘現代海軍艦隊。它購買了世界先進的裝甲船和巡洋艦,並攜帶克虜伯重火炮。北洋水師完全繼承了西式,採用了西式的訓練模式和戰鬥杆。

北洋艦隊是中國首支近代海軍力量 為何被稱為'‘水師’'

北洋海軍有兩個最強大的裝甲船是十九世紀工業文明的產物。它安裝了兩個臥式三缸往復式蒸汽機和8個圓形燃煤鍋爐。速度達到15節,水線的裝甲厚度為365毫米,主炮為4門305毫米克虜伯槍。由於其強大的武裝力量和完善的保護,它曾經被稱為“亞洲第一大船”和“全世界第一鐵甲”,象徵著中國海洋的輝煌過去。

北洋艦隊是中國首支近代海軍力量 為何被稱為'‘水師’'

定遠和鎮沅兩艘船滿載7670噸水,是中國一百年來排水量最大的戰艦。就連重慶巡洋艦1949次返回的也只有滿載7200噸。雖然它在一八八八年以前被稱為北洋海軍,但它在一八八八年以後被稱為北方海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