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或是全球疫情的決勝關鍵

印度或是全球疫情的決勝關鍵


印度或是全球疫情的決勝關鍵


雖然全國封城21天,但印度的疫情依舊擴散了。這個有著13億人口的國家,正面臨著新冠和貧窮的雙重威脅。


據聯合國統計,在印度類似的貧民窟裡共居住著1.7億人,佔印度總人口的12.67%。


印度已經出現群體感染事件,貧民窟內也已經出現病例,這預示著未來印度的疫情將在一定時間內持續增加。


更讓人們擔心的是,在印度,防控疫情可能比在任何一個其他國家都要難。


▋防疫難:在印度,貧窮比疫情更可怕


首先,全國封鎖將給印度經濟帶來巨大壓力。


印度史無前例的全國性封鎖或將使印度經濟每天損失近46.4億美元。有研究機構推論,21天的封鎖將導致印度經濟損失近980億美元。


其次,“封國令”實施以來,印度大量進城務工人員因失業出現返鄉浪潮。


火車站、巴士站人頭攢動擁擠不堪,毫無“安全距離”可言。在公共交通停運、政府安排的大巴數量有限的情況下,還出現大規模貧民徒步返鄉的浪潮。


對這些失去生計的人來說,回到家鄉可以保證食物和住所。如果繼續留在城市裡,他們將居無定所,並且沒有錢支付飲食。


據悉,4500萬失業農民工被迫返鄉。甚至有人的行程超過1500公里,但他們別無他法。


在這種迫於生計日夜兼程的返鄉路上,已經有20餘人在途中遭遇交通事故、飢餓、過勞等意外死亡。


第三,隔離難。


近日,印度西孟加拉邦普魯利亞區一座村莊的7名村民返回村裡,當地醫生要求他們待在家裡自我隔離14天。


然而這7人的家裡都沒有屬於自己的單獨房間,沒有空間進行隔離。


為了不給家人和其他村民添麻煩,這7人自願住到了樹上。這樣的情況不在少數。


一個印度醫生在推特上發的話引人深思,他說:“能保持社會距離是種特權,說明你家有足夠的地方隔離。能洗手是特權,說明有自來水。有乾洗手液也是特權,說明你有錢購買它。禁足不出門也是特權,說明你有能力不出門工作。防止新冠病毒傳播的大部分方法都適合富裕人群。根本上,這是一種由能夠在全世界到處飛的富人傳播,最後害死數百萬窮人的病症。有能力保持社會距離,禁足不出門的人都應該理解自己所擁有的特權,因為很多印度人並沒有這權利。”


第四,檢疫難。


由於印度總人口中佔據著相當一部分貧民,他們的受教育程度往往也不高。


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15年的數據,印度總識字率為72.1%,兩性識字率差異高達18.1%。


在印度,有很多家徒四壁但周圍全是嗷嗷待哺的孩子的貧農。他們最大的盼望是,家庭中能有一個孩子成才來賺錢養家。


為此,貧民中多數人將生計之餘的積蓄用來供養那個被寄予厚望的孩子,而其餘的孩子大多享受不到教育。


由於文化水平普遍低下,自然很容易出現貧民拒檢拒配合的現象。


印度或是全球疫情的決勝關鍵


▋印度或是全球疫情的決勝關鍵


作為曾經與中國同為四大文明古國的地方,印度給人一種神秘的印象。


古印度作為文明的發跡地之一,公元前2500年誕生了印度河文明,對世界歷史的影響源遠流長。


而如今,人們提到印度,更多聯想到的卻是貧窮、飢餓、人口和死亡。


印度作為南亞大陸上的人口大國,東北部國境與中國接壤。


1960年,印度人口只有4.5億,現在已經增長至超13億,成為除中國外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


與中國相比,兩國人口規模在接近,但經濟發展水平卻已經呈現天差地別。印度還有相當部分的人口處於飢餓狀態。


印度或是全球疫情的決勝關鍵


在這種國情之下,印度想要防控疫情,很難。


甚至有美專家預測:印度13億人口可能至少數百萬人會感染新冠病毒。


如果印度無法對國民採取實際有效的防疫措施,那印度將有相當一部分貧民死於新冠。


世衛組織緊急情況計劃主任邁克·瑞安曾表示,雖然美國已經成為新冠疫情新的“震中”,但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人類對抗新冠疫情能否取得決定性勝利,未來很大程度上將取決於印度控制該病毒的能力。


全世界抗擊新冠疫情的關鍵,可能就在印度。


如今印度已經宣佈了一項220億美元的救助計劃,來幫助疫情下受封鎖影響的人。


但外債高築的印度想要全靠政府扶持,來幫助全印逾1/10的貧民顯然也並不現實。


為了防控疫情,地區封鎖和隔離在所難免。


短期來看,印度採取了全國防疫措施後極大程度損害了貧民的利益,甚至是生計。


用BBC的話來說,疫情下的印度變成一場“human tragedy(人類悲劇)”。


但為了犧牲最小化,在防疫關鍵時期控制住疫情,即使觸發人道主義危機,印度也在所不惜。


在中國的新冠疫情還沒結束之前,很多人就擔憂印度的情況。


如果印度也出現新冠大爆發,那慘烈程度可能會刷新人們的認知。


讓我們為印度人民祈禱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